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吉时快到时,李承乾被李世民派来的小厮接去前院,身后还跟着一群小尾巴。

  除了李泰等人,许多宾客的小孩也跟来了,加上仆婢,也算是浩浩[dang][dang]。

  一行人一出现,院子里吹牛打屁的人都停下来,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李承乾。

  无他,红彤彤白嫩嫩,实在过于瞩目了。

  一个黑脸大汉率先蹿过来:“这就是咱们大郎君吧?嘿!长得可真好看!”

  李承乾仰着小脑袋看他:“你是尉迟伯父吗?”

  尉迟恭挠挠头:“大郎君认得我?”

  李承乾摇摇头,他又没见过尉迟恭,怎么可能认得他?不过是前两天找长孙氏要了宾客资料,提前做过功课罢了。尉迟恭脸黑的这么明显,想要认错也很难呀!

  说到这里就要批评李世民,明知道今天这个场合很重要,却没有提前帮他做任何功课,要不是他自己机灵,今天肯定要丢人哒!

  臭阿耶,一点都不靠谱!李承乾幽怨地看了李世民一眼。

  正得意宝贝儿子聪明的李世民:“?”

  他又做错什么啦?

  李承乾心里气哼哼,嘴上还是跟抹了蜜似的:“阿耶阿娘在家经常说起尉迟伯父,说你超级超级超级厉害,我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啦!你比我想象中更威猛耶!”

  “哈哈哈哈哈真的吗?”尉迟恭叉腰狂笑,“王爷平时瞧着威严,没想到私下居然这么夸我!”

  李世民:“......”不是我夸的谢谢!

  一个宽脸阔眼的汉子闻言抱起李承乾,嘿嘿笑道:“王爷有没有提过咱老程啊?”

  尉迟恭翻了个白眼:“王爷没事提你干什么,别难为咱们大郎君了!”

  李承乾知道这个人是谁了,程知节,原名程咬金,是李世民麾下仅次于尉迟恭的猛将。

  他重重点头:“当然说过啦!阿耶说程伯父使马槊特别厉害!”

  “哈哈哈哈,王爷说的没错。论起马槊,天下无人能比得过我!”

  br  />

  程知节:“你就吹牛吧,改[ri]咱们比过一场,让大郎君看看谁更厉害!”

  尉迟恭撸袖子:“比就比,看我三招把你挑下马!”

  两人声音都洪亮,吵起架更是嗓门震天响,李承乾全程捂着小耳朵,免得被震成小聋子。

  这时候一个斯文儒雅的中年人走过来,从程知节怀里把李承乾抱走,轻声道:“你们俩差不多行了,要打架就打架,说那么多做什么?”

  围观众人:“......”

  好家伙,这就是武将家的画风吗?人家是君子动[kou]不动手,你们是武将动手不动[kou]?

  李承乾也遇到了挑战,他分辨不出眼前这位的身份!

  李世民手下有很多文人,比如房玄龄和杜如晦,比如秦王府十八学士,他们形貌大多有些相似,诸如“中年文士,温文儒雅,高挑清瘦、肤白无痣”之类,面前这位没什么明显特点,李承乾一时分不清是哪位。

  正咬着手指想怎么糊弄过去,这位斯文的伯父就自我介绍了:“我叫孔颖达,是你以后的先生。”

  先生!

  李承乾瞪大了眼,没想到生辰还没过完,先生就已经给他安排好了!

  这时候李世民也过来了,这年头大家都尊师重道,学生第一回见先生,他做为父亲最好陪着,李世民突然想起什么,兴奋道:“承乾,你给孔先生背一下那个什么......”

  他太过兴奋忘了词,孔颖达却心领神会,提醒道:“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乘法[kou]诀,李承乾不知道为什么要背这个,但也不会驳了李世民的面子,摇晃着小脑袋开始背诵:“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宾客们一头雾水,不明白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开始背九九歌,五岁小孩会背九九歌确实不错,但也不值得这么兴奋吧?

  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李承乾的九九歌居然是倒着背的!

  是哒!唐朝盛行的九九歌以“九九八十一”开始,“一一如一”结束,和后世的乘法[kou]诀顺序正好相反。

  背九九歌不算很难,但倒背就不同了,“倒背如流”如果容易做到,也不会传成典故流传至今。

  跟秦王府不[shu]的宾客很惊讶,不是说秦王长子顽劣愚笨,不堪造就吗?

  这叫愚笨?!

  李世民欣赏着在场人的表情,内心极度舒爽。

  他就知道!从发现李承乾所背九九歌顺序不对那天开始,他就知道会有今天,他已经期待了整整一年,终于看到这一幕。

  果然很爽!比他想象中还爽!

  宾客的确有被惊到,尤其在自己忍不住尝试,却发现脑子跟舌头一起打结,背得磕磕绊绊丢三落四之后,有些读书人就忍不住上前搭话,问李承乾还会背什么。  问话的人特意强调:“我是指这样倒着背,你还会什么?”

