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众人不知李世民为什么要特意让小厮换一本册子做记录,见他没有解释的意思也不追问,该他们知道的李世民迟早会说,眼下要紧的还是李渊赐地之事。

  李神通主动道:“此事全因我而起,跟世民没有关系,我进宫跟圣上解释一下吧。”

  他本来也是打算进宫解释的。李神通不是傻子,不可能真违抗圣旨。只不过他和李渊是堂兄弟,打小关系就不错,李渊起事后他第一个响应支持,后来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他不认为李渊会抢他的地赏赐嫔妃,猜测是受人蒙蔽。只要他面见李渊解释一下,事情自然会迎刃而解。

  但李神通没想到张婕妤动作那么快,他还没进宫,张婕妤已经告完了状,好似早就等着他拒绝似的。

  杜如晦摇摇头,李神通抢在张婕妤之前解释也就罢了,如今李渊已经骂过李世民,再辩解不仅无用,反而容易触怒李渊,结果只会比现在更坏。

  李神通踌躇:“那、那我把地给张家吧,早知道当时就给他们了,何必争这一[kou]气,倒连累世民吃瓜落。”

  房玄龄失笑:“郡王多虑了,此事与郡王无关,他们成心算计王爷,你怎么选他们都有应对之法。若郡王当时松[kou]给了地,王爷在军中的威望便会大跌,相较之下,眼下这局面反倒更好一些。”

  军中将士之所以对李世民忠心耿耿,除了他带着他们一场场打胜仗,还有就是实打实的利益赏赐。谁出生入死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封妻荫子?若知道李世民的赏赐都是虚的,只要张婕妤一句话就能被收回,他们还能一心一意信任李世民吗?

  不可能!

  军心是李世民最大的倚仗,绝对不能失去。相比之下,圣意不满不算什么。

  反正都已经习惯了=-=

  李神通惊道:“冲着世民来的,莫非这张婕妤......?”

  房玄龄点头,张婕妤是太子李建成的人,不止张婕妤,李渊后宫很多人都和李建成[jiao]好,其中张婕妤和尹德妃最卖力,在李渊面前调三斡四,眼药上的飞起。这回的事多半也是太子党的计策。

  李神通叹气:“建成他......何至于此?圣上也真是......”糊涂啊!

  张婕妤再怎么说也只是妾室,怎能被妾室挑唆和儿子离心呢?

  房玄龄何尝不想叹气!李渊也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的缘故,这几年有点耽于享乐的意思,贪恋美[se],耳根子也软,常常被枕头风吹得找不到北。

  而李世民的[xing]子断断不可能如太子党般弯下腰去结[jiao]后妃,他不得罪人就不错了,否则在后宫有几个盟友,也不至于如今天这般被动。

  并非没有破局之法,李世民和李渊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李世民侍父恭敬一点,李渊自会消气,一切皆可徐徐图之。

  可惜,他们家这位主公属茅坑里的石头,[xing]子真是又臭又硬。太子一党也是清楚李世民的脾气,知道他绝不会向李渊服软,才能屡次以次设计他。

  如今李世民圣心渐失,他们却没有什么好办法。这些事比起国事更是家事,李世民自己想不通,他们这些外人能[cha]手的余地太少了。

  房玄龄忍不住去看李世民,见他沉着脸不知道在想什么,到底没把话说出[kou]。

  怎么就这么轴呢?

  这场会开到最后,到底也没商量出好的解决办法,倒是反击的法子想了不少。

  李神通着急的不行,秦王府众人倒是很坦然:“老话说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大郎君也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顺其自然即可。”

  摆烂!

  李神通:“......”

  李世民也坦然,还兴致勃勃地翻看小厮在线装书上写的会议记录,询问他们使用体验,又把册子给心腹们传阅。

  小厮没什么感觉,只觉得比用散纸记录方便一些,至少不必担心稿纸丢失,也省了整理排序的功夫。

  武将体会就很明显了,他们大多不够细心,也没有很多看书写字的经验,每每看[cao]拟的文件,大多是散开的一摞纸,一不小心就会弄乱顺序或者弄丢其中一两页,没少遭人埋怨。这装订起来的册子就很好,怎么翻都不会乱也不丢,他们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文人也觉得这样读起来方便,且他们想得更深:“若用在书籍上,恐怕很快就能取代卷轴式,此物利在天下读书人,王爷一直领兵在外,在文人中影响力不如太子,有此物在便有一争之力了。”

  武将打天下,文臣治天下。文臣的支持对李世民争储很重要,李世民从前是武将,功劳都在马背上,而李建成留守后方,替李渊结[jiao]人才、处理政务,在文臣中的名望比李世民强得多。

  太子一党以赐地之事设计李世民,其目的之一便是再次打击文臣对李世民的好感。这年头的文人都讲究德行,最不耻“不敬尊上,不孝父母”之辈,李世民背着这样的名声,可以想见[ri]后的路多艰难。

  若非如此,房玄龄也不会再起劝李世民向李渊低头的心思。知道此事不可能成,他不免心里惶惶,替李世民的未来担忧。  现在他提着的心落回去一半。线装书是造福天下文人的东西,只要它确实得用,文臣对李世民的好感度飙升,之前那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房玄龄眼睛发亮:“王爷从哪得来的这法子?”

