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从种田养猫开始 > 第247章 仙园

第247章 仙园


冬季一般是枯水期,  江荇他们农场却不是。

        又一场冻雨过后,农场里几条溪都涨水了,好在只是涨水,  溪水并不浑浊,  里面也没什么残枝落叶,状态看起来还可以。

        江荇盯着溪水松了口气,这样的状态,  起码说明农场的作物没受什么损害,湖里和池塘里的鱼也怎么外逃,  损失不大。

        不过无论如何,  他们都得去看看。

        刚下完雨,  地上湿滑,  树枝上也挂满了水和冰挂。

        小家伙们一起出门不安全,江荇没带它们,  只和杭行一骑着小天马往山上走。

        上山的时候很冷,  江荇的后背贴着杭行一的前胸,  暖意源源不断地传过来,  感觉倒也还行。

        杭行一用大披风将他裹得严严实实,在这个无风而温暖的小环境里,江荇昏昏欲睡,  慢慢两只眼睛就闭上了。

        等他睡醒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湖边。

        湖边还有少许牙下草没枯黄,  草心也还嫩着,  小天马高高兴兴地跑去吃牧草去了,他们则检查湖里的情况。

        湖太大了,  这场雨对湖几乎没有影响。湖水依旧很清澈,  隔着湖水能看见里面游动的月光条和其他鱼。

        月光条又长大了一些,  看起来有两三斤重。

        对于淡水鱼来说,这个规格已经算大鱼了,他们过年的时候捞上来也不觉得心疼。

        江荇在心里快速盘算了一番,将鱼加到过年的肉类名单上。

        现在两人在山上巡视的时候,江荇接到了巴重的电话。

        他们农场现在的基础设施不错,山上的网络信号也挺强的,打电话不成问题。

        江荇接起来,笑问有什么事。

        巴重在电话那边说,他弄到了一批不错的黄酒,上次说给他送好黄酒,有就给他寄过来了,现在已经寄到了他家门口,等会儿回去的时候记得签收。

        江荇:“你还惦记着这事呢?”

        巴重尾调上扬地“昂”了一声:“那是,人要言而有信嘛,说要送你,肯定要送的。”

        江荇笑:“谢谢啊。等哪天我弄点大螃蟹去配它。”

        巴重:“哈哈哈哈,那确实,这黄酒来之不易,要是配点螃蟹,一口酒一口螃蟹,那味道绝了。”

        两人在电话里探讨了好几种吃法,从醉熟蟹到炝炒蟹再到黄酒拆蟹。

        江荇原本也就瞎说,说着说着,人是真的馋了,忍不住道:“不跟你说了,再说估计我口水要流下来了。”

        巴重笑起来:“行吧,不说了,等我哪天弄到了好螃蟹也给你们寄一点。”

        挂完电话,江荇搓了搓自己的胳膊:“我们赶紧下山去吧,真被他说馋了。”

        杭行一拉着他:“馋螃蟹?”

        “那可不,咱们不是听他说了吗?膏满黄香肉清甜的大螃蟹,稍微蘸那么一点酱醋汁……”

        江荇还在回味,杭行一打断他:“别馋,农场里就有。”

        “啊?我们农村里有螃蟹啊,我怎么不知道?”

        “山螃蟹。”杭行一说,“你平时可能没怎么注意,现在山螃蟹长得还挺大。”

        江荇问:“是那种小小的,紫色的,像纽扣一样的大螃蟹吗?”

        “没有那么小,那种小螃蟹是食物不够,慢慢演化成了小型品种。我们农场的不是,它们比大闸蟹还大。”

        这个江荇就不能想象了。

        毕竟现在的大闸蟹越来越大,六七两都已经平平常常。

        比大闸蟹还大的螃蟹,得大到什么程度去啊?

        江荇两眼亮晶晶地看向杭行一,示意他带路。

        杭行一带他走上了山侧面的那条小路。

        这条

        小路没有修整过,还是原始的状态,是人和动物硬生生踩出来的小路。

        江荇平时很少走这边,更别说在这种恶劣的天气里走这边。

        他站在小路前,盯着这条朔溪而上的路,心里知道杭行一说的多半是真的。

        太久没来看过了,有螃蟹也不怎么奇怪。江荇心里嘀咕。

        江荇站着发了一下呆。

        杭行一从后面伸出手:“我拉你上去。”

        江荇连忙点头。

        杭行一是山神,这么一段路不至于难住他,江荇自己走这么一段路倒是真的容易摔。

        江荇将手伸到他温暖宽厚的手掌里,被他牵着一步一步往山上爬。

        小路上的泥巴被水充分浸润,跟被抹了油一样。

        江荇在路上还真被滑了好几跤,好在每次都在倒下去之前被杭行一拉着手提起来。

        有惊无险。

        在又一次把江荇拉起来后,杭行一看着前面:“马上就要到了。”

        江荇记得这个地方,前面是一个溪流转弯处,溪里有一大片石滩,小家伙们有时会在这边捡石头玩。

        “就是那个石滩上吗?”

