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八零年代女首富 > 第58章没本的买卖

第58章没本的买卖


这回进菜场,  周秋萍却无意间发现了宝藏。

        啥宝藏  两样。

        一个是西兰花的梗子和叶子。虽然现在大家连大白菜叶子都捡去当菜吃了。可这东西没办法炒了吃呀,所以被大家放弃。

        但所谓世界上只有错置的资源,没有真正的垃圾。周秋萍会处理。这是腌酸菜的好材料。腌好的酸菜出来做个炖只鸡,那真是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黄秀琴都跟她下订单了,表示如果味道真不错的话,  以后面馆每天都要。

        周高氏还挺高兴的。

        不过更让她高兴的是另一桩事,,莲藕。

        秋风起,莲藕也上市了。这玩意儿炖汤炒菜都是宝,生吃也甜津津的。

        周秋萍去菜场看了一回,就发现了华点。

        啥藕节。

        一般人上菜场买莲藕,都要求把藕节给去掉。不然买回家又不能吃,不是白糟蹋钱了吗。

        现在的菜贩也不是以前的国营店,服务态度好的很。顾客要求啥,人家就配合。所以藕摊旁边的藕节堆的跟小山似的。

        看的周秋萍当时就双眼冒光。

        为什么因为藕节是一味中药啊。

        周秋萍还是个小学生时,有一回跟堂姐挎着篮子去县城卖螺丝肉,无意间发现了一堆藕节。当时她们就赶紧捡进篮子里,  拎到供销社去卖。

        乖乖,那两篮子藕节卖了整整10块钱。她们拿着布票去供销社又扯了布。那年春节,  两人一人一件新褂子,可美了。

        周秋萍立刻开始行动,借口想自己发莲藕试试看,包圆了所有藕节。

        还真是她运气好,1988年的宁安县供销社,居然还在收藕节。不过价钱不高,跟周秋萍上小学那会儿差不多。

        一麻袋藕节,她也就卖了15块钱。

        但这是白得的呀。这种白得的快乐,连捡知了猴这种没本的买卖都赶不上。

        要不怎么说母女同心呢。每天坐镇家中就有上千元收益的周高氏,居然也为这点藕节激动得不行,跟着女儿一块谋划,要怎样才能弄到更多藕节。

        像那种一进一箩筐货的,她们都想追着人家进食堂,好把切下来的藕节拿去卖钱。

        母女俩合计了两天,也没找到什么新思路,只能扼腕叹息,惆怅的仿佛自己损失了一个亿。

        这个时候,阿妈倒是能强烈地感受到阿妈的确是她亲妈了。

        母女俩叹一回气,赶紧去接两个毛丫头。

        小孩子也会攀比哦!

        本来一个人就能接的,结果两个大人去接她们,小丫头就胸脯挺得高高的,特别骄傲。

        没办法,周秋萍自认也做不到虎妈,只能捏着鼻子满足她们的这点小虚荣心。

        现在是过渡时期,她刚好有空。以后就别想了,忙到脚不沾地的时候,有人接就不错了。

        祖孙三代四人回了家,路上还买了梅条肉给孩子蒸鸡蛋。

        周秋萍记得清清楚楚,国家对孩子实行蛋奶计划之后,小孩子的身高真是呼呼直涨。什么肉食者鄙,那都是吃不上肉的自我安慰。

        必须得补充蛋白质。

        母女俩做了鲫鱼汆肉,炖了鸡汤,再炒一个茄条和糖醋藕片,完了煮饭蒸鸡蛋,真是一顿美餐。

        余成登门的时候,还没进屋呢,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真香,家常饭菜才有的香。

        院子门半开着,这边住的基本都是公安局的人。一楼的住户也鲜少关院子门,方便大家彼此串门。

        余成还是客气地敲了敲,等到屋里人开口问∶"谁呀",他才大声应话,"我,余成。"

        周秋萍出门一瞧,颇为惊讶∶"你怎么还跑一趟直接打个电话,我去火车站跟你会合就行了。"

        "顺路,车子刚好从这个方向过。"