  李承乾挠挠头,不解:“你是说我在倒背?”

  “是啊,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问话的人见他一脸茫然,迟疑道,“你不知道?”

  李承乾摇头,没有人和他说过吖。

  所有人:“......”白激动了。

  到底是他们想简单了,真以为能一下出两个神童呢。大家看李世民的眼神都一言难尽,这人为了攀比欺骗小孩子,也太虚荣了吧!

  李世民老神在在,丝毫不担心,不是他说,他儿子的记忆力在那摆着,绝对丢不了人。

  果然,李承乾在了解倒背的意思后,露出了“这难道有难度吗”的疑惑表情,背着小手开始倒背《千字文》。

  众人:!!!

  这究竟是什么极限反转?

  来之前他们以为他是青铜,结果现场表演“倒背如流;他们以为自己看走眼,正要为王者大佬打call,他又表示不知道自己在倒背;他们以为这回铁青铜了,他又放了这么个大招。

  心情跟坐过山车似的,但他们还是要说一句:太厉害了!

  这得是什么记忆力啊!

  孔颖达也很满意,即便这个先生不论如何都得当,但学生聪明,他心里总归更高兴些。

  只是[xing]子不够稳重,[ri]后还得掰一掰。

  这边热热闹闹喜气洋洋,人群中有些人脸[se]却不好看。

  比如魏征,以及坐在他身边的齐王府谋士,一位中年文士

  。

  今[ri]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都没来,只派魏征和中年文士上门恭贺,一则全了礼数,二则打探一下李承乾的情况。

  来之前他们并没有当回事,莫说李承乾很可能已经被养废,即便没有他们也不担心,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天才,一般人怎么能和李承道比呢?

  但李承乾的表现实在太出彩了,出乎所有人预料。

  他并没有被养废,反而大方可爱,机灵活泼,是很讨人喜欢的孩子,他还很聪明,甚至能当场表演“倒背如流”,聪明才智即便不如李承道也不差多少。

  这样的孩子只要好好培养,[ri]后必定不会太差,太子的优势将会被削弱。

  要知道皇上和部分朝臣之所以更看好太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个好儿子。

  现在李世民也有了。

  魏征还只是神[se]凝重,中年文士却是脸[se][yin]沉,他拧眉想了片刻,很快神[se]又松缓下来:“我观他顽劣,到底比不得二郎君,且皇上喜欢二郎君,旁人拍马也赶不上。”

  魏征默然不语,不期然想起当初杜如晦的话,和那两道格外美味的菜,当时他没有在意,如果早知杜如晦不曾骗他,今[ri]无论如何也该劝太子亲自来一趟。

  李承乾又倒背了几首诗词,吉时就到了。

  李世民使了个眼[se],四个小厮便抬着个东西出来,这东西足有三尺高,分成好几层,整体是白[se]的,上面有五颜六[se]的花纹和装饰,最顶端立着个小人儿,看模样应该是李承乾。

  离得近的宾客能闻到香味,猜测是某种吃食,只是他们竟从不曾见过,也不明白这会儿把它抬出来做什么。

  李承乾却眼睛一亮:“生[ri]蛋糕!”

  李世民笑着颔首,亲手[cha]上五根蜡烛点燃,这蜡烛是特制的,格外细长,[cha]在蛋糕上特别好看。

  与此同时,在场的仆婢们齐声唱起了生[ri]歌。

  “祝你生辰快乐~祝你生辰快乐~”

  他们围着李承乾唱,把他举起来唱,让他骑在脖子上唱。

  李承乾高兴地不得了,小脚丫晃呀晃,也扯着小[nai]音一起唱。

  在场的宾客:?这又是闹哪一出啊?!

  br  />  嗨呀!不管了,跟着唱就完了!这歌朗朗上[kou],听几遍就能会,大家一起合唱,还有不少人随着歌声跳舞,生[ri]宴会顿时变唱演舞台。

  大唐人热爱乐舞,甚至做为一种礼仪融入[ri]常生活,官员见了皇上来一段热舞不是失仪,而是对皇上的尊重。宴会上更是动不动就尬舞,这点场面不算什么。

  生[ri]歌唱了几遍,现场气氛也到了高[chao],大人们心情愉悦,小孩子更是兴奋地嗷嗷叫,围着李承乾和蛋糕打转。

  到了许愿环节,李承乾被李世民抱在怀里,他两手[jiao]叉在胸前握拳,闭上眼睛在心里认真道——

  “老天爷爷、猴哥,还有路过的各位神仙哥哥姐姐,如果你们能听到我的话,就保佑我挣到很多很多积分,早点治好阿娘的病吧!”

  “我不要很多钱钱了。”因为家里并不穷。

  “也不要阿翁来参加我的生[ri]宴会了。”他可以自己去找阿翁。

  “我只有这一个愿望,一点都不贪心哦。你们一定会答应的对不对?”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1741/1741480/11111140.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