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八零年代女首富 > 第82章阳光下的花

第82章阳光下的花


周秋萍等人忙着办理托运手续时,  曹敏莉也在关心他们的情况。

        "他们还有什么要求吗"

        "设有。"大堂经理毕恭毕敬地回答,"三位客人收下了补偿金,并且表示下次还会入住我们酒店。"

        她嘴巴抿了下,话到舌头又咽了下去。

        曹敏莉疑惑∶"还有什么事"

        大堂经理摇头∶"其实也不是什么事。那位周小姐询问我们的歌厅是否对外出租。

        曹敏莉微笑∶"她想投资"

        苏珊觉得有点荒谬,他们酒店虽然遭遇了次危机,  但也不到要分租的地步吧。

        大堂经理也表情微妙∶"这位周小姐好像想把歌厅改成卡拉ok房。说咱们酒店治安好,开在酒店里安全,  还不怕没客源。"

        她当时听了一耳朵感觉这人倒是真敢想。

        曹敏莉哑然失笑,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间想到了自己昨晚去观看的大家乐舞台。

        这位周小姐挺敏锐的,她迅速地捕捉到了深圳人对文娱生活的渴望

        的确,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过程是先欣赏再加入。唱歌这事谁都能做,张嘴就来,不过是唱的好与坏的区别。

        深圳改革开放也十年了,流行音乐对特区的浸淫也有十年。人们已经充分接受了这些,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进去。大家乐舞台的火爆就证明了这点。

        曹敏莉询问大堂经理∶"深圳现在有多少卡拉ok房生意怎么样"

        大堂经理没专门了解过这块,不过她去过卡拉ok房,生意挺好的,一直都有人上台唱歌,每桌人均消费都达到差不多百元。

        苏珊惊讶∶"生意这么好"

        曹敏莉微微笑∶"我还没见过深圳的卡拉ok。苏珊,你安排下,我们今晚去看看。朱经理,麻烦你给我们当向导了。"

        大堂经理赶紧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立刻点头答应。

        曹敏莉接了大堂经理递上来的签报,  目光扫过签报内容,  忽而一愣∶"周秋萍"

        大堂经理点头∶"是周秋萍女士、余成先生和陈自强先生三位客人。"

        苏珊也以怔,下意识冒了句∶  "这名字怎么有点耳熟"

        哦,想起来了,还有位周秋萍,那个大陆的农妇。这名字在大陆果然好常见。

        曹敏莉已经翻到签报后面附的身份证复印件,哑然失笑∶"还真是她。"

        啊

        苏珊瞪大了眼睛,失声道∶  "怎么可能"

        她可清楚地记得那个乡下农妇当时有多狼狈。他们这家高档酒店的客人可是非富即贵。她如果有资格入住这家酒店,又怎么会被几个无赖逼得要以命相搏

        说来也有些乌龙,苏珊早就拿到了因跳楼事收到惊吓住院的客人名单。但她英文比中文更流利,中文听说比读写又更熟悉,加上她从未将两位周秋萍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所以当初她拿到名单后压根没想到这会是同一个人。

        曹敏莉笑着让她看身份证复印件∶"看,人、姓名还有身份信息都能对得上。

        她心中生出隐秘的喜悦。

        这就好像在街头瞧见位女郎,心中冒出一句,哎,好像好不错。结果一转头,人家当选了香港/小姐。又好像随意走进了一家歌厅听到了歌手唱歌,送了一枝花。再瞧见,对方已经开始发片正儿八经地当歌手。又或者开车在街头,碰上骑脚踏车的学生车胎爆了,没办法去学校。随意载了对方一程,再抬眼,哇!对方会考全a,还申请到了所名校读大学。

        真好,像看到墙角里被石头压着的一朵花顽强地生出来,灿烂地绽放一样的美好。

        看到的人都忍不住露出微笑。

        曹敏莉叮嘱大堂经理∶"这位周女士和她的同伴在酒店吗我应该去拜访下在困难时刻支持我们酒店的客人。"

        大堂经理赶紧询问前台,结果遗憾地得知∶"他们今天办了退房手续,已经走了。……刚走,好的,我马上过去。"

