118


  皇帝的怒吼如雷霆贯耳,整个金碧辉煌的朝堂都在这震怒之下颤抖。红色的龙椅上,那位中年皇帝面目狰狞,仿佛是受伤的猛兽,而在他面前,跪着一名风华正茂的青年,这便是监国十年的太子。

  “你!这十年来,我把国家的事务都交给了你,可你都干了什么?腐败丛生,结党营私,官官相护。”皇帝的怒吼声宛若一把利剑,插在所有官员的心头。

  太子双眼低垂,背挺得如同一把锋利的剑,声音微颤:“父皇,孩儿知错了。”

  皇帝冷笑一声:“知错?你知道你失去了多少百姓的信任吗?你知道你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大安王朝的根基动摇吗?”

  太子双拳紧握,声音带着哽咽:“孩儿实在愚钝,没有继承父皇的智慧,导致如今的局面。”

  皇帝冷冷地看着他,眼中尽是失望之色:“让那群臣进来!”

  太子应声而起,走到朝堂的大门前,尽量平复自己的情绪,大喊:“进来!”

  可是朝堂外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动。刘怀安与严淮中交换了一个眼神,但两人都没有站出来。太子的面上露出一丝尴尬,却被皇帝察觉到。

  皇帝再次爆发,怒吼:“无能!你连自己的人都没有么?你这十年,到底做了什么?不仅贪污腐败,连一点威信都没有!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蠢货!”

  太子额头上滑落的汗珠,如被这怒火烤焦,他低声道:“父皇,请您明鉴,孩儿愿退位为亲王,不再玷污太子的尊贵身份。”

  皇帝看着眼前的儿子,心中既恨又伤:“你……我为了你,牺牲了多少?可是你却不懂得珍惜!如果你真的不想干了,那就去做亲王吧!老子儿子多,还怕后继无人?”

  太子身体一颤,他知道,从此他在朝堂之上将再无立足之地。

  可其他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更换太子必然引发朝野震动,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皇帝陛下的气话罢了。

  刘怀安更清楚,这是一场指桑骂槐,他缓缓转头看去,群臣怒视着他。

  随后他看向身边宛若猛虎的阁老,他深知,身边这位四十年才走到这里,肯定是满朝好朋友。

  他二十出头走到这里,背后定然布满尖刀,这就是差距。

  朝堂上的气氛如同压抑前的风暴,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那股来自于龙椅上的沉重气息。尤其是当皇帝的怒吼声响起时,每一个人都如同受到了震撼,仿佛那怒吼可以直接撼动天地。

  众官员不敢抬头,只听得那太监的声音响彻朝堂:“上朝!”

  大臣们纷纷进入大殿,排列整齐,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许多大臣将联名上了一份封折送上,希望皇帝能够尽快填补朝中的空缺官位,以安抚各方。

  皇帝目光如电,扫过那份封折,却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的目光缓缓转向了刘怀安,仿佛他是此刻大殿中唯一的存在。

  “刘怀安。”皇帝的声音平静,但却带着一种使人不敢逆抗的权威。

  “臣在。”刘怀安恭敬地回应。

  皇帝淡淡地问道:“朕听闻,你对安鹤卿有意,是否为真?”

  刘怀安心中一惊,没想到皇帝会在此时询问这样的私事,但他没有隐瞒,微微点头,声音坚定:“回皇上,确有此事。”

  整个朝堂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刘怀安和皇帝之间。

  皇帝微微一笑:“安鹤卿才貌双全,你也才勇双全,朕自然不会反对。但,朕今日并要问你这个。”

  刘怀安心头一沉,他知道这背后必有更重要的事情。

  皇帝继续说道:“你知道那份封折上的内容吗?”

  “不知!”

  刘怀安直觉告诉他,此刻的朝堂并不安全。每一个大臣的眼神都像锋利的剑,锁定在他的身上,透着深深的愤怒与警戒。他想到了之前严淮中的话,仿佛预见到了此刻的场景,他们所讨论的不是他的出色,而是他的危机。

  皇帝一笑,说道:“那就看看,然后给个意见。”

  “皇上,臣乃天卫,只能查案,不能涉及政事,况且臣对朝堂之事一窍不通。”刘怀安心中虽然慌乱,但语气中仍力求稳重,希望能以此脱身。

  皇帝的嘴角轻轻上扬,那笑容却带有几分寒意:“刘怀安,你意思是,要抗旨不遵?”此乃死罪。

  “非也。”刘怀安忙道,“只是臣真的不懂政治,怕做出不当的提议,辜负了皇上的厚望。”