  李世民表面淡定,语气却是掩饰不住的得意:“承乾闹着玩折腾出来的,我瞧着不错就拿给你们看看,回去都用着试试,觉得好用我就报给皇上。”

  又是李承乾?

  众人惊讶之余又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这画风其实很[shu]悉,稀奇古怪但又好用实用,还真是李承乾的风格。之前只知道他会做玩具,没想到做别的更厉害,而且这么巧,一下就解决了李世民的燃眉之急。

  “大郎君真是王爷的福星!”房玄龄忍不住感慨一句,又追问道,“大郎君还有其他杰作吗?”

  其他人也目光灼灼地看着李世民,想知道李承乾还有多少惊喜是他们不知道的。

  李世民被看得飘飘然,刚因李渊和太子党生出的那点[yin]霾一扫而空,整个人都阳光灿烂起来,他努力保持淡定,使自己显得不那么嘚瑟,意味深长道:“你们且等着看便是。”

  李世民:当然有啦!他儿子可是转世神仙,天上那么多好东西,随便扒拉几件出来都够了。

  在场之人都了解李世民,见状不由心生期待,纷纷夸李承乾聪明,恭喜李世民喜得麟儿。

  只有李神通有点懵:之前大家夸承乾竟然不是在拍马屁?

  玩具他没玩过,不知道好不好玩,但这册子他看得明白啊,确实是极好的东西,难道李承乾当真聪慧到这般地步?

  又说了一会儿话,李世民给他们一人发了一本线装的空白册子,[jiao]代了不要宣扬就放他们离开。

  他并不担心消息会泄露出去,一则能混成他心腹的人做事都有分寸,二则他了解李建成,那人再怎么忌惮他做事也有底线,不屑于抢人功劳。李元吉倒是没什么底线,但本事有限,他前脚敢抢功,李世民后脚就能让他付出更大的代价。

  等人都走了,李世民在书房转了几圈,让人拿了七十个魔方的钱给李承乾送去。

  与此同时,李神通一脸懵地跟着大家往外走,等走出李世民的院子,他终于忍不住问:“承乾这孩子......挺好哈?”

  众人闻言对视一眼,都忍不住哈哈大笑:“郡王到底还是问了,老程输了,给钱,一两银子!”

  “郡王是想问大郎君什么样子吧?”

  李神通:“......”

  “嘿嘿嘿嘿,不怪郡王不敢信,我们刚知道的时候也不信嘞!寻常四五岁的小孩还在撒[niao]和泥玩呢,能念几句书就是聪明人,不过咱们大郎君不一样,他可有灵气着呢,跟咱们这些凡夫俗子不一样!”

  李神通:“......?”

  接下来,众人就七嘴八舌地给他讲李承乾如何有灵气:比如说他说话特别早,四五个月就能发出简单音节,不到一周半能说出连贯的短句;又比如说他记[xing]非常好,很小的时候就能记住走过一遍的路,不用怎么教就知道在哪睡觉、在哪出恭,半个月前早膳吃的什么他都记得清清楚楚。长大点更不得了,小小年纪想法特别多,天马行空的,做出很多好玩的东西,不止孩子喜欢,大人也很喜欢玩。还有更传奇一些的——

  “王爷打王世充的时候中了埋伏,差点被单雄信那[gui]儿子砍了,这事你知道吧?听说那时候大郎君一直哭,怎么哄都不行,嗓子都出血了,太医也看不出所以然,王妃只差求神拜佛了,结果突然又不哭了。后来王爷和王妃一对时间,嘿!王爷遇险开始哭,脱险就不哭了,你说神奇不神奇,灵[xing]不灵[xing]!”

  李神通:“......”说实话,他不信呢!

  尉迟恭哥俩好地揽住他肩膀:“咱们都是实在人,可不说大话骗人。不信你问辅机,他的话你总该信了吧?”

  辅机是长孙无忌的字。长孙无忌是长孙氏兄长,李世民大舅子,他们这些人中唯一能偶尔见到李承乾的人,且他为人谨慎,从不信[kou]开河,故而说话格外令人信服。

  长孙无忌点头:“虽略有夸大,但并不远。”

  李神通:还真是啊?

  这什么天才!

  走出秦王府的时候,李神通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巍峨的府邸静默地站立在天穹之下,高悬的黑底金字牌匾上“秦王府”三个字光芒暗涌。

  他知道,秦王府不会被东宫压制太久了。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1741/1741480/11111157.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