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清穿之荣妃日常 > 第248章

第248章


康熙三十年,冬。

        钟粹宫。

        采薇在听了秋月说了宫里的一些流言扉语。

        “哦,  此事当真?”

        采薇听着,  倒是惊讶了。

        “主子,此事只是一些传言,  不过,  宫外传来的消息,佟家似乎真有尚公主的意向。”

        秋月回了禀话。

        采薇在宫外,  当然也有耳目的。

        毕竟,她可是添了好些私产的。

        这若是没些耳目,  被人蒙庇了,可就是要落下了麻烦。

        黑眼珠,白花花的银子。

        这人心经不住考验的。

        为了看住自己的私房钱。

        采薇还是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于是,这些耳目嘛,  顺道打听些她想知道的消息,  那便是更简单了。

        “这般说来,格格的婚事,  还真可能有些变数。”

        采薇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主子的意思是格格会下嫁佟家?”

        秋月吃惊了。

        “十一阿哥要迎娶了蒙古格格做嫡福晋。”

        “那么,  皇帝给母族添一些底蕴,  下嫁一位公主,又有何不可的?”采薇倒是挺淡然的。

        “更何况,  格格未必不乐意。”

        “指不定乌雅贵人更是乐意的。”采薇说了大实话。

        “主子说的是。”

        “格格若是留了京城下嫁,  肯定比抚蒙好。”

        秋月也回了大实话。

        这皇宫里的公主们,  若是可以选择的话,  肯定人人都乐意留在京城这等繁华地方的。

        没谁会愿意远嫁了蒙古去吃苦头的。

        人离乡贱。

        皇家的公主下嫁远了,  那日子嘛,也未必就能过得的如意了。

        “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采薇肯定了秋月的话。

        当然,采薇是知道了这一桩事情,却是不懒得管了什么的。

        这与她何干?

        一点儿干系都没有。

        毕竟,采薇的女儿尼楚赫,那也是下嫁在京城的。

        将心比心。

        采薇觉得乌雅贵人若有机会,肯定也会想足了法子,把格格留在京城的。

        翊坤宫。

        宜妃跟郭络罗贵人在商量了,关于九阿哥、十一阿哥的婚事。

        两位皇阿哥的婚事,九阿哥是来年康熙三十七年大婚。

        其后,是十阿哥胤祹的大婚。

        至于十一阿哥?

        这得排在了两个哥哥的后面。

        当然,钦天监合了吉日,全在明年。

        所以,内务府就要特别的忙碌了。

        毕竟,三位皇子阿哥要大婚呢。

        关乎了儿子一辈子的终身大事。

        宜妃、郭络罗贵人这一对姐妹,那当然都是非常的上心。

        就怕着那内务府有半分的懈怠。

        “妹妹得尝所愿,倒是娶了一位家世高贵的儿媳。”

        宜妃笑看着妹妹,还是打趣了话头。

        “是啊,妹妹是得尝所愿了。”

        郭络罗贵人点点头,应合了此话。

        “可妹妹这心倒是觉得,妹妹也只是不幸的人。”

        “端恪殁了。”

        郭络罗贵人说了此话时,殿的气氛一下子凝固了下来。

        宜妃的神色,也是黯淡的下来。

        端恪也是她看着长大的。

        那孩子在宜妃在眼,样样出挑的。

        真的是一位非常高贵,又美丽优雅的皇家公主。

        可这样的好孩子,却是殁了。

        还是在最美的年纪,早早的殁了。

        “姐姐,你可听说了,佟家想求了一位公主下嫁?”

        郭络罗贵人又问了一话。

        宜妃说道:“听说了。”

        这等消息,哪能瞒了人?

        “是啊,想不到,想不到乌雅氏倒给格格寻到了这等好法子。若我的端恪当年能留了京城……”

        郭络罗贵人说这话时,眼有了泪花。

        “妹妹,端恪殁了,那是命数使然。”

        “你啊,平日多给孩子抄写些祈福的佛经吧。”宜妃劝解了话,说道:“你这一辈子的指望,还是小十一。你这心思,不妨多放心在胤禌的身上。”

        听着姐姐宜妃提了儿子。

        郭络罗贵人也是收敛了心思。

        哪怕回忆再多,她再是后悔了,让女儿去抚蒙。

        可当年的情况,她也是无奈的。

        “嗯,我还有胤禌。”

        郭络罗贵人如今的念头,自然全在儿子的身上。

        康熙三十年。

        到了年尾了。

        关于格格的婚事?

