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万人迷女配只想搞钱[重生] > 第137章 三合一

第137章 三合一


明明一小时前。

        大粉丝还忧心忡忡地在群里发了一句“感觉专辑制作班底不行”。

        可她就像是失忆一般,  装傻:“我什么时候说过不行了?”

        “许倚寒是最行的!”

        看着大粉丝的前后态度变化。

        小粉丝心底浮现出一丝好笑的同时。

        也高兴起来。

        她看了眼时间,发现快下课了。

        便摸摸索索地从书桌里找到耳机,随后在微博群发问:“你觉得哪首歌最好听?”

        “第一首啊。”

        “我觉得是专辑同名曲!”

        “五首都很好听,你随便选一个吧。”

        小粉丝的问题发出来后,  原本安静的群聊内,  忽然又蹦出了五六个粉丝。

        “?”

        看到突然出现的粉丝们,  小粉丝大为无语:“你们怎么说什么的都有……我只来得及听一首歌啊。”

        “寒寒的新专辑,质量特别好,  超级好。”一个粉丝组织好语言后,再度沉稳回答,  “五首歌各有千秋,  你随便听哪首都可以。”

        “好的。”

        小粉丝说完,  又偷偷看了眼时间,  要下课了。

        下课铃声准时响起。

        伴随着教室内的骚乱,小粉丝迫不及待地将耳机和手机拿出来。

        戴上耳机,  开始听歌。

        她刚点开专辑,扫了眼五首歌的歌名。

        打算选一首看得最顺眼的播放。

        就感觉肩膀被重重一压,  她的好友熟练地趴在她后背上,  将下巴放在她的肩膀,  好奇地看着屏幕。

        “我记得你不喜欢听歌啊,怎么下载了兔牙音乐?”

        好友说完,又盯着屏幕看了会儿。

        恍然大悟:“原来是你喜欢的明星出歌了。”

        “不过……”好友拖长音节,  “我记得她是跳舞的啊,  之前上节目,  你还拉着我看。”

        “怎么开始发专辑了?”好友自问自答,  “哦……我明白了,  她是想要捞金,  是吧?”

        “才不是。”小粉丝狠狠地瞪了好友一眼,“她的专辑,特别好听。”

        “特别好听?”好友语气里带几分质疑,“那你让我听听。”

        接过小粉丝递来的一支耳机,好友又继续念叨着:“刚才于陌也发了新专辑,我试听了一遍,觉得挺好听的。”

        “你的小偶像和于陌前后脚发专辑,难道不会被人用来对比吗?”

        好友的嘴,就像是连珠炮。

        一刻不停歇地吐出各种问题。

        听得小粉丝脑袋有点疼。

        她连忙点开一首歌,试图用歌曲,吸引好友的注意力:“你可少说两句吧。”

        “要不是我说话多,你闷葫芦一样的性格,早就变成角落里的蘑菇……”

        好友絮絮叨叨地说了两句话。

        耳机里传出音乐后,她的声音逐渐淡去。

        “编曲还挺好听的,”她轻咳一声,“不知道是哪位大师帮忙作的。”

        好友赞美了编曲。

        小粉丝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安利:“整首专辑的编曲,都是许倚寒自己写的!”

        看到小粉丝眼底的喜悦,好友惯性般涌到嘴边的嘲讽,被她强行咽了下去。

        “那还挺……不错的。”她夸了一句,凝神继续听歌。

        好友心里,是有些不以为意的。

        她记得小粉丝提过许倚寒,是个刚成年的年轻女孩。

        怎么可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编曲?

        估计是唱功一般,只能营销“才女”来打造人设了。

        她伸手按紧耳机。

        下一秒,美妙又慵懒的嗓音,落入她耳中。

        “哇!”好友难以置信地张大了嘴,“这么好听的声音?”