        “差不多,翻开石头底下就有螃蟹了。”

        杭行一说是这么说,等他们到了地方,江荇发现根本不用翻石头,他一眼扫过去,石头上就站着几只大螃蟹,有的举着大鳌朝天发呆,有的夹青苔吃。

        也就是他现在眼神好,要不然还真没办法一眼看见那和石头的颜色一模一样的螃蟹。

        这些螃蟹可能是出来透气的。

        有两只大螃蟹看到了人,受惊之下,慌忙往水里躲,其他螃蟹则不躲不避,岿然不动。

        江荇悄悄伸出自己的手掌比划了一下,发现那螃蟹都快比他手掌还大。

        这么大的个头,比买的还要大,看起来还很肥,里面的肉一定很饱满。

        江荇有点想吸口水了,不过这么大的螃蟹,他们抓的时候也得小心,被夹一下肯定会很疼。

        见江荇一直盯着螃蟹,杭行一说:“这个季节的螃蟹应该有黄了。”

        螃蟹的黄是卵巢和消化腺,无论公母都有,长了一年,长得那么大,里面有黄也正常。

        江荇道:“那我们小心点抓,不要被它夹到手了。”

        “不至于。”杭行一笑了笑,“你在这里等我还是一起过去抓?”

        来都来了,必然是要一起的。

        江荇兴冲冲地挽起袖子做准备工作,鞋就不脱了,这个天气太冷,光着脚下去他也受不了。

        反正有那么多石头,踩在石头上就是了。

        这些山螃蟹都是野生的,个头大且灵活。

        江荇想抓螃蟹的时候,他手还没伸过去,螃蟹就已经察觉到了他的意图,高高竖起两个大螯,做出一个要夹他的姿势。

        他还想绕到螃蟹背后去,这下绕不到了,只能大眼瞪小眼,和螃蟹较劲。

        等螃蟹举累了,他才再次伸出手。

        他这抓螃蟹的效率有点低,杭行一也不管他,自己拿个背篓在一旁利落地抓螃蟹。

        江荇甚至看不清杭行一到底是怎么抓螃蟹的,只能看见杭行一手一起一落,螃蟹不知怎么就从石头上落到筐子里了。

        随着他们螃蟹抓得越来越多,螃蟹也学精了,不敢抵抗,纷纷往溪水里钻。

        今天的溪水湍急且有点浑浊,这个抓螃蟹带来了难度。

        江荇不太敢往水里摸,站在石头上急得快团团转。

        杭行一抓完那边的螃蟹,看着他站在这边手足无措的样子,笑了笑:“翻开石头抓它。”

        “对哦,螃蟹在石头下面是吧?”

        江荇反应过来,要

        去翻石头。

        杭行一伸手递了根粗木棍过来:“见到螃蟹后,你用木棍按着它,它就夹不到你了。”

        江荇比了个“ok”的手势,接过木棍,一手拎着粗木棍,一手高高兴兴地翻石头去了。

        有了木棍之后,螃蟹显得好对付许多。

        江荇翻了几块石头,果然在石头底下看见一只大得发紫的螃蟹。

        螃蟹一见他便张开双螯,高高举起来和他对峙,也不急着逃跑。

        他有木棍在手,心里有底气多了,观察了一会,直接避开两个大螯,将棍子按在螃蟹身上。

        被按住了的螃蟹挥舞着大螯,活动范围也十分有限,江荇见它夹不到自己,这才小心地按着它的背盖,将它捏住抓起来。

        这螃蟹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一些,抓在手里沉甸甸,又硬又冷,外壳尤其厚重。

        江荇举起来看。

        杭行一站在他身后,虚虚扶住他,伸手一指:“这螃蟹不错,肉是满的。”

        江荇瞪大眼睛使劲看:“肉是满的吗?我有点看不见。”

        “看这里。”杭行一修长的手指在螃蟹壳上轻点,“这里完全不透明,说明一点缝隙都没有,肉长满了。”

        江荇似懂非懂地点头。

        杭行一见他不太明白,从背篓里又拿了一只螃蟹出来,对比给他看:“你看这只螃蟹的肉就不太满,有缝隙,不够肥。”

        江荇凑过头去一看,发现他拿着的那只螃蟹的脚部和肚子下面果然有一部分隐隐半透明,壳子底下的肉没长满。

        他倍感惊奇:“还能这样啊?”