        皇帝依然没落了圣旨。连给格格册封了正式的公主封号,皇帝也没下了圣旨。

        这显然里面是有章的。

        不过,大家伙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

        康熙三十年,在一派的欢声笑语过去。

        于皇帝而言,这是一个好年景。

        毕竟,今年可是平定的噶尔丹。

        翻过一页,迎来了康熙三十七年。

        正月。

        皇帝巡幸五台山。

        大阿哥胤禔得了皇帝的圣旨,替皇帝祭祀太.祖、世宗的陵寝。

        这消息当然非常的惹人眼。

        要知道,这等消息里,只表明了一个态度。

        那就是皇帝特别的重视了大阿哥。

        京城。

        毓庆宫。

        太子很生气。

        当然,他不敢当着皇帝的面,表露了半分的。

        可回了寝宫后,太子再也掩不住了,他的怒火。

        连往日里,最得太子信任的贴身太监,都被太子发了怒火。

        让拉下去打了十板子。

        “殿下。”

        太子妃进了太子的书房。

        太子妃前来,还是带了晚膳。

        此时,外面已经天黑了。

        可太子还没有用了晚膳。

        一直把自个儿关在了屋,那是在生了自个儿的闷气。

        “你来了。”

        “坐吧。”

        太子看着进来后,给他福了一礼的太子妃,指了旁边的位置,说了话道。

        太子坐在小榻上。

        显然,他已经坐了很久了。

        太子妃进了屋,也没让太子挪了半点儿的姿势。

        “殿下。”

        “您应该用了晚膳。”

        太子妃落坐后,还是劝了话。

        “孤不饿。”

        太子实在没半分的胃口。

        他是真的不饿,给气饱了。

        “殿下。”

        太子妃喊了一声。

        “您今个儿,失了往日的气度。”

        “在这毓庆宫,您也应该有一翻储君的风姿才是。殿下,您忘记了,毓庆宫也是在归属在皇宫之内的。”

        太子妃的目光,望着太子,说了这样一翻话。

        “你想说什么?”

        “说皇阿玛清楚了,孤在毓庆宫的一举一动吗?”

        太子在冷笑。

        “此话,是殿下讲的。”

        太子妃叹息了一声,然后悠悠的说道。

        “可你的话,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太子冷笑了一声。

        “哗啦。”

        太子妃看了小桌上的茶盏,然后,拿起来,一下子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瓷器碎了。

        那响声,特别的响亮。

        “我心情不舒坦的,也会摔些东西。”

        “我一个女子,心眼儿小了,便是小了。殿下,总归要有了储君的威仪。”

        “可此时此地,就我与殿下。殿下,您不妨摔些小玩意儿,摔出去,把心的郁闷,全是甩掉了。”

        太子妃又递了一个茶盏,递到了太子的跟前。

        “屋无外人。”

        “便是要让内务府补了这些小玩意,自然也是我给摔坏的。”

        太子妃还是有担当的,这些东西全是她摔了的。

        太子看着小桌上的茶盏。

        然后,他拿起来,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听着那瓷器“哗啦”碎了的声音。

        太子莫名的觉得悦耳了。

        太子心气真的不顺。

        他又摔了好些的小物件。

        至少,那小桌上的盏茶,全给摔碎了一地。

        “殿下,可还要再摔一些?”

        太子妃看着这一幕,只是静静的问道。

        “哈哈哈……”

        太子突然站起身。他是大笑起来。

        笑过后,太子收敛了笑声。

        “不必了。”

        “孤已经想通了。”太子到底是储君,他之前生的闷气,是跟自己较劲呢。

        这时候,心气通了,自然万事皆能想通的。

        “走吧。”

        “陪孤一起去你的院子,一起用了晚膳。”