        许倚寒唱这首歌时,吐字断字都很干脆,可又莫名其妙地,让人觉得字里行间带着奇妙的联系。

        是好友最喜欢的一类歌曲风格。

        她不屑的表情逐渐被收敛起来。

        “你喜欢的……”她看向小粉丝,“这个歌手。”

        “许倚寒!”小粉丝强调。

        “嗯,许倚寒。”被提醒了歌手名字后,好友继续道,“许倚寒的声音,我总觉得最近在哪里听过。”

        小粉丝心思一转,想到好友是个音乐爱好者。

        便试探着科普:“寒寒前段时间出过一首单曲,叫《恋爱百分百》。”

        “还和张弘方合唱过一版《恩仇》,翻唱版本在月榜排名也很高。”

        “《恋爱百分百》?”好友没想到,自己前段时间最喜欢的歌,竟然是许倚寒的。

        “还有男女对唱版的《恩仇》?”

        好友重述着小粉丝的话,脸色大变。

        这两首歌,算是她近期最喜欢的两首!

        可她平时听歌,没有看歌手的爱好。

        因此,直到现在,都没记住他们的名字。

        也因此,闹出了个小乌龙。

        好友一改对许倚寒的挑剔,连忙把歌曲的剩下部分,认真听完。

        “特别好听!”歌曲结束的瞬间,她忙不迭地摆出“点赞”姿势。

        随后,翻出自己的手机,买了一张许倚寒的《楼下》专辑。

        小粉丝凑过去,望着好友的一系列操作。

        敏锐地注意到,好友虽然夸赞了于陌的新专辑,但没有购买。

        她有些疑惑:“你不是说于陌的专辑好听吗?为什么不买一张?”

        顺着小粉丝的视线望去。

        好友摇摇头,又点点头。

        “于陌的新专辑,作词作曲很不错,他的唱功也在线。”

        “但问题是,这三个因素,各自美丽。”

        见小粉丝懵懵懂懂的,好友叹了口气,讲得更接地气些。

        “就是,把专辑的编曲拿出来看,是上等作品;作词更是让人叹服,愿意反复揣摩咀嚼;于陌的唱功,虽然很规矩,但绝对到了及格线。“

        “那不是很好吗?”小粉丝想起微博群里,其他粉丝开玩笑般说出的愿望。

        其中一个,就是“想要让许倚寒的专辑人员名单,也和于陌的一样华丽。”

        “不不不。”好友反驳,“你把一首歌曲,当成一套衣服。并不是从头到脚都昂贵华丽,才是好的。”

        “哦……”小粉丝歪着头拖长音节,“我懂了。”

        不过,她仍是似懂非懂。

        只知道,于陌的专辑质量,并没有纸面上吹出来的那么好。

        很多音乐爱好者,和好友持着相同的想法。

        “虽然于陌的专辑,邀请了众多大师参与,但整体都浮于表面,毫无感情。”

        “听于陌的专辑,我只能感觉到四个字‘大师打架’。”

        “歌曲最重要的功能,是抚慰听众的心灵。可是于陌的歌曲,我根本无法用来播放欣赏。因为我会时时刻刻想要分析,大师们究竟在哪些地方吵起来了。”

        大部分网友,下载音乐软件,是为了听歌。

        并不想去研究什么编曲、什么词曲协调性、或者某些伴奏的突出作用。

        看到无数音乐爱好者的听后感。

        他们便没了购买的兴趣,只简单地试听了下。

        反倒是列在于陌的专辑旁边,专辑封面看起来略有些冷感的《楼上》。

        吸引了不少人的兴趣。

        他们并不在意专辑的歌手是谁,反正只试听一首歌,不花钱。

        但,在听完一首歌后,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购买专辑”。

        于陌粉丝们,眼睁睁地看着大众从原本夸赞于陌,再到降低于陌含量。

        最后,几乎所有人聊的,都是许倚寒的新专辑。

        上午九点五十八,发了条微博嘲讽许倚寒,询问“我的三次元朋友,会有多少人分享许倚寒呢”的于陌粉丝。

        被扬眉吐气,卷土重来的许倚寒粉丝疯狂转发。

        那么多转发,问的都是同一句话。

        “麻烦你告诉我们,有多少人分享许倚寒啊?”

