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清穿之荣妃日常 > 第217章

第217章


“退了一回,便会有第二回  。妹妹倒是担心了,  咱们还能退几回?”宜妃这时候,  说了此话时,语里还带上了忧虑之色。

        采薇听了这话后,  也是觉得宜妃的话在理。

        只是,  她不想跟太子妃对上。

        完全是觉得没必要。

        采薇没记错的话,第一世时,  皇帝是在康熙三十四年月才正式册封的太子妃。

        那时候,瓜尔佳氏可没有一嫁进皇家,  就让皇帝如此厚重的对待。

        越是皇帝给太子做了体面。

        采薇就越是有一种感觉。

        也许皇帝这一世待太子的感情,跟第一世时,是不同的。

        那是一种直觉上的,莫名的第感。

        当然,  如果用事实来讲的话。

        采薇就是觉得这一世的元后赫舍里氏的贤惠面皮,  给人扒开了。

        皇帝当初是不相信的。

        皇帝也做了一些事情,给元后掩去了污名。

        可有些事情在皇帝的心落了痕迹。

        那么,  这些痕迹最后会应在什么地方?

        采薇想,  皇帝待太子肯定感情肯定会更复杂的。

        至少,  元后第一世时,在皇帝心留下的完美,  已经不那么完美了。

        “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

        采薇说了一句。

        这话一出来,  惠妃的脸色变了。

        “荣妃妹妹的意思,  咱们就应该退一步吗?”

        惠妃问道。

        “惠妃姐姐,  你不妨问一问宜妃妹妹,  看看宜妃妹妹可是愿意了,去开罪未来的皇后娘娘?”采薇的目光,望向了宜妃。

        “宜妃妹妹,你的意思呢?”

        采薇是直接的问了话。

        宜妃沉默了。

        宜妃膝下哪怕有两个亲儿子。

        可宜妃真没有夺嫡的心思。因为,在宜妃进宫的这些年里,宜妃能瞧见的,是皇帝对赫舍里氏一族的厚待。

        以及皇帝对太子的满意。

        这一个继承人,皇帝一直是捧在手心里,那是对待君臣子民时,对太子也全然是夸赞。

        太子监过国,太子的行事做风,在朝野之间,也是一片赞扬。

        太子的优势太明显了。

        这时候,后宫的嫔妃里,如果不是重生者。

        人人都认为,太子是未来的天子。

        至少,按着前世那些皇帝的寿数。

        太子继位,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等事情情况下,她们这些嫔妃,哪怕现在是天子的嫔妃。

        可未来呢?

        等着新君上位,她们就是太妃呢。

        那时候,这宫的新主人,就要换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后宫同样是一个道理的。

        太子妃管了后宫的宫务,那是皇帝给的权利。

        她们这些协理的嫔妃,哪怕有一个名义上的庶母身份。到底还是底气不足的。

        “荣妃姐姐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宜妃同意了采薇的话,她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咱们总得给太子妃一些颜面。”

        “惠妃姐姐,您看,这一回,不若咱们退一步如何?”

        宜妃问道。

        采薇也是说道:“夏日少用些冰,不过,就是暑日难了些。到底这用冰,不比了用碳。这冰少些,那日子还是要照过的。寻常百姓家,没了冰,那日子难道就不过了吗?”

        采薇这话,看着是在降了火。

        实则,何尝不是在给了惠妃一个理由。

        这做事情,不做啊,不做急。

        现在不着急。

        这用冰少了,热不死人的。

        可若是冬日里,那是碳少了?

        这若是闹出了人命呢?

        嗯,有些事情,不能细想的。

        惠妃没想到啊,她本来是来拉了盟友。想瞧着,宜妃是转变了立场。

        就是荣妃,那也是一个立场不坚定的样子。

        惠妃能说什么?

        哪怕她再不满意了太子妃,那太子妃的身份搁那儿,是她能反对的吗?

        “两位妹妹倒是大度。”

        “哼,就不怕,养虎为患?”惠妃是真的怕。

        她的儿子胤禔,如今跟太子斗得利害。

        如果太子妃在后宫站稳了脚根。于惠妃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惠妃瞧着,这一回,荣妃、宜妃退了。

        她能不退吗?