        太子执起了太子妃的手,说了此话道。

        太子妃扬起了笑脸,那是欢喜的陪着太子一起出了书房。

        太子带着一身轻松的出了屋子。

        外面侍候的贴身宫人们,那是人人松了一口气。

        在主子跟前侍候,主子心情舒坦了,他们的日子才会好过啊。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

        皇帝下了圣旨。

        大阿哥胤禔封为直郡王。

        二阿哥胤福封为诚郡王。

        至于其下的皇子阿哥们。

        四阿哥胤祈、五阿哥胤祷、阿哥胤禛、七阿哥胤祺、阿哥胤禩,这五位皇子阿哥俱封贝勒。

        至于指了婚事。

        今年将要大婚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祹、十一阿哥胤禌,这三位皇子阿哥俱封贝子。

        再往下还在上书房进学的的皇子阿哥们,那就是光头阿哥。

        皇子阿哥们有了爵位。

        那当然不可能继续的住在了阿哥所。

        皇帝下了圣旨。

        给册封爵位的皇子阿哥们,一人二十万两的银子,然后,让其皆是开府,搬离皇宫。

        钟粹宫。

        采薇这儿倒真的热闹。

        诚郡王胤福,四贝勒胤祈、五贝勒胤祷,还有十二阿哥胤禧,这四个儿子全在陪着采薇说说话,聊聊家常。

        采薇那是干脆的,发了话,让进宫的女儿尼楚赫,那是把小十二给拉去了偏殿。

        原由吗?

        很简单的。

        采薇就是让尼楚赫去跟小十二问了话。

        问了关于上书房的事情。

        因为,来年满了岁的春诚,那也提前得了皇帝的口谕。

        钮祜禄.春诚这一个皇帝的外孙,也要进了上书房进学。

        这算是皇家的恩典。

        尼楚赫当然就想给儿子找一个靠山了。

        那么,还有什么比亲舅舅更合适的呢?

        胤禧这一个当了舅舅的,让亲姐姐给拜托了,要照顾小外甥什么的。

        胤禧还是颇有兴趣的。

        毕竟,长辈嘛,那是可以光明正大的教训了晚辈啊。

        胤禧还是想过一把长辈的瘾。

        不过,姐姐大人不好说话。

        这不,姐姐大人想跟弟弟亲自交谈一下。

        尼楚赫拉拢了十二弟去偏殿,去谈了春诚进学的事情。

        正殿。

        采薇跟三个封了爵位的儿子,谈了开府的事情。

        “秋月。”

        采薇唤了一声。

        秋月听后,便是亲自拿了三个匣子出来。

        这三个匣子摆在了采薇近前的小桌上。

        采薇一一打开,看了一回后,又是合上了盖子。

        “这是额娘的一点心意,你们开府后,也不容易。”采薇说了话,又是摆摆手。

        采薇的示意,秋月懂了。

        于是,秋月把三个匣子,亲自送到了三位皇子阿哥的近前。

        胤福、胤祈、胤祷三人,自然也是打开看了一回。

        “额娘,您把压箱底儿的积蓄给了咱们。您呢?”

        胤福是摇摇头,说道:“皇阿玛已经给了开府的银子。您这一份,儿子们受了,受之有愧。”

        胤福看着那厚厚的银票。

        他就是知道的,这些东西可是颇厚重了。

        特别是搁了最面上的。

        那还是京郊的庄子,京城的铺面。这都是老值钱的产业了。

        这额娘一给,还是给了三兄弟。

        这算一算,就知道额娘肯定大出血了。

        “你等皆退下。”

        采薇把目光转向了侍候的宫人们,吩咐了话道。

        宫人们皆是行了礼,然后,一一告退。

        殿,剩下母子四人。

        采薇看着推然拒的三个儿子,采薇笑道:“额娘给你们的,你们收下便是。”

        “至于说压箱底儿?”

        “这些倒也算不上。”采薇这话,倒是老大的实话。

        当初,为了搭上十三行的线,采薇是花了心思的。

        当然,马佳府上,那也是出大力的。

        跟洋人的贸易,特别是走了海上的。

        那利润也真的高。

        当然,采薇能干了这些买卖。

        那是因为她这身份。

        她就是挣些银子。

        也是干干净净的。

        江南那边有些业务。

        更南边的十三行里,也是掺合了一手。

        可这些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银子的事儿。

        一钱,都能难倒了英雄好汉。

        采薇可不想,她明明有银子,还让儿子们吃糠咽菜的。

        她没那般的吝啬。

        “额娘留了傍身的。还给你们十二弟,也留了一份。”

        “你们姐弟五人,额娘人人都给了一份。谁也不缺的。至于将来?额娘不求旁的。只希望了,这京郊的庄子,京城的铺子,能让你们好歹不为生计愁了。”

        采薇这说的大实话。

        甭看是皇子阿哥呢。

        这真是开府了,哪处都要银子。

        人情往来,还有往后办差拉拢人脉。

        这真是收了门下奴才,这不给安家费吗?