        杭行一笑笑,将两只螃蟹都放进背篓里,和他继续抓螃蟹。

        江荇很久没来这溪里捞鱼抓螃蟹,他都没想到这里的螃蟹和鱼居然那么多。

        杭行一说他们养了鱼,又种了那么多茵芦草,食物丰盛了,鱼虾螃蟹等自然也就繁殖起来了。

        尤其这里还没什么天敌,鱼虾螃蟹自然一个长得比一个肥美。

        水里的鱼虾螃蟹虽然多,但江荇他们并不贪心。

        抓了大半筐螃蟹,又捞了一些虾和一些小鱼,用叶子包起来,够一顿吃,他们就没再捞了。

        下次想吃的时候再来,没必要一口气捞干净。

        两人背着背篓慢慢悠悠往家里走,到家门口已经下午一点多了。

        江荇琢磨着家里的小家伙应该能自己做饭吃,倒也没着急。

        没想到,刚一进家门,他一眼看到了葡萄架下坐着的白虎、灰兔、黑羊三位山神。

        三位也没客气,直接坐在他家里喝茶。

        江荇愣了一下,很快露出笑意:“三位大人来了?”

        三位山神跟他们打招呼。

        黑羊笑了一下:“你们不在家,劳家里的小朋友招待我们了。”

        小一它们在旁边,有些羞涩地笑了笑。

        江荇和小一它们对视,悄悄眨了眨眼睛作为夸赞。

        江荇:“那就太好了。今天下雨了,我们上山去看湖泊,顺便抓了些螃蟹回来,几位大人没什么忌口的吧?”

        黑羊连忙说道:“没有,做什么吃什么,我们都很好养活。”

        白虎站起来,瓮声瓮气地说道:“我们来帮忙。”

        杭行一:“你们坐一会,我和阿荇忙就行。”

        江荇笑笑:“你们接着喝茶,我们简单做一点。”

        江荇说简单做一点,几位山神很久没下来了,他最后还是做了大餐。

        烤鸭、干锅鸡、蒸螃蟹、炸小鱼、炒河虾……蒸锅、炒锅和烤箱一起用起来,最后用的时间也没多长。

        山神们不怕冷,大家点起小泥炉温着菜,还是在葡萄架下吃饭。

        小家伙们则在饭厅吃第二顿。

        菜一端出来,香味就飘出来了。

        黑羊山神深深地吸一口气:“还是你们的日子过得舒服。”

        “还行。全靠勤劳的双手嘛。”江荇劝菜,“山神大人们尝尝这奶酪土豆泥,用山羊奶酪做的。”

        黑羊山神一听就来了兴趣:“我送来的那个山羊的羊奶吧?”

        江荇点头:“对,就是那个山羊的羊奶。你送来的山羊很好,做成奶酪后风味很足,比一般的山羊奶酪好得多。”

        大家听说后,便一齐用勺子挖土豆泥吃。

        土豆泥绵密香浓,带着喜人的奶味,口感与味道都绝佳。

        大家吃完之后又是一阵赞叹。

        杭行一和几位山神许久未见,有许多话说。

        江荇在旁边笑眯眯地听着,上手拿山螃蟹掰着吃。

        山螃蟹的壳非常硬,江荇掰了一下,险些把手指划伤,还是找准了角度,才勉强把螃蟹壳掰开。

        螃蟹壳掰开后,浓郁的香味一下飘了出来,似乎坚硬严实的壳专为封住香味而长。

        正在聊天喝酒的山神们都顿了一下,齐齐看向江荇。

        江荇拿着剪刀正专心地去除蟹鳃,对上大家的目光,笑了一下,将手里的螃蟹掰开来放到盘子里,举着递给几位山神:“大家不要客气。”

        大家自然不客气。

        美食当前,于是,大家天也不聊了,酒也不喝了,都摸了只蒸螃蟹吃起来。

        江荇那只螃蟹没送出去,也收回来自己吃了。

        螃蟹丰腴肥美,膏黄尤其香,味厚而细腻,他们慢慢喝酒慢慢吃,吃得唇齿留香。

        黑羊山神感慨:“同一种螃蟹,山里的就是没有你们农场的好吃。”

        杭行一毫不客气地接下了这份赞美:“我们农场有茵芦草,灵气又足,自然比山里的瘦螃蟹好吃。”

        黑羊山神:“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要不要我们帮忙了?”

        江荇耳尖一动:“嗯?”

        杭行一对江荇说道:“之前托祂们找灵植,现在找到了。”

        江荇坐直了:“是什么灵植?”

        提起这件事,灰兔山神说:“是梅树。”

        白虎山神接话:“我们打听到一片梅林,留在仙园里,有几千年了,好像没什么人打理,你们要是看得上,可以去那边看看。”

        仙园!

        江荇十分感兴趣地坐直了身体,听起来就很神奇的样子。

        他去过好几个类似的遗址,每一次都找到了好东西。

        灰兔山神:“要说找灵气充足的灵植,我想不到别的,就那片梅花了。”

        江荇有些兴奋:“在哪里?”