        单打独斗,可不是惠妃的风格。

        “惠妃姐姐,这一回的事情,太子妃总是师出有名的。咱们不过协理了宫务。这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宜妃那是做了和事佬。

        惠妃的目光,在宜妃的身上仔细的打量了一眼。

        然后,惠妃闭上了眼睛。

        惠妃是深呼吸了一口气后。

        她才是睁开眼睛,又是吐了一口气。

        似乎要吐出了心的那一些不满。

        惠妃说道:“既然二位妹妹主意定了,本宫还能说什么?”

        “自然是依了二位妹妹的意思。”

        惠妃这时候,便是起身,说道:“本宫还有事,就不多留了,告辞。”

        惠妃起身,那是离开。

        卫贵人是随了惠妃一起来的,惠妃要离开,她当然也是跟着起身,给荣妃、宜妃二位福一礼,然后,随着惠妃一起离开了。

        采薇瞧着惠妃离开的背影。

        采薇瞧着人走远了,殿瞧不见后。

        采薇叹息一声。

        “惠妃姐姐啊,还是念着太子跟大阿哥相争之事。”

        采薇给自己之间的不做为,寻了这么一个借口。

        当然,事实上,这也是一部分的原由。

        至少,在太子之位稳固时。

        采薇可不会去撞了南墙。

        如果太子落了井里,要落井下石的时候,采薇觉得她可以看了好戏。

        现在嘛,她不想去捧了毓庆宫。

        同样的,她也不想开罪了。

        “惠妃姐姐是心急了。”

        宜妃倒是附合了采薇的话。

        “好叫荣妃姐姐知道,惠妃姐姐一到了翊坤宫,就是逼了妹妹做选择。唉,一场姐妹,妹妹也是为难的。”

        宜妃嘴时,把自个儿是撇干净了。

        采薇听着,倒不在意。

        这后宫的嫔妃,哪有什么傻子?

        没人会为了别人的利益,那是努力冲上去,当了出头的椽子。

        “太子妃是皇上挑的,自然是样样出挑了。”

        “如今毓庆宫又有了两位皇孙。惠妃的膝下,则是两位皇孙女。这一比较嘛,怕是惠妃姐姐心态不平衡了。”

        采薇也是附合了宜妃的话,那是挑了惠妃的刺儿。

        这一起说些别人的坏话,最能拉近了感情。

        更何况,采薇和宜妃说的,全是实话。

        她们只是站了自己的立场。

        那肯定是不站了惠妃那一面,给惠妃当了刀子使。

        “说句实话,妹妹是不看好了,大阿哥跟太子相争。太子殿下是储君,哪是能正面去开罪的?”宜妃说了她的态度。

        其实,采薇也是一直在思量。

        惠妃为何乐意了,让她的儿子跟太子去争、去抢呢?

        明明太子的优势,在前期是真的非常大啊。

        不过,后来一想。

        采薇就是明白了。

        太子代表了一股势力。

        可太子还有对立面,这一个对立面,不是大阿哥,也会是别人。

        而惠妃只是看明白了皇帝的心态。

        然后,让大阿哥去当了那一面,站在太子对立面的旗帜。

        所以,这些年来。

        大阿哥的一方势力,才能跟太子一方势力,那是斗一个旗鼓相当。

        这真是明珠太利害?

        还是大阿哥太受宠?

        也许明珠是利害。

        也许大阿哥是受皇帝器重的。

        可比起储君的重要,他们是不及的。

        这些年来,他们的势力跟太子一系,还能越斗越勇。

        那是膨胀的利害。

        这只说,这是皇帝的意思。

        皇帝在默许了,大阿哥跟太子的相争。以及给了明珠一系许多的实惠,让他们做了一个派系的代言人。

        这是皇帝在平衡了朝廷的势力。

        惠妃、大阿哥母子,这就是受惠人。

        可这样的未来,这样的平衡,一旦被打破了?

        那么,大阿哥将来的落寞,也可以想像了。

        可是,大阿哥是什么事情从权利的位置上,那是落一个圈禁的?

        是太子被废了。

        如果皇帝不是寿数太长了。

        如果大阿哥在跟太子相争的时候,势力一直扩大了。

        太子真的被斗倒了的话。

        皇帝的寿数,又不是那么的长?

