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八零年代女首富 > 第114章带领军嫂致富(捉虫)

第114章带领军嫂致富(捉虫)


此时此刻  周秋萍倒挺后悔的。

        她没事干嘛买这么多东西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租住的小院就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

        当初两辆三轮车就能搬家,现在鸟枪换炮,直接来了辆卡车,车厢都塞得没地方下脚。

        等拖到地方,  好家伙,  真正的灾难才刚开始。

        这么多瓶瓶罐罐包包裹裹,都要塞进50平方大的房子。

        就连周高氏都絮絮叨叨;"这点大的屋子,转个身都要人碰人。"

        她已经习惯了公安局家属区小院的畅快。人家房子是单位自建的,那时候地方宽敞,屋子都修得宽宽大大。尤其是小院,看上去就敞亮。

        现在的房子呢因为住在1楼,  也有个院子。可院子只有巴掌大,左右走两步就到头了,放点东西都憋屈,更别说种菜了。

        而且还没打井。

        周高氏看一眼都能挑出十处不如意的地方,眉毛皱的能够夹死蚊子。房租便宜又怎样白给她住她都不稀罕,她又不缺一个月五块钱。

        周秋萍趁机给她上眼药∶"嫌小啊打明儿我在深圳买个别墅。上下3层楼的那种,还有大院子,保准让你住的舒畅。"

        其实这里条件真不差。

        部队大院干净整洁,是一座巨大的园林式的兵营。外面街上唱的是《一无所有》,大院墙内高音喇叭放的是《军营男子汉》。听说晚上还会有熄灯号,喇叭一吹起来,家家户户都关灯睡觉。

        最让她满意的是这里的楼房密度并不高,两三栋楼房之间,就有大片花园绿地。简直让人分不清这是城市还是郊外。哪个开发商敢如此盖房子,估计得亏到当裤子。

        然而,居住在其中的人却十分安逸。

        周高氏哼了一声,这回居然没再提深圳太远,以后在那边烧纸钱怕老头子在阴曹地府会收不到。

        周秋萍心里有数了,阿妈不会再反对她去深圳买房。

        虽然她反对也没用,但毕竟是一家人,还是意见统一比较好。

        这样想,周秋萍觉得自己她还真应该感谢周良彬和赵书香这对狗男女以及赵家的那群垃圾,没他们恶心吧唧地上蹦下跳,妈妈还不愿意去更远的地方找清静呢。

        说起来,也不晓得现在赵家的那出狗血剧上演到哪一集了。

        侦察兵的观察力惊为天人。

        周秋萍这才刚想到那一茬呢,郑军就过来汇报情况了。

        现在他和陆建国轮流盯着赵家和周良彬那边,几天下来,便收获满满。

        方芳这回真要流产了,一直躺在医院保胎。连省城工人医院的专家都被请过去会诊,一定要保住这胎。

        她吃了大亏,自然不肯善罢甘休,闹着逼赵书记必须得离婚娶自己。否则她就抱着小孩去市政府大哭大闹,请人民政府为她当家作主。

        她的态度之所以如此强硬,据说是因为受够了赵书香的气。她一定要当赵书香的后妈,,这样就能拿捏死赵大小姐。

        陶科长人还在医院住院,因为开了大刀,她好不容易才能下床扶着架子往前走。被这消息一刺激,就直接摔倒在地上,肚子上插着管子冒出了好多血,伤口还崩开了。

        总之,惨不忍睹。

        而周良彬那边,同样不消停。

        -直自诩在女人堆里无往不利的周良彬两次栽在同一个女人的肚皮上,气得恨不得砸了拘留所。

        他伤的那么重,也不能在医院一直躺着,做完手术没几天就被送进拘留所了。

        他一开始还以为赵书香是权宜之计,后面会想办法解决这事。等人进了拘留所,他才回过神来,终日盘鹰居然被鹰啄了眼。

        赵书香这是真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周良彬一心想找人把自己捞出去。

        结果在脑海里搜罗一圈,他惊恐地发现自己居然没有任何人可用。

        那些狐朋狗友不用说了,平常喝酒吃肉都是哥俩好。到了动真章的时候,不给你背后捅一刀就算二义了。

        至于家人,胡桂香还等着他去救呢,指望不上。

        周高氏那个该死的老虔婆,一点不守妇德,敢违背她老头的意思,还敢把他这个儿子赶出家门。三从四德,一样都没遵守。

        同样的,他就是在心里把人大卸八块,现在也不能幻想对方会为自己奔波。

        何况还有个周秋萍呢。这恶毒的女人,恨不得他去死。

        他都搞不明白了,她有什么资格痛恨自己不管怎么算,都是她欠他的。

        周家母女指望不上,最后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本家兄弟身上。

        到底是亲兄弟,即便以往感情一般,他过继到下河村之后来往也不多。但真出了事,周家兄弟也不好缩着头。

        只可惜,他们不过是乡下老农民,能有什么门路到看守所来看他,还得塞钱,不然也进不去。

        就是进去了也同样只能干看着,什么忙都帮不上。

        就在周良彬有苦难言,说什么都没人听的时候,居然有人主动找上门了,要替他申冤。

        周秋萍听到这儿,眼睛珠子一转,笑道∶"让我猜一猜,这人该不会是赵书香的丈夫吧"