        于陌粉丝装死,没有回话。

        还悄悄地删掉了上午发的微博。

        因为她的朋友圈,从上到下,连着几十条,都和许倚寒有关。

        许倚寒的专辑发表前,大喇喇对比拉踩,吹嘘于陌的营销号,也默不作声地删掉之前发过的言论。

        有几个消息比较滞后的营销号,还在做于陌的红通稿。

        吹嘘于陌的新专辑质量,同时暗戳戳地打压许倚寒几句,暗示许倚寒的人气值,都是粉丝刷出来的。

        某个公众号,收到了于陌经纪人的邀稿。

        他便精心写了一篇文章,势必要满足甲方的要求,把于陌吹上天,把许倚寒贬入地。

        十一点多,写手从电脑前抬起头。

        “已经过去几个小时了,舆论酝酿得差不多了吧。”他猜测着网上的风向。

        许倚寒的专辑发售了两个多小时,大部分人都听过了,肯定是受尽唾骂。

        与此同时,于陌的高质量专辑,会被交口夸赞。

        “趁着大部分网友没午休,先把文章发出来,蹭一波中午的流量!”

        说到这里,写手迅速地点开公众号后台。

        复制粘贴文章,查看过排版后,发表。

        他运营着一个几十万粉的公众号。

        只要有文章更新,都会及时推送到粉丝的微信上。

        而他的活粉数量极大,基本发完一篇文章,就能得到近万的回复。

        发完呕心沥血写成的文章,写手松了口气,叫了一份外卖做午饭。

        点完外卖,写手放下手机,点开公众号后台,打算欣赏下粉丝们的彩虹屁。

        结果,点开后台。

        入目的,却是一片片的问号。

        “???”

        “你是被盗号了吗?”

        “看了眼,遣词造句的确是同一个人,但消息获取也太滞后了吧。”

        写手茫然地刷着后台评论,甚至怀疑自己发错了文章。

        “什么消息?什么滞后?”

        从心底浮现出的极度不安,让写手焦急地快速翻阅评论。

        在一条条看不懂的评论中,终于有个好心人,给他做了科普。

        “虽然我理解公众号恰烂钱的做法,毕竟生活是需要钱的。可是你发文章之前,能不能先去听听于陌和许倚寒的新专辑,把文章稍微修改下,再发出来?”

        看到这条态度温和的评论。

        写手的心,“咯噔”一下。

        他把目之所及的所有文字拼凑在一起。

        隐约找出了真相。

        于陌的经纪人信誓旦旦地和他说,“于陌的专辑质量,肯定能吊打许倚寒”。

        看样子,是翻车了?

        他飞快地点开兔牙音乐APP。

        打开排行榜,实时热门排名里,二人的十首歌,正好占据了前十。

        但许倚寒的总体排名,是比于陌高的。

        对于实时热门排名的结果,写手并未诧异。

        他知道许倚寒的粉丝量比于陌的大很多。

        专辑刚发出来,热度肯定会更高。

        不过在点开专辑售卖量后,写手的动作顿了下。

        他讶异地开口:“我知道差距很大,但没想到会这么大啊。”

        许倚寒已经快要十倍杀于陌了。

        写手好奇地分别购买了二人的专辑。

        先选择听于陌的。

        一首歌,也就几分钟时间,大概听下开头,再拖动进度条,进入高潮。

        就知道整首歌的大概质量了。

        写手快速听完于陌专辑的几首歌,纳闷地挠挠头:“挺不错的啊。”

        虽然算不上是“神作”,但品质上,绝对是达到了优秀水准。

        吊打一个刚出道的新人爱豆,肯定是够格了。

        怀着满心疑问,写手又打开了许倚寒的专辑。

        在听许倚寒的专辑前,写手有点犹豫。

        “要不要先把刚发的文章删了?”他扪心自问,“等到弄懂情况,再修改文章,重新发表。”

        可他想了下,觉得花几分钟先听完许倚寒的专辑再说。

        昨天,于陌的经纪人特意告诉他,“许倚寒找的专辑制作人,好像刚成年,根本没有什么经验。”