        总归,都不容易的。

        “额娘,既然您如此讲,儿子收下了。”

        “等儿子攒了家业,再是孝敬了额娘。”胤福不娇情。

        他一个堂堂皇子阿哥,倒是知道的,这开府后,确实是花销特别的大。

        毕竟,缺了启始的银子,这想让门下的奴才做些贴补的生意,还得先投资的。

        前世之时。

        胤福就是吃够了,缺了银子的难处。

        现在嘛。

        他可不会死要面子,活受罪。

        何况,在自家额娘跟前,他就更不会死要脸面了。

        “额娘,儿子收下了。”

        “儿子也跟二哥一样,一定好好的攒了家业。”

        “儿子往后一定会孝顺额娘的。”四贝勒胤祈,那是同样的回了话。

        “额娘,儿子就是笨人。儿子往后,听了二哥、四哥的话,就是跟着一起攒了家业。”

        “儿子往后,肯定让弘明多来额娘跟前孝顺孝顺。”

        五阿哥表示,他孝顺什么?

        还是让儿子来,这叫隔辈亲。指不定了,弘明比他更会讨了额娘的欢心呢?

        采薇听着三个儿子的话。

        只是笑了笑。

        “额娘就多叮嘱你们了,你们都是郡王贝勒了。”

        “瞧着,也是堂堂的朝廷大臣,给皇上办差的皇子阿哥。”采薇倒是摇摇头,她望着三个儿子,在她的眼,他们真的长大了。

        雏鹰已经飞翔在天空了。

        她呢?

        她其时已经无法再给他们更多的庇护了。

        往后,他们还要庇护了,他们小家里的儿女啊。

        莫名的,采薇有些感叹。

        “倒是这一回的开府封爵。”

        “你们三兄弟啊,也是惹眼了。”

        采薇又是说了心的担忧。

        “额娘,二哥得了郡王的爵位,那是二哥在战场上,赢得了皇阿玛的青睐嘛。”

        四贝勒胤祈倒不觉得哪儿错了?

        他就是觉得,他二哥那爵位来得光明正大。

        “再说,大哥也封了直郡王的爵位呢。”

        四贝勒还是有一个比较的对象。

        “额娘,四哥说的在理。”

        五贝勒对于四哥的话,那是一脸的赞同。

        “不,额娘担忧,是有道理的。”

        倒是诚郡王胤福还是赞同了额娘的话。

        “二哥……”

        四贝勒喊了一声,说道:“二哥你莫不是怕,木秀于林?”

        五贝勒也是愰然大悟的样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诚郡王胤福说了一个真理。

        “特别是胤祈、胤祷,你们兄弟二人,可没随了大军出征。你们啊,还跟弟弟一样,得了贝勒的爵位。”

        “你们说说,你们惹眼不惹眼?”

        采薇把目光搁了四子、五子的身上。

        “好像是挺惹眼的。”

        五贝勒胤祷倒是憨厚的回了一句。

        “这是皇阿玛赏的。”

        “谁敢不服?”四贝勒倒不在意。

        “我和五弟就没那般多的心思。这是皇阿玛看我们兄弟纯孝,那是乐得赏了一个爵位。我和五弟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嗣,一个小小的贝勒爵位,有何受不得?”

        四贝勒那是挺有底气的。

        “你受得。”

        “可这机会不对。”采薇看着儿子,镇静的说道。

        “皇阿玛一共给咱们十个兄弟分封了爵位。”

        “咱们兄弟仨人,就是占了一个郡王、两个贝勒。四弟、五弟,咱们钟粹宫的一系,能不惹眼吗?”

        诚郡王胤福挺无奈的。

        “你们觉得大哥如何想?”

        “太子又是如何想?”