        周秋萍赶紧脱身上的围裙,半开玩笑半认真道∶  "你这汇报工作的时间可真够长的,我还以为你们要开全军大会讨论了。"

        "不是,早就汇报完了,我又跑了一趟武汉,小山那边积攒了不少国库券。"

        "啊"周秋萍挑了挑眉毛,"你动作还挺快的啊。"

        余成却不好意思起来∶"我想你手上已经有40万的券,带在身边白跑一趟,太麻烦了,还不如我先把武汉的国库券拿过来。就是这回是赶火车,除了挑选出来的中签的已经兑换了本金和利息,剩下的散票没来得及兑换成整币。你放心,到时候司机帮我们送上车。"

        周秋萍摇摇头∶"上次时间太赶,我也稀里糊涂的,没跟你说清楚。之前在证券公司,我发现并不是光兑换成大面额的国库券就合适。现在允许上市的是1985年和1986年的。81~84年的得等到中签年份才能兑换,可它们的利息实际上是在计算中的。像1984年发行的100块钱的国库券,年利率是8,它到今年6月份的利息就已经有32块了。上次听证券公司的人扯闲篇,现在海城市面上1984年的券流通价格应该都到120块了,比咱们之前107块出手高了整整13块钱呢。我那时没反应过来,现在越想越觉得我们卖亏了。"

        这账余成会算。

        别小看13块钱的差异,当他的本金变成100万的时候,它就是13万。如果1,000万,那就是正儿八经的130万了。

        想到这个数字,都够叫人晕一晕的。

        余成犯愁∶"那咱们以后先不兑换了吗"

        "换,不过要同年份的换。不过这可能得找人了。反正我先提供个方向,你们自己后面看怎么办最合适。如果觉得太麻烦,还是我之前的思路,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形成流水线作业。行了,上车再说吧,我先跟我妈说一声,拿了东西就走。"

        短一天功夫,那损失的收入都是以万为单位的。

        余成立刻摆手∶"别别别,不急这一会儿,开车过来的,吃过饭去火车站来得及。"

        周秋萍招呼他∶"你吃了没有司机呢要没吃一块吃,就是没啥好的。"

        不过小区门口不远处开了家卤菜店,有现成的卤猪耳朵跟猪头肉,还有兰花豆什么的。

        余成往屋里走∶"那我不跟你客气了,我还真没吃。司机师傅不用,他们晚上有聚餐,送完咱们就走了。"

        周高氏也出来招呼客人∶"来就来,你怎么还这么客气带啥东西呢"

        余成笑了笑,将手上的盒子放在桌上∶"蛋糕,秋萍同志不是过生日吗我也不知道要准备啥,就拎个蛋糕过来。现在流行过生日吃蛋糕。"

        周高氏一愣∶"生日哎呦,女娃娃过什么生日"

        周秋萍直接白眼翻上天。

        对,女人是没资格过生日。除非变成老封君,七老八十的时候被当成道具推出来,来证明这一家子四世同堂有多兴旺。

        去tmd。她上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

        等到她有能力给自己过生日的时候,已经是过一岁老一岁,自己都不稀罕过生日了。

        周秋萍不客气道∶"那是你的想法,别强加在我头上。"

        周高氏被当场下了脸∶"那我看你也没想起来过。"

        周秋萍输人不输阵∶"我过农历,我准备去省城饭店过,我还要包厢。

        余成相当识相,放下蛋糕之后,光逗两个小姑娘玩。他又不傻,他连女兵都对付不了,何况是社会上的女同志。

        青青对于家里出现了位陌生的叔叔,十分好奇,大眼睛一直盯着他看。

        星星还是个小娃娃,扶着竹床溜溜地走,笑得满脸口水。

        他不由得好笑,伸手给小姑娘擦嘴巴,夸了一句∶"这么快就学会了走路,好厉害。

        结果他话音刚落,小丫头居然干脆放弃了竹床。自己像只小鸭子似的,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

        这下就连周秋萍都忘了跟阿妈掐架,母女俩激动地喊出声∶"呀,会走路了!"