        后面,于陌的经纪人也断断续续地贬低了许倚寒很久。

        给写手留下了根深蒂固的“许倚寒这张专辑很差劲”的印象。

        估计稍微听两句歌词,就不用听了。

        他想着,随意地挪动鼠标,点开《楼上》的第一首歌。

        ……

        半个小时后,写手才回过神来。

        他猛然想起还挂在公众号上的文章,惊慌失措地切换页面。

        正好赶上午休的流量高峰,许多人看到了他的文章。

        但点赞量寥寥无几,评论区全都在骂他。

        “我以为你是最公正的音乐评鉴人了,没想到变成这样了?”

        “于陌到底给了你多少钱,能让你这么诋毁许倚寒?”

        “我看完你的吹嘘,信以为真,买了于陌的专辑。结果完全没有我室友买的许倚寒专辑好听……很失望,脱粉了。”

        看到“脱粉”二字,写手慌了。

        经营公众号,他最怕的,就是粉丝数量下降。

        很多甲方找他合作,都是靠粉丝量来谈价的。

        手忙脚乱地点开公众号后台,看到粉丝量,写手眼前一黑。

        居然少了好几万!

        和公众号的总体粉丝量比起来,少的这几万粉丝,好像不是特别多。

        但很多粉丝,都是死的,是不会经常看公众号内容的。

        这些取关的粉丝,是真正的活粉!

        “倒大霉了。”写手连忙删掉发表了近一个小时的文章。

        盯着后台看了很久,写手怀着点侥幸心理,从素材库里找了一篇文章,发出来。

        记录半个小时的浏览量。

        掉了好几万。

        写手深吸一口气,颤抖着双手,点开于陌经纪人的聊天界面。

        “[截图][截图],因为急着帮你们写稿子推广,又信了你的话,我连专辑都没有试听。”

        “掉了好几万粉丝,花很久营造出来的口碑也没了。”

        “你们给点赔偿吧?”

        写手不是空口白牙做测评的音乐鉴赏人。

        以前写文章前,他都会仔细听完想鉴赏的歌曲,甚至换不同的设备反复聆听。

        最后写出一篇十分简洁却干货满满,让读者大呼“有用”的推荐文章。

        前天,于陌的经纪人找到了他。

        说想让他帮忙,推广于陌的新专辑。

        酬劳很可观。

        面对金钱,写手心动了,连忙接下这一单,询问时间。

        写手写文章的速度并不快,前期的歌曲调研,和后续的打磨文字,都需要时间。

        一般来说,至少要一周。

        可于陌的经纪人说,两天后就要把文章发出来。

        还在话里话外,对写手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写出一篇最有影响力的文章。

        被夸奖得飘飘欲仙的写手,连声表示没问题,就算熬夜,也要把文章写出来。

        同时,他小心翼翼地询问:“为什么不提前几天找我?我或许能给出更好的文章。”

        经纪人沉默了几秒。

        回答道:“那时候还没定下专辑发售时间。”

        写手“哦”了一声,没有追问,而是想要一份于陌的专辑。

        “我记得你还想让我写和许倚寒的专辑对比?那你有许倚寒的专辑吗?可以发给我一份,我先听一听。”

        对于写手合理的诉求,经纪人并未同意。

        甚至连于陌的电子专辑,都没发给他。

        经纪人只把两张专辑的制作人团队,截图发给了写手,借此告诉他:“于陌的专辑质量,肯定是吊打许倚寒的,不用担心。”

        “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写得越刺激,能吸引越多人看,我给你的酬劳就越多。”

        写手点点头。

        他平时写的大部分文章,都是自来水,蹭热度免费宣传。

        挣的主要是读者观看、点赞、评论的互动收益,和打赏所得。

        偶尔与甲方合作,帮忙写推广文章,以他谨慎的态度,合作的都是业内知名的歌手。

        先出文章,后付钱,没有哪家歌手敢赖账。

        可写手没想到,他贪图于陌经纪人说的“高酬劳”,盲人摸象般写出了一篇对比文章。

        却导致公众号疯狂掉粉。

        后续的流量收益肯定也会大减。

        越想越后悔,写手用力地敲着键盘:“我的公众号最近正处在上升期,质量和口碑都非常好。因为推荐了于陌的专辑,被很多人排雷,浏览量降低很多。你们就没有点补偿吗?”