        诚郡王指了最大的两个山头,那是问了话。

        四贝勒、五贝勒都是沉默了。

        “哈哈哈……”

        采薇捂嘴笑了。

        她的笑声打断了兄弟仨人的沉默。

        “你们不必太在意了。”

        采薇收敛了笑容,她正色说道:“额娘提醒你们,是不想你们啊一朝得意了,就是膨胀了。”

        “至于说,你们得了爵位?那是你们皇阿玛赏的,你们往后,多用心办好差事。”

        “你们啊,做一个孝顺儿子,做一个忠心臣子。”

        “这一切就是你们应该享受的。”采薇在叮嘱了儿子们。更甚者说,她是想告诉了儿子们,别走错了路。

        只要路没错。

        那么,走得光辉灿烂点,其实,也没什么的。

        皇子阿哥们,天生就是富贵人嘛。

        康熙三十七年。

        九阿哥、十阿哥、十一阿哥都要大婚。

        可皇帝没留了京城。

        皇帝奉皇太后,东巡去了。

        当然,在东巡后,皇帝又借道塞外。

        还是奉了皇太后,回了科尔沁。

        这算是皇帝的一片孝心。

        毕竟,皇太后能回了娘家,回了生她养她的那一片大草原。

        倒是宫的嫔妃们。

        除了康熙三十年,新进宫的几位小嫔妃,随了圣驾外。

        其余的一宫主位娘娘们,全都留了京城。

        京城。

        皇宫。

        翊坤宫。

        宜妃有些遗憾,又有些欢喜。

        遗憾的,便是皇帝不在京城。

        这儿媳没给皇帝磕了头。

        欢喜的,便是她的小儿子胤禟啊,也是成家立业的皇子阿哥。

        这一转眼,又要开府搬离了皇宫。

        当然,说是搬离皇宫。

        这肯定没那般的快。

        毕竟,宫外的贝子府,那肯定还要修膳一二的。

        特别一下子开府十位皇子阿哥。

        内务府很忙碌啊。

        今年的内务府,那得从头忙碌到尾。

        毕竟,除了十位皇子阿哥开府,那十处的府第要修膳外。

        三位皇子阿哥大婚。

        这大婚的事情,哪怕皇帝不在京城。

        可三位皇子阿哥的婚事,还有他们的生母盯紧了。

        那是在督促的。

        “一眨眼啊。本宫老了。”

        宜妃有些服老了。

        因为,她两个儿子,都是迎娶了儿媳妇。

        特别是胤祺,连孙儿都给她添了。

        对于弘昇小阿哥,这一个胤祺的庶长子,宜妃还是颇喜欢的。

        到底是她的头一个孙儿辈。

        “恭喜姐姐。”

        “明个儿,就要吃了媳妇茶。”

        郭络罗贵人还是附合了话。

        “同喜同喜。”

        “今年啊,咱们姐妹都是同喜。”宜妃捂嘴笑了,她心情是真的好。

        郭络罗贵人听了此话。

        倒也是笑得开心。

        就是这一对姐妹说着话时。

        又有宫人来禀话,说是七福晋求见。

        宜妃眉头动了动。

        “快,把七福晋请进来。”

        宜妃笑着说了话。

        不肖片刻。

        宫人迎了七福晋进了正殿。

        “儿媳给额娘请安,额娘吉祥。”

        七福晋给宜妃请了安,行了礼。

        “起喀吧。”

        宜妃笑着说了话。

        七福晋谢了话。

        起身后,七福晋又向郭络罗贵人福了一礼。

        郭络罗贵人笑着道了话,说道:“七福晋,您客气了。”

        七福晋在郭络罗贵人面前,一直是执了晚辈礼。

        毕竟,郭络罗贵人哪怕只是一位贵人,可也是生了一位皇阿哥的。特别是这一位还是七阿哥的亲姨母。

        “儿媳是来跟额娘道喜的。”

        “太医刚确诊了,钱佳怀上了爷的孩子。”

        七福晋满面的笑容,说这话时,还是于有荣嫣的样子。

        这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七福晋自个儿怀上了孩子。

        哪会料想,只是七阿哥的侍妾钱佳格格怀上了庶出的子嗣。

        “老七又有子嗣了。”

        “好,好。”

        “老七媳妇,你很好,本宫知道,你啊,就是一个好孩子。”宜妃对于这一个儿媳,如今很满意了。

        这等贤惠的儿媳。

        宜妃当然是喜欢的。

        “来,坐额娘身边。”

        宜妃还是招招手,让七福晋坐了近前。

        七福晋心不酸吗?

        她酸的。

        午夜梦回里。

        她心都快伤透了。

        可越是如此。

        七福晋把而看淡了。

        七福晋对七阿哥没了最初嫁进皇家时的期待。

        她现在只想着,做好了一个嫡福晋的位置。

        至少,她想坐稳这一个位置。

        那么,七阿哥靠不住?

        她能如何?