        小家伙跌跌撞撞往前面走了足有十几步,然后小腿一软,像贵妃醉酒似的软软地卧倒在地上。

        搞得大家哭笑不得。

        周秋萍赶紧抱起姑娘,招呼余成∶"上桌吃饭吧,别假客气了。谢谢你的蛋糕,我先切一块给司机师傅垫垫胃吧。"

        余成点头∶"你是寿星,你说了算。哎,这个莲藕好吃,怎么炒的呀"

        "那你多吃点。"周高氏笑道,"反正她们都不爱吃。"

        "为什么很好吃啊。"

        "顿顿都有你吃得消啊。"周秋萍也笑,"我们天天去捡人家的莲藕根,也不好意思啥都不买吧。我都琢磨和面炸藕条了。"

        说着,她将自己新发现的致富新门路跟人分享,还兴致勃勃地建议对方∶"你们后勤要是买藕的话,别忘了藕节可以卖。还有你家,不要放过这现成的致富良机。现在我家一天15块钱,完全够日常开销了。就是藕节太少,不然150都有可能。"

        余成先赞叹了一回她的厉害,然后一会儿∶"这边没有藕粉厂吗藕粉厂应该有很多藕节啊。

        周秋萍跟阿妈对视一眼,瞬间恍然,没错,她们成了灯下黑了,居然将现成的门路忘得一干二净。

        周高氏当即拍板∶"明天我就去问问看,还麻袋装呢,我起码要驮一三轮车。"

        天天脚踏实地地挣钱,才是她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呀。

        因为这个,周高氏看余成尤其顺眼。这小伙子,肩宽腿长,长得可真精神,一看就是个心思正的人。

        吃过晚饭,她陪女儿进卧室收拾行李的时候,就压低声音问女儿的意思∶"我看这个小伙子不错哎。"

        周秋萍根本就没跟上她妈的脑回路,还点头∶"是不错的。"

        周高氏一听,大喜过望∶"那你可得抓紧啊。"

        周秋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没耽误啊,我这不是收拾好了马上就能走吗"

        "瞎,我让你抓紧时间。过了村就没那个店了,这么优秀的小伙子,不知道多少姑娘惦记着插。“

        周秋萍很想当场晕一晕,阿妈能不靠谱点吗前两天还抱怨她一个女的跟男的一块儿在外面跑来跑去。现在居然都把主意打到了小伙子头上了。

        她心平气和地看着母亲∶"我问你,要是你儿子棒小伙子一个,已经在部队提干了,要找个离异带两个孩子的女人,请问你有什么想法"

        周高氏赌气∶"我没儿子,我不知道。

        周秋萍无奈∶"那好,我们再换种说法。当年我还没嫁人的时候,如果有人介绍个带着两个孩子的男人,而且他还没有生育能力的男人,你同意我嫁吗"

        周高氏的眼睛瞬间红了。说到底,不就是秋萍不能生了吗不然秋萍差哪了也就比那个余成大两岁,而且秋萍能挣钱又不用男的养。

        秋萍也真是的,看清楚了咋还告诉人她的生日啊。别以为她乡下老太太啥都不懂,她也看过好几集电视剧的。

        "跟我没关系。当他们跟我合伙做生意不查我的底子啊。"

        "那说不定就是他对你有意思呢。哎哟,咋办,他肯定不知道你结扎的事。"

        "阿妈,你当部队是摆设他们想查什么查不到这就是普通的社交礼仪懂不以后咱们生意做大了,别说生意伙伴,生意伙伴的爱人孩子还有父母的生日,我们都得有表示。"

        周高氏气鼓鼓∶"我不懂。

        她只觉得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当然,她说不出这么文终终的话,她只觉得自己一颗心都喂了狗。

        周秋萍赶紧哄母亲∶"行了行了,别天天为这些事情烦心,你还是想想明天怎么跟藕粉厂打交道,在附近多找几个能收购藕节的点吧。"

        一天天地惦记人家青葱小伙子的儿子,她要是人家儿子的娘,说不定都会打上门来了。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1665/1665871/6256531.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