        其实,大阿哥未尝不是有机会的。

        只能说,世事弄人。

        “宜妃妹妹,大阿哥是皇上的长子。惠妃姐姐是一个能耐人,想来,她必然是有她的看法。”采薇这般说了一句。

        宜妃听懂了。

        惠妃能护住了长子。

        这可是皇帝排序的头一个皇阿哥。

        在胤禔之间,皇帝是有儿子的。

        只是,全部夭折了。

        宜妃可是知道的。

        荣妃当年生下的承瑞皇阿哥,才是皇帝真正的头一个儿子。只是没养住。

        那么,惠妃能保下了皇帝的庶长子。

        还让她的儿子占住了这一个名份。这说明了,惠妃是一个有成算的。

        “荣妃姐姐说的是,想来,惠妃姐姐是有她的谋算。”

        宜妃笑道:“妹妹是一个性子直爽的,倒不必掺合了。这是怕掺合进去,哪儿又是办出错事来。”

        “这宫里,真有错处,可就是给自家的孩子落了脸面。”

        宜妃这般说时,目光还是注意着荣妃。

        采薇点点头。

        “本宫跟宜妃妹妹的心思是一样的。”

        “一动且不如一静吧。”采薇也是承认了,她就是不想多事。

        毓庆宫。

        太子妃正在查了帐册。

        做为管事宫务的太子妃。

        乌喇那拉.淑芬还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当然,她不是真的闲不住。

        而不想闲下来。

        毕竟,她是自己的期望之人。

        她若是不稳住了,这一份得来的权利。

        那么,就是在给别人提供了攻讦毓庆宫的机会。

        “主子,惠妃、宜妃去了钟粹宫。”

        “哦。”太子妃听着陪嫁奶嬷嬷来禀了的消息,她搁下了账册。她这时候,抬了头,问道:“查到了些什么?”

        “惠妃离开时,似乎还是气恼的模样。”

        “宜妃离开时,却是笑脸盈盈。”

        “至于三妃谈些什么?这未尝查到。”奶嬷嬷那是仔细的回了话。

        太子妃笑道:“能查到这些就足了。三妃都是宫的老人,这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肯定经营的仔细。咱们且不能小动作太多,若是让人抓了蛛丝马迹,那是挖出了咱们的人,就会闹得难堪了。”

        奶嬷嬷听着这话后,忙回道:“是,主子。”

        太子妃这一回的行事,就是依了婆母元后赫舍里氏的旧例。

        这等行事,她只是小小的拭探罢了。

        真想做些什么?

        太子妃不会这般的着急。

        要知道,三妃也不是吃素的。

        太子妃可不敢真让人拿住了把柄。

        说实话,这下半年,还有四阿哥、五阿哥,两位皇阿哥的婚事,让内务府操办。

        如今太子妃掌了宫务,这事情她肯定也得过问了。

        这事情里面,跟荣妃就有关系了。

        这等时候,太子妃也是有心,她倒真想探一探钟粹宫的底儿。

        太子妃心有些想弄清楚了。

        荣妃也是跟她一样吗?

        是不是一个重活一回的幸运儿?

        想到这些时。

        太子妃倒没了看账册的心思。

        这时候,太子妃又跟奶嬷嬷议了毓庆宫的事情。

        这毓庆宫有什么让太子妃关注的?

        那自然就是两个侍妾李格格膝下的孩子了。

        “嬷嬷,我有心抱养一个孩子。”

        太子妃说道:“不掬是大李格格生的,还是小李格格生的。她们哪一个自愿让我抱养了,我便是都使得。”

        “主子,您刚嫁进皇家。您还年青,这一定能生了嫡子的。”

        奶嬷嬷劝道:“若是抱养了一位皇孙,这……”

        “嬷嬷,你想差了。都是太子殿下的子嗣。不管是何人生的,总归叫我一声嫡额娘。”太子妃很淡然。

        她刚嫁进皇家。她刚嫁给太子,她需要在太子跟前做的,就是让太子信任她。

        还有什么比一个贤惠的名声更好的事儿?