        她跑到落地窗前,刚好看到周秋萍等人走出酒店大门,往面包车上去。

        "就是他们。"

        大堂经理激动得够呛,下意识地都想冲着窗外大喊。实在不是她不想优雅,而是这时代拥有大哥大的人实在太少了,联系基本靠吼,酒店也没留入住客人电话号码的习惯。

        曹敏莉也走到了落地窗前,透过一尘不染的窗户,她看到站在阳光里的年轻妈妈。真好,身体挺拔,面庞光洁,眼神明亮,正笑着跟身旁的年轻男人说话。

        一个人过得好不好,看她的精气神就知道。

        显然,这位大陆的农妇周秋萍,现在过得不错。她身上的衣服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当季款,但料子和款式看着都尚可,显然她的经济状况起码还行。

        苏珊跟在老板身旁,目瞪口呆地看着窗外的人,半晌才冒出一句∶"真认不出来。"

        假如不是身为曹总的助理,她对人的面孔几乎可以说是过目不忘;她当真不敢说这是同一个人。

        她印象中这位大陆村姑有一双狠厉决绝的眼睛,就像是被激怒的母兽。

        那个时候她形容狼狈,头发凌乱,衣服也灰扑扑的,瞧着就像她为了配合上司而特地找过来看的大陆电影《喜盈门》里的村姑形象。

        但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位时髦女郎。她穿了v领的连体裤装,显得腰细腿长。她不管耳朵孩子脖子上都没配饰,但唇上的口红让她整个人的气色都不一样了。

        这一身打扮,即便走在香港街头,也绝不会有人嘲笑土气。

        相反的,人们还会羡慕她粉嫩的肤色和明亮的眼眸。

        这人可真是脱胎换骨了。

        大堂经理作势要往外喊,被曹敏莉笑着拦住了∶"不用,这样打扰客人太不礼貌了。等下次他们入住时,我们再当面拜访。"

        她在心中默默地加了句,周秋萍,希望下一次见到你,你还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

        苏珊兀自表达自己的震惊∶  "她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她知道这个古老的国家正在变革,无数人抓住了改革的先机乘风破浪,创造了令人震撼的奇迹。

        可前提是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占了身份的便宜,通过拿别人拿不到的批文,倒卖别人不能碰的物资,这才攒下第一桶金的啊。

        周秋萍有什么她又是凭借什么走进这家高档酒店

        窗外的车子已经开走了,曹总收回视线,微微笑∶"那说明你对这片土地的想象还不够。胆子放大点,说不定我们能见识到更多的奇迹。"

        并且参与其中。

        卡拉ok房这主意似乎不错,可以考虑。既然做服务业,那就必须得考虑顾客的需要。

        周秋萍还不知道自己想到的发财大计已经被人盯上了。不过就是知道,估计她也无所谓。因为卡拉ok房也不是她发明的啊,现在深圳已经有人经营了。她要听到曹总打算进军卡拉ok界的话,估计只会竖起大拇指,夸奖一声对方有眼光。

        她如此淡定,是因为她现在做的生意也日进斗金。

        源源不断从海关仓库低价拿到的货通过火车运往内地,转个手,就是二三倍甚至四五倍或者更高的利润。跟这比起来,卡拉ok房都算投资大风险高获利小的行当了。

        只不过这种买卖只能说是打政策擦边球,现在是赚的盆满钵满,谁也不知道能做到什么时候。

        卡拉ok房却常做常有,起码还能再火爆十几二十年。如果那时ktv也江河日下了,那也没关系。因为房价起来了啊,单凭手持那么多物业,光靠收租都能当富婆。

        周秋萍挺乐观的,走一步看一步呗,世界首富都不可能做遍所有赚钱的行当。她先把海关货这活做好再说吧。

        陈自强陪了他们三天,收获颇丰。临了不仅帮他们一道去火车站办托运手续,还再三再四地保证一定会把周秋萍的嘱托放在心上。

        有房买房,有地买地。

        作为同样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他太理解周秋萍想买块地的想法了。有了地,自己盖房子住多舒坦,又大又自在,比什么别墅都自在。