        七福晋能巴结的,自然就是婆母宜妃了。

        只要宜妃给她体面,那么,她就能抓稳了七阿哥的后宅。

        特别是七贝勒一开府后。

        那时候,远离了皇宫。

        贝勒府上,真正说话算数的,就是七贝勒。

        七福晋就想着,趁着这一点子机会。

        她还想,抓了更多的话语权。

        那么,谁能给她?

        七阿哥不乐意给。后宅的两个侍妾格格,一个生了弘昇小阿哥。一个也怀上了。

        七福晋能赌一把的,就是宜妃这儿了。

        事实上,跟七福晋想的差不多。

        她的贤惠大度,在宜妃这儿,总算是卖来了一二分的便宜与乖巧。

        这一对婆媳。

        一个看儿媳顺眼了。

        一个乐得奉承。

        所以,相处不错的。

        这让旁观者如郭络罗贵人,都在想像了,她的未来儿媳若有七福晋这般的大度。

        想来,胤禌的后宅,就会一片安宁。

        七福晋来了翊坤宫。

        那就是来报喜的。

        这不,喜讯报了。

        宜妃给了厚赏。

        七福晋还求了宜妃,给赏了一个老嬷嬷。

        七福晋求来,说是想调养了自个儿的身子。

        也盼着早些给七贝勒添了子嗣。

        这更让宜妃满意了。

        儿媳主动求了嬷嬷,宜妃当然同意了。

        于是,七福晋离开时,就带着宜妃的厚赏,以及一个老嬷嬷回了阿哥所。

        翊坤宫的正殿。

        在七福晋离开后。

        郭络罗贵人说道:“姐姐这一个儿媳,皇上挑的真好。”

        “若是胤禌的嫡福晋,能像了七福晋啊。妹妹就是心满意足了。”

        郭络罗贵人说了心底话。

        “嗯,本宫对老七媳妇,也是满意的。”

        宜妃已经打定了主意。

        她要跟儿子胤祺好好的谈一谈了。

        宜妃是一个性子爽郎。

        那是说到做到的人。

        于是,次日。

        宜妃吃了九阿哥、九福晋这一对小夫妻的茶后。

        宜妃给了儿子、儿媳新婚的红包。

        又是夸了话。

        总之,宜妃对于这一桩婚事,也没什么不满意的。

        小儿子嘛,宜妃没太高的期盼。

        就盼着,儿子好好当差,儿媳贤惠端庄,最好呢,夫妻二人快些给她添了孙儿辈。

        旁的?

        宜妃就不多提。

        只这一对小夫妻在翊坤宫,那是拜了额娘。

        又得了贺礼后。

        这一对小夫妻,才在宜妃的督促下,那是离开了翊坤宫。

        去了其它后宫的妃母、嫔母那儿,一一去请了安。

        至于七贝勒、七福晋?

        宜妃还是非常乐呵呵的。

        那是吩咐了话,让七贝勒亲自送了七福晋回阿哥所。

        “你们夫妻啊,多相处相处了。”

        “额娘可盼着,你们早些给额娘添了嫡孙。”

        宜妃这话说的明白了。

        这就差点破主题。

        七福晋心舒坦。

        她知道,她一直以来,讨好了婆母宜妃的做法,那是有些小成绩了。

        倒是七贝勒本人。

        那肯定不会拆了额娘的台面。

        七贝勒便是真个儿的,陪同了七福晋一起离开,一起回了阿哥所。

        翊坤宫。

        宜妃在想着,她能帮衬的,也就这么多了。

        如果七福晋还不能多拢一拢儿子的心?

        她也没更多的折。

        毕竟,牛不喝水,她总不能求按了头吧?

        七贝勒跟七福晋关系?

        说起来,就是相敬如宾。

        七贝勒在今天的额娘话,听出来一些苗头。

        于是,在次日。

        七贝勒去请安时。

        他专门跟额娘谈了一些话。

        “额娘很喜欢他塔喇氏?”

        七贝勒淡淡的提了一句。

        “嗯。”

        “额娘挺喜欢他塔喇氏的。她倒是不愧为你皇阿玛挑的,是一个合格的嫡福晋。”

        宜妃夸了儿媳。

        “儿子还以为,额娘一直都不太喜欢了他塔喇氏。”

        七贝勒的印象,还停留在初时。

        他塔喇氏嫁进皇家的时刻,那时候,宜妃当然不喜欢了这个儿媳妇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宜妃说了此话。

        “胤祺,你也是得了你皇阿玛的封爵。贝勒这一个爵位,额娘瞧着,只会是一个开始。”

        宜妃对儿子说话时,语气慎重了起来。

        “一屋不扫,何以平天下?”