        更何况,她真的不介意抱养一个儿子。

        这养孩子又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

        想养好了一个孩子不容易,想养歪了一个孩子,那是很容易的。

        太子妃的心思,还是想的远着。

        “我倒是想让嬷嬷去跟两个格格商量了。她们若是愿意了,我自在太子殿下跟前,许她们一回,替那等真正本份的求一个侧福晋的名份。”

        太子妃这时候,话的语气,还是一派的平静。

        “想来,若是一个本份的侧福晋。毓庆宫也是能多得一份安宁。太子殿下在朝堂上,还是要观政、理政,那是为国事操心。这一些内宅的事务,就不当让殿下再多废心。若是殿下还要操些这些小事?这是我这个太子妃的失职……”

        太子妃做事情,总要给自己贴一幅站在道义之上的面孔。

        很好用,也很有用。

        至少,淑芬清楚的知道。

        这等好名声,很重要的。

        “主子。”

        嬷嬷还想劝。

        这时候,有小宫人来禀话。

        太子来了。

        奶嬷嬷自然不会劝话了。

        太子妃起身,笑道:“我迎一迎殿下。”

        太子妃刚起身,走了几步,未尝迎到殿门口时。

        太子到了。

        “恭迎殿下。”

        “不必多礼。”

        太子在嫡妻面前,还是颇不错的心情。这时候,说话时,还是一派的温尔雅之态。

        二人落了坐。

        太子妃笑道:“殿下可是遇上了什么喜事?瞧着殿下欢喜的模样,我都想听听,想跟殿下一起分享了这一份喜悦。”

        “哈哈哈……”

        太子大笑。

        笑过后,太子收敛了笑容。他说道:“自然是遇上了喜事。”

        “孤是高兴,皇阿玛今日给了孤在御书房听政的旨意。”

        太子说这话时,眸一派的神彩。那等神彩里,全是一幅自信。

        “皇阿玛有心去玉泉山行宫避暑。”

        太子说了关键的地方,他道:“朝廷的要务,御书房重臣们商议后,再是上报到玉泉山的行宫由皇阿玛决断。“

        “孤……孤终于可以真正的了解朝廷重臣们如何处理天下大事。万事万务,总归看得再多,不如亲身躬行。”

        太子说这话时,还是情绪激动的。

        太子妃听懂了。

        可越是如此,太子妃也是心叹息。

        太子现在多高兴。

        以后就得多失望。

        毕竟,当了四十年的太子,那滋味可不好受。

        太子妃想到了以后。她是收敛了自己的情绪。

        她哪怕心不觉得,这有多值得高兴的。

        可太子这会子高兴,她自然不能扫了兴致。

        太子妃笑道:“这自然是好事儿。”

        “在此,得恭喜殿下。”

        “愿殿下早日熟悉朝廷大政,能多为皇阿玛分忧。”太子妃捡着太子爱听的话讲。

        若是前世的淑芬,她是做不到这般的圆滑。

        那时候,她有她的骄傲。

        可世事打磨,她亦是变了。

        “对了,殿下。我有一事,正想跟殿下说说。”

        淑芬提了一话。

        “哦,是何事?”

        太子这时候,还是颇来了兴趣。

        “大李格格、小李格格皆给殿下各生了一位小皇孙。”淑芬说道:“按说,她们的位份,也是可以提一提了。”

        太子听了这话后,倒是沉默起来。

        太子的目光,是打量了太子妃。

        “你就真愿意?”

        太子又不傻。

        太子当然也懂得,这侍妾格格跟侧福晋之间的差距。

        “嗯,我也是有私心的。”

        太子妃笑道:“我想抱养一个孩子。甭管是大李格格,还是小李格格,总归是小皇孙的生母。总要格格们自个儿乐意了。”

        “若是抱到我这儿养着,便是相当于殿下的嫡子。我想着,为了给孩子提高了身份,他的生母总得有一个侧福晋的位份。”

        太子妃这话说的,很是直接了。

        太子也听懂了。

        这就是让两个侍妾用儿子来换了位份。

        其实,这事情若让太子来瞧着,他也是觉得由嫡妻养了儿子更好。

        至于说,这两个侍妾格格谁愿意?