        周秋萍有钱大家挣,半点没藏私a,积极建议陈自强∶"你要手上方便,碰上好机会了,也在深圳拿块地。现在往深圳来的人越来越多,以后住宿肯定是大问题。解决住房问题,首先得有地。"

        陈自强笑着点头∶"行啊,到时候我就跟老四一样,也盖几栋楼。把我嘛嘛叫过来,专门给她一大串钥匙,让她收房租。"

        三人都大笑。光想想那场景,都逗得不行。

        连周秋萍都心动,要真有那一天,阿妈肯定乐得合不拢嘴。老辈人千百年的想法,最稳妥的投资当然是买房买铺子,当时候就吃租,多安心。

        陈自强下午还有课,送他们到火车站也没逗留,简单打完招呼后就走了。

        剩下周秋萍和余成,这一回,吃饭问题该如何解决

        两人都放弃了自助餐。那玩意儿,开开眼界,过把瘾就行,没必要回回吃。再说连着吃了几回酒店的自助餐,火车自助餐恐怕已经入不了他们的眼了。

        他俩在深圳火车站吃了顿快餐。

        三块钱一份,有肉有鸭蛋还有大鸡腿和青菜,可以说相当丰富了。最让人惊喜的是快餐提供海带排骨汤,无限量供应,想喝多少打多少。

        余成本来还想加米饭,一瞧见这意外的福利,他毫不犹豫连着喝了三碗汤。

        周秋萍也要了一碗,感觉火车站真实在。这哪里是免费汤完全可以端进饭店当成一份菜卖的,里面的用料相当扎实。海带炖得烂烂的,排骨不仅肉多,骨头都酥了,可以直接嚼成渣,吃里面的骨髓。

        几碗汤一下肚,两人都感觉占了大便宜,心情无比舒畅。

        旁边一对父子也在吃快餐,中学生模样的儿子一直在催促父亲∶"快点快点,爸爸,这是快餐,吃慢了说不定要罚钱呢。"

        余成赶紧把头扭到一边,省得自己当场笑出声。

        两人擦干净嘴巴,出餐厅的时候,他才压低声音自我调侃∶"前两年我头次在外面吃快餐,也以为吃慢了要罚款。"

        现在想想,真的跟土包子一样,啥都不懂,啥也不知道。

        周秋萍笑道∶"那你怎么不问服务员啊  "

        "哎呦,我敢问一个个眼睛都长在头顶上,我怕没开口就被嘲笑是傻大兵了。"

        周秋萍若有所思∶"可见服务业的服务意识有多重要。不能让人花了钱还买气受。

        余成立刻就想到了那位跳楼自杀的前台服务员,她悲剧的导火索就是上班时打私人电话惹毛了顾客被投诉了。

        两人都有些唏嘘。

        余成赶紧转移话题∶"你真要开饭店啊什么时候开张我一定带人去捧场。

        周秋萍沉吟∶"再说吧,我还没想好地方呢。"

        本来按照她的打算,她会以最快的速度在深圳买房然后安家落户。可是这一趟深圳之行却让她发现了买原始股挣大钱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她印象当中,房价真正开始疯长,其实是干禧年之后的事。在此之前,因为海南房地产泡沫的影响,有些地方的房价还下跌过。

        与其早早投钱在房产上,等着吃租金。她还不如用这钱去钱生钱。那种挣钱的快乐,不是躺着等房产升值能够比拟的。

        说到底,她天生劳碌命。让她闲着她就浑身不舒坦。

        余成突然间感慨∶"要是全国都能像深圳一样就好了。"

        这里有到处开工的工地,这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这里的工资高的吓死人,帮老板看摊子的小贩每个月都能拿到三五百块钱,是内地很多人半年甚至一年的收入。

        而这里的物价,似乎也没那么高。好多东西甚至比内地还便官。

        三块钱一顿的快餐,放在外面也很划算了。

        周秋萍笑而不语,心道,少年,你天真了。等过30年,你再看看深圳的房价,估计就不会再有同样的念头。

        唉,买房,还是得买房。

        这事只能指望陈自强,让对方多留意。

        谁让这个时代的深圳大街上,她都看不到一家房产中介呢。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1665/1665871/6256507.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