        周高氏一直在边上收拾东西,嘴上不说,两只耳朵都高高地竖着呢。听了女儿的胡说八道,她忍不住反驳∶"她男人脑壳坏了冒这个头"

        虽然她也不相信周良彬会对赵书香用强。但夫妻一体,哪个男的愿意让人瞧见自己头上戴了绿帽子老婆跟别的男的被警察堵在一张床上。老婆是被迫的。传出去,也比他老婆偷人好听。

        郑军却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周经理,你怎么知道的是陆建国跟你说的"

        周秋萍摆摆手∶"没有,我瞎猜的。"

        她好歹是重生的人,见多识广,什么怪事都听说过。

        之前在宁安县民政局,那个办事员不是说过案例嘛。有男的想跟妻子离婚,女方坚决不同意。他就找了个帅小伙勾引妻子,然后把人堵在床上,这才如愿以偿离了婚。

        放在赵书香身上。如果她被人强暴了,丈夫不仅不同情她,还要和她离婚,那队妇联和工会都不会同意。她丈夫单位的领导会反反复复找他谈话。

        可如果不是强暴而是通奸,那单位领导都找不到话说。毕竟自古只有浪子回头金不换,没有浪  女的事啊。

        周高氏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冒一句∶"这人也真是没良心。"

        赵书香的爱人是从偏远地区来的,在江省毫无根基。他能30岁出头就干到处级干部,说走的不是岳父路线,鬼才相信。

        结果,趁人病,要人命。妻子正艰难呢,他就下死手。

        看来,招女婿也不靠谱,不晓得什么时候就会背后捅一枪。

        周高氏叹气∶  "他家但凡有个儿子,也不至于这样。"

        有儿子的话,还会费尽心思培养女婿,以至于把人的心给养大了吗

        周秋萍翻白眼∶"他家最大的问题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从头到尾没一个正经人。就是培养,为什么不能培养女儿把女儿培养成才,不比指望女婿靠谱的多。自己分不清亲疏远近,本末倒置,怪谁呀"

        周高氏被她说得哑口无言,最后只能幸悻道∶"你好厉害哦,我说一句你就有100句等着我。"

        青青在旁边突然间报数∶  "12345…"

        众人全都扭头看她,结果这丫头居然—口气数到了100。

        1988年,全国各地绝大部分的人家孩子都是放养的。什么胎教早教就没这回事。送孩子去托儿所、幼儿园乃至小学,对很多人来说,就是有个地方放小孩,有人帮他们看着省得他们跑出去会出事。

        所以,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一个两岁半还没上幼儿园的小姑娘,能够一口气数到100,绝对可以被周围人夸神童了。

        隔壁小院里,就有女主人隔着院墙着他们笑∶"哎呦,这姑娘可真灵光。你们是刚搬来的啊我家男人是老祝,你是谁家的媳妇呀"

        周秋萍笑眯眯的∶"我是贸易公司的,不算军属。"

        祝嫂子点点头,打了声招呼,主动过来帮忙∶"搬家是挺辛苦的,我现在就巴望着太太平平,干万别再让我搬。"

        周秋萍摇头,一本正经道∶"那可不行,你起码得搬到那边去。"

        她伸手指的方向是先前郑军给他介绍的司令部家属区。那边可是独门独院的小楼了。

        祝嫂子哈哈大笑,已经麻利地帮忙收拾∶  "我可不敢想,那都是大干部。"

        有地头熟的人帮忙,屋子很快收拾出了模样。

        周秋萍主动邀请∶"哎呀,都这个点了,吃饭吃饭。嫂子,真是谢谢你,你看今天加你也没个准备,咱们出去吃吧。"

        祝嫂子连连摆手∶  "别破费了,我家还有面条和鸡蛋,拿过来下个面吧。"

        青青却急了,认真地强调∶"要吃鸡腿。"

        小星星一直跟着姐姐屁股后面转,这会儿也点头∶"吃腿。

        她们坐在大卡车上时,妈妈就说下车能吃鸡腿。她们已经转悠了半天了,就等着吃鸡腿呢。

        周秋萍乐得不行,在这方面,她相当纵容孩子∶"好好好,吃鸡腿。""""