        “这事情你看着办。”

        “到时候,你告知孤一声。孤总要请封一位侧福晋的,你愿意,这事情便如此吧。”太子把这事情交给了太子妃。

        夫妻之间,若能在子嗣上,达成了一样的看法。

        太子是乐意的。

        在太子看来,他这一位太子妃,倒真够贤惠的。

        对于皇阿玛挑的这一个嫡妻,太子很满意。

        在太子眼,这是当得起,皇家的未来国母之位。

        毓庆宫。

        就是由着太子、太子妃做主的。

        这二人想法一致,那么,事情就是好办了。

        次日。

        大李格格那儿,来了一个客人。

        太子妃的奶嬷嬷专门来给大李格格送了太子妃的礼物。

        这是一份太子妃的心意。

        大李格格当然是谢了恩。

        对于这一位奶嬷嬷的到来,还是颇惊讶的。

        若依着大李格格的看法。

        哪需得太子妃前来?

        她去给太子妃请安便是。

        这太子妃给的礼遇,太客气了。

        “这礼物,也有给皇长孙小殿下的。”奶嬷嬷笑容满面,说道:“还劳大李格格一回,让奴才给小殿下请一个安。”

        奶嬷嬷这话都出来了。

        大李格格当然没法子拒绝。

        奶嬷嬷在大李格格这儿,见到了皇长孙。

        倒是一个长得非常俊的小婴儿。

        那圆圆胖胖的小模样,真是一个讨喜的小金童。

        奶嬷嬷瞧了后,只感叹,这若是太子妃生的,那应该多好啊。

        “小殿下长得可真俊。”

        “大李格格把小殿下照顾的真好。奴才回去,一定跟太子妃细细讲了,小殿下如今的健康活泼。”

        奶嬷嬷还是瞧见了,这一个小婴儿,那是睁开眼睛,还是非常可爱的小模样。

        特别是一张小嘴儿,那是一动一动的,甚是可爱的。

        大李格格望着儿子,跟望着自个儿一辈子的希望一样。

        这时候,自然是跟护着眼珠子一样。

        此时,听得奶嬷嬷的话,忙道:“嬷嬷的过赞了。”

        “大李格格才是过于谦虚了。”

        奶嬷嬷的目光,在打量了大李格格一眼后,才又说道:“小殿下是皇长孙,唉,说起来,大李格格你乃是小殿下的生母。这……”

        “奴才说句逾越的话。您啊,瞧着就应该更进一步。”

        奶嬷嬷提点了一句。

        然后,在大李格格的无限暇想,奶嬷嬷告退离开了。

        奶嬷嬷从大李格格这儿离开后,又去了小李格格那儿一趟。

        当然,同样的送了礼物,还是同样的见了皇次孙。

        自然而然的,奶嬷嬷跟大李格格提点的话,在小李格格那儿,也是提了一回。

        小李格格跟大李格格不一样的。

        小李格格在意了一件事情。

        “额娘的小阿哥……”

        小李格格的目光,是望着自己的儿子。

        她其实听懂了奶嬷嬷的一些暗示。

        更进一步吗?

        如何更进一步?

        太子妃让人专门送了礼物来,是给了她这个皇孙的生母,更是给了皇孙。

        瞧着那些礼物。

        小李格格已经懂了太子妃的暗示。

        “额娘舍不得。”

        小李格格是哭了起来。

        “小主,您这是怎么了?”

        心腹大宫女给吓住了。

        “我这心头难受。”

        小李格格哭得利害,还是泪珠儿跟不要钱一样的往下落。

        “小主,您这是伤心何事?”

        “若有法子的话,您吩咐了奴才一句便是。”心腹大宫女是宽慰着自家的小主。

        “没法子,没法子的。”

        小李格格接过了心腹大宫女递上的手帕子。

        她擦了泪水,她说道:“毓庆宫里,最大的主子就是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

        “我不算什么,我却总要为小阿哥考虑的……”

        小李格格说了这话时,眼又有泪花。

        “唉,这全是命。”

        小李格格又是感叹了一话。

        “你说,我若做了侧福晋,对小阿哥是不是更好?”小李格格的目光,是望向了她的心腹大宫女。

        大宫女一听这话,当时愣了一下。

        “小主,您若是侧福晋,咱们小阿哥自然是越发的尊贵。”