  皇帝摆摆手:“你不需多虑,朕命你筹划,只因朕看中你的能力和眼光,而非你的政策经验。这些事朕自然会处理。”

  话音刚落,皇帝将手中的折子递给了太监:“将这折子给刘怀安,他会知道怎么做。”

  太监恭敬地拿起折子,走到刘怀安面前,双手呈上:“这是皇上的旨意,刘大人请详阅。”

  刘怀安深吸一口气,收下折子,却没有立刻打开,他知道这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皇帝再次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刘怀安,朕对你的婚事很看重。你若能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安鹤卿自然是你的。但若不能,那么你们的婚事,恐怕也不易成行。”

  刘怀安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他深知,皇帝的话不是威胁,而是事实。他握紧了手中的折子,心中明白,自己无法拒绝,只能尽力去做。

  刘怀安心中的情感如惊涛骇浪,滔滔不绝。安鹤卿,刘怀安完全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这段婚姻之后的利益,是他和皇后之间的合作。

  皇帝眼神锐利地盯着他,仿佛要看穿他心中的每一个想法。刘怀安默默地打开折子,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描述了朝堂上空缺官位的详情,以及部分大臣的建议。

  他看了仔细,心中已经构思出一个答案,但他知道,这答案不能太偏颇,也不能过于中庸,必须表现出他的立场和诚意。

  深吸了一口气,刘怀安稳重地说:“皇上,关于朝堂之事,臣尚是外行,但经过阅读之后,臣认为应该按照前辈大臣们的建议进行,同时加强对新任官员的考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忠诚。至于空缺的官位,还需皇上您再次权衡,选拔忠良之臣,确保朝堂的稳定。”

  皇帝淡淡地笑了笑:“你给出的答案,既不失中庸,又不缺独创。刘怀安,朕这次叫你来,并非真要你管理朝政,只是希望你能看清这朝堂上的风云变幻,明白自己身处何地。”

  刘怀安心中微微一惊,立刻恭声道:“谢皇上教诲,臣知道了。”

  皇帝继续:“既然你对安鹤卿有意,那么朕也不会为难你。只希望你们之间,能够真心相待,不要让朝堂上的事情影响到你们的感情。”

  刘怀安感激地点头:“臣必定铭记皇上的恩德,绝不辜负。”

  “好,刘怀安,你那么有才,为何没有中举呀?”皇帝一笑,无数大臣心惊肉跳。

  太和殿中的氛围骤然变得紧张,似乎空气都被压缩,每个人都在等待刘怀安的回答。

  刘怀安没想到皇帝还是不打算放过他,他快速思考,答道:“陛下,此臣确实有过参加科举,但不幸落选,有时候命运让人无法抗拒。不过臣也并未因此丧失心志,反而更努力地修炼和学习,以为朝廷效力。”

  皇帝眯起眼,轻轻点了点头,随后又问:“是哪个部门主管科举,怎会错过这样的才子?”

  礼部的大臣黄绍初满脸尴尬,立刻解释:“陛下,科举考试之事,确实有我们礼部参与,但绝非仅仅我们一个部门,吏部也有份,并且内阁大臣们也有权查验试卷。”

  吏部大臣李兆廷忙不迭地补充:“陛下,刘怀安的才华不可言喻,但科举考试有固定的题目和答题方式。吏部只负责组织考试,并不直接审查试卷。”

  内阁大臣武澄清慢慢站起,冷冷地说:“黄大臣,李大臣,你们别试图将责任推给内阁,我们审查试卷,但前提是你们两部确保考试的公正和公平。刘怀安这样的人才,如何在科举中落选,这中间必定有问题。”

  黄绍初和李兆廷面色都变得尤为难看,三方几近爆发,各自言辞尖锐,直指对方的责任,好似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这时,一个胆大的大臣挥起了拳头,冲向了吏部大臣,“卧槽尼玛!”其他大臣也跟着起哄。太和殿内,一时之间就像一个菜市场,争吵不休。

  皇帝眼中杀机一闪,他大喝:“够了!”声如洪钟,震得大臣们个个心惊肉跳。

  “你们这些臣子,竟敢在太和殿内斗殴,真是无法无天!”皇帝气得脸色铁青,指着那几个起哄的大臣:“都给朕退下,三天后再上朝!”

  大臣们骇然,纷纷退出朝堂,留下皇帝和刘怀安,气氛再次沉寂下来。

  皇帝离开后,刘怀安才松口气,他转头看去,身边的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全部不动如山,那些内阁顶尖大臣们也如老松一般稳重。.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1018/1018866/109686378.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