        这边家属区就有食堂,大锅菜和小炒随意。你要不爱的话,周围也有小饭馆。

        不过祝嫂子建议他们还是吃食堂,便宜又干净,用料还挺实在的。

        周秋萍当然顺着客人的意思,立刻点头应下∶"行,那以后我们家就在食堂安营扎寨了。

        祝嫂子看了她一眼,到嘴边的话又咽回了叶子里。

        做媳妇都这么懒,连饭都不做,她男人能答应

        男人向来,她再打听打听新邻居

        不讨交浅言深,大家才头回贝面,这话他还是先不提了。等的底细。

        家属区的食学质量相当不错,起码小炒的味道很地道,而目价钱也不贵。

        挺大的一盘木须肉,八毛钱。一海碗肉末蒸鸡蛋,五毛钱。最贵的是莲藕排骨汤,一块钱,里面的排骨比藕还多。

        当然,这些是要票的。你没票的话,得加钱。

        但即便如此,一桌摆满,也就花了5块钱。

        祝嫂子一直在强调∶"太多了,你咋点这么多"

        周秋萍笑道∶"我们都是干活的人,胃口都不小。你别看我两个丫头人小,肚子一点也不小。"

        青青和星星吃着肉未蒸蛋和炖得烂烂的排骨,迅速将鸡腿丢到了九雪云外。因为来的晚,大锅菜里的鸡腿已经卖完了。

        周秋萍先一碗热汤下肚,叫软糯的莲藕和鲜美的排骨调起了味蕾,然后才就着木须肉吃饭。

        一边吃,她一边跟人打听这边的情况,心中开始做笔记。

        周高氏则看着饭菜琢磨着,要是后面忙不过来,那就在食堂长期搭伙也不错。简单方便,味道也还行。

        有现成饭吃,准愿意忙着一身油烟啊。

        餐桌上的人吃的热闹时,旁边有人过来打招呼∶"搬了收拾好了吗要不给你派两个人帮忙打扫"

        周秋萍抬头,赶紧和人打招呼∶"卢部长,不用不用,已经打扫干净了。祝嫂子帮了我大忙。"

        嫂子看到丈夫领导的领导,瞬间拘束的不行,只敢惶恐地朝人点头。

        卢振军和她说了几句客气话,重点强调大家要团结同事,有矛盾一定要摊开来说,不要在心里积气。

        最后,他又叮嘱周秋萍∶"有什么事就开口,别客气。当初我住你们家,可从来没客气过。"

        周秋萍点头,笑眯眯道∶"那我可真不客气了。卢部长,那个塑料垃圾的事有没有消息了"

        卢振军怎么可能管这么细,不过领导身边的人最大的存在价值,不就是在领导疑惑的时候立刻提供精准答案吗

        "有了有了,音像出版社那边的确进了一批塑料垃圾,准备用来做磁带的。前天刚到货。"

        周秋萍笑容满面∶"那我真不客气了,这货得先过我的手。"

        之前余成已经汇报过周秋萍的计划,卢振军也认为这是条相当巧妙的出路,此刻他痛快点头答应∶"可以,你要怎么收拾需要人手的话跟后勤说一声。"

        周秋萍眼睛笑成了月牙,先转头开口问祝嫂子∶"嫂子,你要不要挣点零花钱"

        现在放眼全国,就业都是大难题。部队也一样。

        原先随军家属基本上都可以被安排在服务社之类的单位上班。但这些年,部队负担大,连军费缺口都要自筹了,更别说解决家属的工作问题。

        就在这片家属区,像祝嫂子这样只能想办法自己找零工做补贴家用的军嫂,加在一起,不是小数a。

        周秋萍介绍工作内容∶"就是帮忙挑选磁带,把完整的,破坏的不严重的部分挑出来,其他留下。一天算5块钱工资。"

        这活听着没什么难度系数,不管谁都能干。

        5块钱不少了,每个礼拜就是休息一天,一个月也能拿到手120~130的样子。想想她丈夫每个月的津贴才多少啊这钱挣的真是轻松又舒坦。

        祝嫂子当场点头∶"好,我干。"

        卢振军一直在旁边听着呢,这会儿笑着点头∶"哎呀,我真是找了个福将。这连我们军嫂的就业问题,都给我解决了。"

        周秋萍也笑∶"这事儿还真有希望。如果能走上正轨的话,咱们全国市场有多大呀,说不定到时候还怕人手不够呢。"

        祝嫂子是个实在人,竟然被她三言两语说得激动起来,搓着手保证∶"我们一定卖力干活,绝对不助误事。"

        虽然她不知道挑磁带有什么用。

        星星在旁边吃蒸蛋,眼睛一直骨碌碌地盯着卢振军。突然间,她响亮地喊出声∶"爸爸。

        众人目瞪口呆,周秋萍尴尬不已∶"她学说话呢,只要是男的,都喊爸爸。"

        小姑娘左右看看,又扭过头,坚定地对着卢振军又喊了一声∶"爸爸。"

        卢振军乐死了∶"我要有这么个姑娘,我笑都来不及。来,以后你就给我当干女儿吧,将来你买不买酒给干爸喝呀"

        谁知道星星一扭头,瞧见另一个当兵的,又冲着人家喊爸爸了。

        大家哈哈大笑,小孩子到底是小孩子呀。根本认不清人!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1665/1665871/6256475.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