        大宫女这话,可是实情。

        这皇宫里,也讲究一个子凭母贵。

        “是啊,是这般一个道理。”

        “我若是侧福晋,小阿哥总能夺了那个比他早出生了些许时辰的哥哥一头。”小李格格做出了决断。

        这时候,她只是在说服了自个儿。

        晌后。

        小李格格抱着皇次孙,去毓庆宫的后殿给太子妃请安。

        对于小李格格的识趣,太子妃是满意的。

        瞧瞧,这刚让人递了话。

        小李格格就是登门了。

        小李格格的识趣,这让太子妃很高兴。

        “妾给太子妃请安,太子妃万福金安。”

        小李格格亲自换了皇次孙,这来给太子妃请安时,还是双手抱着孩子。

        “不必多礼。快起喀吧。”

        太子妃笑着虚扶了一下。

        “坐。”

        太子妃在小李格格起身后,还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这是非常的客气。

        对于太子妃给了体面,小李格格受用了。

        小李格格落了座。

        太子妃望着小李格格怀,还是睡熟的皇次孙。

        太子妃说道:“今个儿,李格格带了小阿哥来请安,倒颇让本宫惊讶的。”

        “小阿哥还小,倒是怕多沾了暑气。”

        太子妃对于小阿哥是关切的样子。

        “妾替小阿哥谢了太子妃的关心。”

        小李格格也是客套了一句。

        “他要唤本宫一声嫡额娘。本宫关心了一些,也是题之意。”太子妃倒是自在的。

        “倒是李格格你呢,你抱了小阿哥来给本宫请安,可是的什么为难之处吗?”太子妃开口,主动解了围。

        小李格格脸上有些神色变幻。

        也许是心情还在挣扎。

        过了良久后。

        小李格格起身,她是双手抱着皇次孙,那是走到太子妃的近前。

        “妾知道太子妃有一片慈母之心。”

        “妾是一个出身微薄之人。还望太子妃对小阿哥施以援手,能多多的照顾了小阿哥。妾……”小李格格话到这儿,她到底说不下去了。

        这时候,太子妃见火候到了。

        “来,小阿哥让本宫抱抱。”

        太子妃说了话道。

        小李格格哪怕舍不得呢。

        她到底做了决断。所以,她双手抱孩子奉上。

        太子妃抱着小阿哥。

        一个熟睡的小阿哥,也许是换了一个不熟悉的怀抱。

        他睁开了眼睛。

        然后,他是“哇哇……”的哭了起来。

        小李格格一听着儿子哭了。

        当时,她就是双手动了动,她想上去抢回了儿子。

        可小李格格一抬头,她看到了太子妃的眼神。

        那个眼神里,是一种俯视她的感觉。

        小李格格觉得浑身重若千钧。

        然后,她愣在了当场。

        如果是一个新手,想哄了一个小婴儿,自然是一场难为的事情。

        可乌喇那拉.淑芬前世可是有过一个儿子。

        而且,她还养了弘历小阿哥一场。

        这会子,淑芬抱着小阿哥,轻轻的哄了起来。

        到底是熟手,这哄了小阿哥。

        加之,小李格格在旁边。小阿哥许是被哄住了,慢慢的收了哭声。

        哭一场,哭累了。

        小阿哥被哄住了后,他又是有了小婴儿的好奇。

        那一双大眼睛,还是眨了眨。

        然后,还是吐了一个小泡泡。

        最后,许是哭一场,也是累了。

        小阿哥又睡了过去。

        太子妃一直抱着小阿哥。

        这时候,太子妃对于小阿哥,还是生出了些好感。

        到底是一个容易哄住的孩子。

        小李格格在旁边却像是度日如年。

        这时候,她的心情那是几起几伏。

        “李格格,你很好,小阿哥也很好。”

        “本宫是一个守信的人,别人待本宫的善意,本宫同样回以深厚的回报。”太子妃在许诺了。

        “本宫觉得啊,李格格,你这些年侍候殿下,是非常有功劳的。特别是生下了小阿哥,给殿下开枝散味。你很好,很好……”

        太子妃笑道:“你且回去,静候佳音。”