        “胤祺,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你当明白,你这嫡福晋是你皇阿玛赐婚的。皇家可没有休了儿媳的。”

        宜妃这话,越说越重了。

        “儿子知道。”

        七贝勒当然都清楚。

        “那你不妨,跟你的嫡福晋好好相处。”

        “他塔喇氏的娘家是弱势了。可你的身后,还有郭络罗氏一族。”宜妃在劝解了儿子的心结。

        “胤祺,你是额娘的长子。”

        “额娘待你,总归有最多的期望。至于你九弟?他那懒散的性子,又过于直白的脾气,额娘瞧着,就是一个将来靠你扶持着过日子的。”

        显然,宜妃的眼,小儿子嘛,那就是靠哥哥的。

        七贝勒听懂了额娘的期盼。

        “额娘,儿子明白了。”

        七贝勒给了自己的态度。

        响鼓不用重锤。

        宜妃也知道,话到了,即止的理。

        康熙三十七年。

        皇帝很忙碌。

        皇家很忙碌。

        钟粹宫。

        采薇知道了最新的消息。

        她说道:“皇上的御驾要归京了吗?”

        “瞧瞧,也是秋末了。要入冬了。”

        采薇的目光,是望向了窗外。

        天凉了啊。

        “嗯,秋月,便是如此吧。”

        “你备了礼物。”

        “咱们宫里的十一阿哥,也到了大婚的时候啊。”

        采薇说的,当然是郭络罗贵人生的十一阿哥胤禌。

        前不久呢。

        十阿哥胤祹也是大婚了。

        说起来。

        今年啊,采薇这是备的新婚贺喜,可是送出去的钱银,也是花费不少呢。

        说起来,人情往来,也真是一桩费了银子的事儿。

        “是,主子。”

        秋月应了话。

        等着皇帝归京后。

        今年,三位皇子阿哥,都大婚了。

        皇帝又添了三个儿媳妇。

        皇帝一回了紫禁城。

        更关心的,那自然是朝堂上的政务、国事。

        至于儿媳妇?

        那肯定是皇帝把朝堂上的要务料理后。

        才是给三位皇子福晋,赏赐了贺礼。

        采薇等着一众的宫妃,可管不着皇帝在乾清宫宿下,那是忙碌了朝廷上的事情。

        采薇与一众的嫔妃们,那是在寿康宫,去给皇太后请了安。

        彼时。

        皇太后哪怕是经历了一些赶路。

        可皇太后的精神头,那是非常的好。

        想来,能回了娘家,回了科尔沁,这让皇太后的心情颇是不错的。

        皇太后在寿康宫。

        见着诸位嫔妃时,还是谈起了草原上的热闹。

        其时。

        皇太后是说了娘家事。

        倒是采薇注意到的。

        那是皇太后身前,格格的身影。

        采薇琢磨了。

        格格这一回,还是随了皇太后一起离京城。

        这是格格是陪了皇玛嬷跟前,那是陪玩陪聊,还是当了孝顺的孙女。

        如今呢。

        皇太后瞧着,待格格也是亲近的模样。

        那么,格格的婚事?

        这是抚蒙?

        还是下嫁佟家呢?

        看不透啊。

        采薇如是想到。

        当晚。

        皇帝来了钟粹宫。

        采薇没惊讶,不过,有些不惊喜的。

        毕竟,这一回,皇帝巡视塞外。

        皇帝乐于带了小嫔妃,都没带了宫的一宫主位们。

        显然,采薇都觉得,那些小鲜花们,更讨了皇帝的欢心。

        到底嘛,这旧面庞看厌了?

        又或者,这娇灵灵的美人儿,还是更有嫩嫩的灵气。

        “臣妾恭请皇上圣安。”

        采薇福了礼。

        “起喀吧。”

        皇帝摆摆手。

        采薇谢了话,起身后,说道:“今个儿皇上要来,怎么不差人提前说一声?”

        “这皇上的晚膳,臣妾都没能提前拟了单子。”

        采薇有些遗憾的样子。

        “晚膳嘛,让御膳房循了旧例就是。”

        皇帝倒不在意。

        他是一个懂得自我克制的人。

        皇帝对于吃喝之上的口腹之欲?