        发完这句话,写手等了会儿,看到对话框上方,出现一句“正在输入中……”。

        他松了口气。

        给于陌的经纪人发消息时,写手的语气理直气壮。

        实际上,他非常忐忑。

        于陌是大明星,流量歌手。

        而他,不过经营着一个小公众号。

        如果于陌经纪人真的装死,不理会他,他也没什么办法。

        只能自认倒霉。

        耐心等了会儿,经纪人发来消息。

        “我说让你不用看舆论,你就真的不关注情况?”

        对方发来的第一句话,让写手心头泛起浓浓的不安感。

        态度不太对啊。

        他踌躇着,点开表情包界面,选了一个卖萌的表情包,发给经纪人,试图缓解严肃尴尬的气氛。

        “我忙着把文章写完,是真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而且你不是一直催我,让我赶在中午之前发表文章吗?”

        写手说着说着,有点委屈。

        可惜,他的委屈,于陌经纪人丝毫没有体会到。

        更毫无宽慰他的心思。

        “我现在正在忙,你既然写了文章,我就先把约好的钱打给你。至于别的,你就别想了,掉粉掉浏览量,也有你本人的问题。”

        说完,经纪人离开。

        写手连着发了好几条消息,都没得到回复。

        几分钟后,他的手机响起震动,收到一条来自银行的转账短信。

        于陌的经纪人,还真的把约好的钱打给他了。

        但损失的粉丝补偿,是一块钱都没有。

        “……要不是你们一直在催,还说得好听,说要让我的文章,浏览量破千万,我怎么可能一直埋头写?”

        写手愤怒地向上滑动聊天记录。

        看到经纪人的各种吹嘘赞美。

        当时的写手,高兴得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满心幻想着有了流量后,未来能挣更多钱。

        然而梦幻泡泡被戳破,摆在写手面前的,只有仍被不停谩骂的公众号后台,和稳定下降的粉丝数量。

        还有不少人,在各个平台曝光了他的公众号“收烂钱”“当水军”“搞营销”的事情。

        引得更多人脱粉。

        随后的几个小时内,写手收到好几个甲方发来的消息。

        大致内容,都是委婉地表示,想要中止合作。

        虽然他们没直说,但写手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这一切肯定是因为他的名声和流量,没有那么好了。

        眼看着一桩桩生意,从他手里飘走。

        写手咬紧牙关,下定了决心。

        他要曝光于陌,和于陌的经纪人!

        不仅是让大家看清于陌经纪人的嘴脸。

        也是想借此机会,捞一波流量。

        既然你不愿意赔偿我的流量损失,那好,我就用和你的聊天内容造势,主动把失去的流量讨回来!

        网上一片热闹,写手则耐下心来,截图留存和于陌经纪人的所有聊天记录,还不忘谨慎地录屏。

        然后,他熬了一下午,写了一篇文笔极佳、情绪饱满、阅读流畅的文章。

        “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最后一步,写手将鼠标停留在“发表”上,犹豫几秒。

        还是咬咬牙,狠心按下鼠标左键。

        下一秒,一篇名为《带你看看于陌骗钱骗流量倒打一耙的故事》的文章。

        沿着无数信息流,传遍整个互联网。

        取关写手的人很多,可不少人,还关注着他。

        发现大晚上更新了文章,他们十分诧异地点开,就被过于直白吸睛的名字,震惊住了。

        “又搞了什么骚操作?”即便觉得写手很有可能是在学习“UC震惊部”的取名方式。

        很多网友还是被文名吸引,点开了文章。

        然后发现,写手挂在标题上的内容,是真的!

        只是“骗钱骗流量倒打一耙”的,不是于陌,而是于陌的经纪人。

        可是,于陌的经纪人,和于陌不就是一体的吗?