        小李格格听懂了。

        “妾谢太子妃的厚爱。”

        “妾往后,一定附于太子妃的尾翼,旦听太子妃的召唤。”

        小李格格既然投靠了,总要表示了一翻的忠诚心。

        “嗯,你的一翻心意,本宫知道了。”

        太子妃很满意。

        小李格格告退了。

        带着一些失落,一些期待。

        失落的,自然是把儿子奉给了太子妃。

        期待的,便是关于太子妃的许诺。

        在小李格格离开后。

        太子妃唤了奶嬷嬷,说道:“嬷嬷,你亲自去小李格格那儿,把侍候小阿哥的宫人们,全数的带过来。”

        “暂时小阿哥身边的侍候人手不变动。”

        “总得让小阿哥熟悉了新环境。若是要换了侍候小阿哥的宫人们,还有的是时间。如今小阿哥还小呢。”

        太子妃的心情是真不错。

        得了一个便宜儿子。

        这让太子妃的压力会减小。

        至于何时能生下嫡子?

        太子妃自然是随了子女的缘分。

        她的身体很健康。

        太子妃相信,这抱养一个小阿哥,按着民间的说法,这肯定能带动了子女缘分的。

        这叫沾了小孩儿的孩子气。

        “是,主子。”

        奶嬷嬷当然是应了话。

        过了五月,天越发的热了。

        皇帝去了玉泉山的行宫避暑。

        这前去的嫔妃,除了最近得宠的几个小嫔妃外,宜妃也去了。

        至于其它的一宫主位娘娘?

        除了宜妃外,其它的一个不落,全在皇宫。

        钟粹宫。

        采薇这会子,正在跟儿媳嘉琴说话。

        “这天热得紧。”

        采薇笑道:“你啊,不必总来了钟粹宫陪额娘。”

        “你有孝心,额娘心头全有数。”

        采薇觉得这一个儿媳太勤快了。

        当然,这一份孝心,她收下了。

        就是觉得这当儿媳的,肯定得受累了。

        “陪额娘说说话,儿媳是愿意的。”

        “儿媳年岁浅,总有许多的不周到之处,就想听听额娘的教诲。”嘉琴还是往日的态度,一直挺恭顺的。

        “多听,多看。这时间久了,一切自然就会了。”

        采薇笑了。

        “你可听说了,毓庆宫多了一位李侧福晋?”

        采薇对儿媳问了一句。

        “嗯,听说了。那一位小李格格的儿子抱到太子妃膝下。如今母凭子贵,从格格升为了侧福晋。”

        嘉琴当然是清楚的。

        她还是送了一礼贺礼。

        “这太子妃做事,到是一个稳重的紧。”

        采薇给了一句评价。

        “你往后,不必学她行事。”

        采薇对儿媳说道:“往后,你生下嫡子,教导本宫的嫡孙。那可是胤福的继承人。”

        “至于胤福其它的孩子,由得他们的生母去教导。你啊,尽了嫡母的一点本份即可。”采薇对于嫡母抱养了庶子?

        这不感冒的。

        其实,真说起来,生恩、养恩,那就是一场麻烦。

        若是有自个儿的亲儿子,养了庶妃的嫡母,也是为难人。

        “儿媳记下了。”

        嘉琴忙是说道。

        “再过些日子。你四弟、五弟就要大婚。到时候,你四弟妹、五弟妹,她们二人啊,你是做嫂嫂的,你且多教一教她们。”

        采薇对于两个蒙古儿媳,还是了解一些的。

        要说比起如今的二儿媳?

        当然是差远了。

        那两个儿媳的品性吗?

        总之,不是什么软杮子。

        “妯娌之间,自然是和睦相处。额娘,儿媳会跟弟妹们好好相处的。”

        嘉琴的态度,还是一直的温柔。

        当然,采薇很清楚。

        女人的温柔,要么是装的。

        要么就是夫妻感情真的好,那是女人愿意为了对方软了身段。

        目前看来,她的二儿媳倒是一个为了夫君,乐于软了身段的。

        这很好。

        至少,采薇非常满意。

        康熙三十一年。

        入了秋。

        天开始凉爽了起来。

        然后,采薇的四子胤祈就大婚之日到了。

        钟粹宫热闹。

        那阿哥所更热闹。

        “皇上,是不打算回宫吗?”