        其时,没那么的看重。

        皇帝最看重的,那是他的权利。

        权利以外的享受?

        有条件时,享受一下。

        没条件时?

        在大军出征时。

        皇帝不也是简单些嘛。

        “皇上金口一言,臣妾自然依了。”

        采薇笑着回了话。

        她说话,挺轻松的。

        还是赶紧的,就吩咐了秋月,去膳房安排了晚膳的事情。

        这晚膳之前。

        自然拉拉家常。

        “朕记得,你当年可是对江南挺向往?”

        皇帝回忆往昔。

        “人人都说江南好。”

        “江南水乡,风光美,美人儿更美。臣妾这不是好奇嘛。”

        采薇笑着回了话。

        这时代的江南?

        会是什么模样?

        采薇第一世时,可没有下过江南。

        当然,她知道的,有人跟着皇帝下过江南。

        可第一世时,她失宠了。

        皇帝那时候,可不会乐意带上她,这样一个旧人去江南啊。

        “明年,朕打算巡幸江南。”

        皇帝说了话。

        皇帝提一句。

        采薇动了心思。

        当然,皇帝巡视江南。

        那肯定不是为了江南的风光美,美人儿更美什么的。

        皇帝是为了表示,对江南的重视。

        江南那一块东西之地。

        那是朝廷的赋税重地。

        那等出盐商,又是商贸发达,又是鱼米之乡的地方。

        可以说,占了朝廷赋税的半壁江山。

        这是皇家的钱袋子。

        同时,江南读书的风气又甚。

        皇帝想坐稳了江山。

        靠什么治天下?

        读书人。

        这江南巡视,更多的还是安稳了人心。

        治天下。

        治社稷。

        真看透了,还是治了一个人心。

        整个天下,就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

        一个一个的人,组成了小家。

        小家化大家,那就是家天下。

        皇帝想稳人心。

        不去江南,如何知道真正的情况?

        皇帝在紫禁城。

        这离着江南太远。

        巡视了。

        也是给江南的官员们,那是敲一敲警钟。

        “皇上巡视江南?”

        “臣妾也不懂什么朝廷大事。臣妾就知道,皇上去了江南,一定为了社稷安稳。”

        采薇笑着回了话。

        “其时,臣妾啊,就没去过江南。不知道了,南边儿是什么模样的?”

        采薇用了一种遗憾的语气。

        反正说一说嘛。

        又不费话头。

        “你想去?”

        皇帝问了话。

        “啊。”

        采薇抬头,她的目光,与皇帝观视上了。

        “臣妾倒是乐意,瞧了南边的风光。”

        “可臣妾是宫妃。臣妾哪能去了?”采薇挺失落的。

        “朕南巡,你若随行,就能去见识见识。”

        皇帝说的轻松。

        “臣妾能随了圣驾南巡?”

        采薇惊讶了。

        “这……会不会不妥当?”

        采薇迟疑着,还是问了一句。

        “有何不妥?”

        皇帝浑不在意。

        “皇帝去了江南,带回了王庶妃、陈庶妃。”

        “想是江南的官员们,肯定乐意奉承了皇上,讨好了皇上。江南美人最多,臣妾去了,就怕坏了皇上的兴致?”

        采薇捂嘴笑了。

        “毕竟,臣妾自个儿倒是觉得,臣妾的容貌,还是上上的。”

        “一般的美人儿,在臣妾跟前,可要羞愧了。”

        采薇拿着话头,貌似打趣了自己。

        实则呢。

        采薇只是在提了一个事实。

        至于说,真有官员献美人?

        采薇是什么人?

        她哪怕名义上说什么三妃之首,协理宫。

        可实际呢?

        她只是一个妃子。

        她又不是皇后。

        哪会管了太多的闲事?

        不瞧着,皇太后都不会逆了皇帝的心思吗?

        采薇更不会了。

        她这个人啊,只会明哲保身。

        采薇想着,她若真去了江南。

        只会去瞧一瞧,那曹家的织造府,端又是何等的富贵人家?

        对这曹家,那一位在皇帝心,还是有些地位的曹家老封君?

        采薇有点儿好奇的。

        毕竟,皇帝可金口御言,夸过“吾家老人”。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嘉朗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1712/1712648/19416930.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