        “???我的天,于陌的经纪人态度这么差劲吗?”

        “博主自己也有问题,财迷心窍了。”

        “等等,我仔细看了聊天记录,发现于陌竟然是两天前,才定下了专辑发售日期的……怎么会?”

        几张普普通通的聊天记录,里面透露出的信息,多得让人咋舌。

        最开始,有人质疑写手自导自演,想蹭热度。

        但是,又有人出来解释,说写手的确和很多歌手有合作,之前发过不少合作稿件,还会被歌手的工作室拿来用。

        音乐论坛里,刚安静下来的首页,再度因写手的文章而沸腾。

        《看这里,于陌的经纪人,真会胡扯,连试听都不让》

        《经纪人是在画大饼吧?直接让他吹于陌,贬低许倚寒,还不定下酬劳,只说数据好就多给你钱》

        《我了解音乐类科普文章的写作周期,两天实在是太短了,他没时间关注网上的事情,也是理所应当的》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吃瓜的许倚寒路好,从聊天记录中敏锐发现了异样。

        《于陌两天前才定下专辑发售日期?难道是故意想撞上许倚寒的?》

        许倚寒的后援会和工作室,虽然也没有定下发售专辑的具体时间点。

        但翻看工作室的微博,不难发现,他们已经定好了发售日期,提前一周,就开始断断续续的预热。

        许倚寒的粉丝们早就知道此事,都在期待。

        只是直到两天前,许倚寒方才买热搜而已。

        “我找到了许倚寒工作室的证据,[截图],谁去翻翻于陌的工作室和超话,看有没有提前聊过这类内容。”

        “看到于陌经纪人直接让写手贬低许倚寒,吹捧于陌,我怀疑他们是不是知道想撞上许倚寒,才决定选择这天发售专辑的?”

        “他们肯定觉得许倚寒质量不行,可以用来做对比。”

        “毕竟通稿和文章都开始准备了。”

        许多东西,只要有人提起,被大家注意到。

        就无法再藏匿。

        譬如,于陌团队专门选择了许倚寒发专辑的同一天,就是要和许倚寒撞在一起,打擂台。

        还提前找了不少营销号推广,夸赞于陌,贬损许倚寒。

        乃至于哪些营销号收了钱,于陌团队到底吹嘘了什么……都被大家一丝一丝地剥了出来。

        “没想到于陌团队有这样的心机……竟然打算靠着踩一个新人上位。”

        “说实话,如果只是同一天发专辑,我会觉得是良性竞争。可眼看着于陌的经纪人要求写手批评许倚寒……明显是打压新文,恶性竞争啊。”

        “很可惜,他们太自信了,以为能吊打许倚寒,结果被许倚寒吊打……”

        “爽!”

        于陌是娱乐圈的知名流量歌手。

        有关他,以及他团队的爆料一出现,就吸引了无数围观群众的目光。

        石红看到文章内容,无比震惊,连忙买了个热搜,给许倚寒营造“小可怜”“实力打败一切”人设。

        写手原本损失的浏览量,不仅多倍补回,还靠着热搜,提升了知名度,新增了大量粉丝。

        许倚寒的专辑购买量,随着热搜水涨船高。

        反倒是于陌的专辑售卖量,飞速跌落。

        工作室里,于陌朝着经纪人发脾气。

        “我说了,老老实实发专辑,竞争月榜排名就行,只要按照正常宣发来,肯定没问题。”

        他烦躁地望向坐在沙发上的经纪人,“你非说最近我的流量不足,要搞个刺激的,结果翻车了吧?”

        “谁能想到,一个小写手,竟然敢反水。”经纪人眼底闪过一丝阴翳,“不过别担心,出问题的是你的工作室和宣发团队,你本人,还有专辑的质量,都是没有问题的。”

        “等时间过去,一切就会结束。”

        经纪人安慰完于陌,余怒未消,联系了相关人员,想把写手的公众号封掉。

        你不是靠公众号吃饭吗?我现在就要踹翻你的饭碗!