        采薇问了一句。

        当然,不是问别人,而是问了自个儿。

        想想皇帝这些儿子。

        如今到了四子、五子娶妻时,皇帝不回宫了。

        皇帝想表达了什么态度?

        对她和儿子们的不满意?

        当然不会是。

        毕竟,胤福的婚事,皇帝可不是这等态度。

        那么,采薇已经想到了。

        皇帝是不太满意了,这蒙古的儿媳妇。

        想到这些时。

        采薇在想像了,皇太后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当天,采薇去了寿康宫。

        皇太后还是一幅老太太的高兴模样。

        皇太后是真的高兴。

        至于皇帝不在皇宫的事儿?貌似大家伙都在装着遗忘了?

        既然大家伙都想装一个聋子哑巴。

        采薇当然也装了。

        阿哥所。

        四阿哥胤祈是喝了太多的酒。

        全是兄弟们给灌的。

        好歹有二哥、五弟挡了酒。

        总归,还没有喝醉。

        新郎官的洞房花烛夜啊。

        四阿哥胤祈对于他的嫡福晋?

        他其实有一些了解。

        到底还是在寿康宫,见过几回的。

        这一日。

        等着在喜房,挑开了新娘子的喜帕子后。

        胤祈有点儿小失望。

        哪怕是早有预料呢。

        这嫡福晋到底不是他最喜欢的容貌。

        胤祈哪有些小失落。

        不过,这是自个儿挑的嫡福晋。

        咬咬牙,大不了容貌有点小失落。如果夫妻感情好了,其实,有些事情也可以克服一二的。

        “……”

        喜娘送了生饺子。

        这四福晋一口吃了。

        那胃口,还是挺好的。

        “生。”

        应该说的话,四福晋不可能小声了。

        那一字吐出来时,还是没一分的害羞。

        四阿哥瞧着,倒也觉得这福晋性子够直爽。

        这直爽的,不太合胃口啊。

        “……”

        等着喜娘祝福了话,这是送上了交杯酒后。

        四阿哥跟四福晋饮了。

        这一夜,自然就是春宵一刻值千金。

        次日。

        这一对小夫妻得去钟粹宫请安。

        至于乾清宫那儿,小夫妻二人去那儿,对着御座磕了头。

        然后,就是离开了。

        皇帝早吩咐了人,应该给的赏赐,早是安排了。

        到了钟粹宫。

        采薇瞧瞧了新婚的小夫妻。

        她是乐意吃了媳妇茶的。

        这一对小夫妻给采薇磕了头。敬了茶。

        采薇还是给两人,一人一个大红包。

        “往后,额娘盼你们夫妻,同心同德,和和美美,子孙满堂,福寿绵绵。”

        采薇说了祝福的话。

        “你们的二哥二嫂,还有五弟、十二弟。”

        “你们且去见礼吧。”采薇笑道。

        她是盼着儿子们,还是兄弟感情好。

        哪怕娶了妻子,一切也莫要改变了。

        四阿哥、四福晋一起,自然先给胤福、嘉琴夫妻见了礼。

        到五阿哥、十二阿哥时。

        五阿哥是满面笑容,还说道:“恭喜四哥,恭喜四嫂。”

        “四哥、四嫂,你们给我什么礼物?”

        十二阿哥这时候,凑了上去,还是一幅要礼物的模样。

        四阿哥伸手,摸了摸十二弟的小脑袋,他说道:“礼物早让人送你屋里了。等会子,你去你屋瞧瞧。”

        “肯定让你喜欢的。你若不喜欢,四哥再给补一份。”

        四阿哥笑着给了答案。

        十二阿哥一阵的欢呼。那高兴的小模样,还是有一蹦三跳的小模样。

        四福晋在旁边倒是瞧着这几兄弟的来往说话,瞧得出来,她是看明白了,她的丈夫跟兄弟们的感情很好。

        当然,四福晋也能理解。

        毕竟,这几兄弟是一个亲额娘生的。跟其它同父异母的兄弟,总归是不同的。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1712/1712648/19416961.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