        “月隐山。”灰兔山神摇头,“地方好找,梅花却不好种。”

        江荇好奇,表示愿闻其详。

        灰兔山神道:“梅花有魂,从古至今,凝聚了不少人的信仰。你们要是想种,未必能种好。”

        江荇放下螃蟹:“那么神啊?”

        几位山神都点头。

        黑羊山神看他有点吓到了,笑着安慰他:“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你们要种的话,估计多埋一些肥料下去就行。酒肥的威力我们还是听说过的。”

        江荇:“我们新一批的酒肥还得再发酵一段时间,还不能用。”

        “那就过一段时间再移植嘛,反正梅树在那里又不会长腿跑掉。”黑羊山神安慰,“幸好你们还可以多考虑一段时间。”

        江荇原本也没打算真的能挖到什么按灵植种在农场里,三位山神把这个消息一说,他倒彻底放不下了。

        杭行一说,他想要的话,这几天可以抽空去把梅树挖回

        来。

        江荇又犹豫,表示再考虑一段时间,起码等酒肥发酵好再说。

        天气越来越冷。

        某天,江荇正在睡午觉,白野打电话过来,问扶桑树怎么样了。

        江荇睡得迷迷糊糊,随口答道:“好的呢,状态比以前好多了,你要是不放心,等会儿我拍照给你。”

        白野想了想:“好吧,那你拍一个。”

        江荇一下就笑了:“信任在哪里?我以为你会说算了。”

        白野在电话那边也笑:“好些日子没看扶桑树了,你先拍张照片我解解馋,过两天我亲自过去看看扶桑树。”

        江荇原本不想起床,听他这么说,只好爬起来,穿得严严实实,骑上小天马,跑去给扶桑树拍照去了。

        他们家有特制的相机,哪怕灵植也拍得清清楚楚。

        江荇顶着寒风,对着扶桑树左拍右拍。

        扶桑树已经长得有他膝盖那么高了,除了有主干外,还长出了好些丫杈,通体碧莹莹,非常漂亮,一看就不是普通的树。

        江荇看到树就想起他浇的酒肥,顿时一阵心疼。

        幸好这树长得结实健壮,要是不够健壮,他就该心梗了。

        江荇上下左右一通拍,张张都是高清图片。

        拍好后传给白野。

        白野秒回:【扶桑树长得好快!】

        江荇:【那可不,我们天天精心侍弄,酒肥埋了一缸又一缸,要是长得不快,那就没天理了。】

        白野:【哈哈哈哈,你们在扶桑树周围是不是种了什么东西?我看有嫩芽冒出来了。】

        江荇:【种了融金兰。】

        江荇:【每天给扶桑树浇那么多酒肥,怕它吸收不完,干脆在边上种点融金兰,免得浪费。】

        白野:【机智jpg】

        江荇和白野聊天聊得还挺开心,聊着聊着,江荇不知道怎么说起了梅树的事。

        白野自然而然地接话:【我知道那个仙园。】

        江荇:【啊?那里的梅树好吗?】

        白野:【敢叫仙园,自然是不错的,尤其那梅树,种得好的话挺不错。我好多年没尝过那个园子出产的梅子酱了,你们要是种出来了,到时我去蹭点梅子酱啊。】

        江荇:【等等!梅子酱?】

        江荇:【那些梅树不是用来赏花的吗?】

        白野没回,直接给他打了个电话过来:“那个园子当然不可能用来赏花,那么大一片梅林,谁有闲情逸致只用来观赏啊。”

        江荇:“他们没跟我说,我以为用来赏花来着。”

        “不是。以前种梅树是为了做梅子酱。就两三千年前,那时候的美食,咸味主要靠肉酱,酸味则靠梅子酱,你打听到的那片园子产出的梅子酱就很不错,酸香诱人,无论是做菜还是泡茶饮,味道都很好。”

        江荇:“原来是这样。多亏了你告诉我,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

        白野爽朗地笑笑:“不客气,也不收你信息费了,到时候你们做出梅子酱来分我点就行。”

        江荇答应完白野,兴冲冲地去找杭行一,说想去那个园子。

        杭行一转头笑他:“终于拿定主意了?”

        江荇一把趴在他肩上,在他耳边解释道:“刚刚我和白野打了个电话,他说那片梅林盛产梅子,做出来的梅子酱味道非常好。”

        杭行一:“那是以前。荒废了这么久,未必还能产出好吃的梅子。”

        江荇兴致不减:“我们去看看,要是那片林子废掉了,少挖一点回来就是了。”

        江荇说要去看看,杭行一也没什么意见,只说先打听一下具体的位置,到时做好了准备再过去。

        江荇答应了。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1515/1515147/3658977.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