        可惜,经纪人联系到的人脉,遗憾地表示,有人出资,保了写手。

        能出得起钱,还有人脉的……经纪人不用多想,就能猜到,是许倚寒那边的人。

        她能气势汹汹地找人封写手的公众号,却没有能力动许倚寒。

        说到底,她就是个中型音乐公司的小经纪人,没钱没地位,凭什么对许倚寒下手?

        最后,经纪人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

        找了水军,把有关“于陌”的不好言论,清洗掉。

        另一边,写手的公众号,突然显示了几秒钟的“禁言”状态。

        看着红色的感叹号,写手吓了一跳,连忙刷新页面。

        发现只是虚惊一场。

        但他后背仍出了一层冷汗。

        “我就这么曝光于陌经纪人的聊天记录,要是她恨上我,封了我的号……”很快,写手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行,我得去问问工作人员。”

        联系到专属工作人员,写手直接把情况详细告知对方,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工作人员查询过后,给出回答。

        “二十三分钟前,您的账号被权限封禁了一分钟。后面又被解除封禁。”

        果然,被禁言了。

        写手思索片刻,觉得不安,就开始在聊天界面撒泼。

        “我从来没有发过违规内容,凭什么用权限封禁我?而且我以前没有犯规过,就算要封禁,也会先警告我一两次吧?”

        “这次能无缘无故地封禁我,以后说不定会封禁更久,甚至变本加厉,永久封禁我!”

        “我不能接受你的说法,希望你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让我放心地继续经营公众号!否则的话,我就要向上举报了!”

        工作人员最怕的,就是“举报”。

        看到写手义正言辞地想要举报,她慌忙制止。

        “请您别着急,我马上帮您查看具体情况。”

        很快,工作人员回来,将前因后果仔细地分享给写手。

        最开始,是有人权限封禁了写手的公众号。

        封了一会儿,来自另一波权限的人,解封了他的公众号,并且给公众号上了防护。

        “防护?”

        “是的,我这么说,您可能不理解。我更具体地解释下,就是除了该权限账号外,其余权限账号,都无权对您的行为进行干涉。对您进行处罚时,也会降低力度。”

        “不过并不建议您触碰处罚相关条例,虽然降低了处罚力度,仍会降低您的推广量。”

        写手是要靠公众号长久吃饭的,自然不会用来做坏事。

        他谢过工作人员,结束对话。

        思索着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

        有一批人,想要封他的账号,并且成功了。

        但另一拨人帮了他一把,不仅解封了账号,还套上了保护罩。

        再将今天发生的一切,从脑海中过一遍。

        写手很容易地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锁定。

        “想封我号的,肯定是于陌他们。”写手不屑地冷哼一声,“看经纪人小肚鸡肠的样子,就能猜到他的人品。”

        “而帮我一把的,应该就是许倚寒那边了。”

        “好人啊。”写手感慨一句。

        下一篇文章的内容,他想好了。

        就分析许倚寒的新专辑《楼上》。

        不仅能回报许倚寒他们的好意,也顺应趋势,评鉴了最近最热门的专辑。

        还能借机在文章里踩于陌两脚。

        一举多得。

        想到这里,他兴冲冲地跑到自己专门布置的音乐房里,在高端的立体环绕声中,坐在沙发上,品味着许倚寒的专辑音乐。

        ·

        几天后,月榜排名稳定下来。

        许倚寒的排名,是理所应当的靠前。

        而于陌的排名,虽然受各种爆料,和竞争对比,没有达到预期。

        可也在前排位置。

        但是于陌的团队并不高兴。

        不只是因为许倚寒的五首歌曲,有三首压在于陌头上。

        还有个最大的问题。

        “看,这是最近的歌曲人气值涨幅变化。”

        因为是团队内部分享的文件,做表的人干脆把许倚寒的五首歌,都加了上去。

        通过不停变动的折线图,能看到,许倚寒的五首歌,人气值始终在激增,甚至涨幅越来越大。

        反观于陌的五首歌,涨幅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

        看到五条朝上不断攀爬的折线,再看向逐渐跌落的五条折线。

        电脑前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1721/1721226/5742365.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