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 第164章 朱元璋想退位?

第164章 朱元璋想退位?


第164章  朱元璋想退位?

        十天之后,

        返回到石见山军营的朱棣等人才听到消息,得知后龟山率军在高山城前跟足利义满火并。

        消息是秦山秘密派人传回来的,据说后龟山将近五十万的大军,这一战直接死了一半,只剩下二十余万主要兵力。

        北朝的足利义满也没好到哪去,他的兵力本来就比后龟山少了一些,这一战打的也是十分吃力,最终退回去的兵力也就二十万左右。

        这一战,倭国南北两朝直接斗了个旗鼓相当。

        甚至就从结果来看,用十五万炮灰换北朝大军将近十万兵力,后龟山还占了点便宜。

        朱棣和曹玮等人一番商讨过后,决定将秦山率领的四万多铁骑召回来。

        如今的足利义满和曾经的足利义满已经不再是一个档次的。

        先是秦山率领四万多铁骑一而再的重创北朝大军,这次一场恶战又损失近十万大军。

        现在足利义满已经不再像当初那般,对后悔山的南朝政权有那么大的威胁。

        现在从兵力上来看,稍微占据优势的是后龟山,,那么朱棣等人就要削弱南朝的实力,避免后龟山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

        第一步就是将之前派往南朝协助作战的秦山部署召回来。

        那边秦山受到命令,毫不迟疑带着自己的人马就开始往石见山的方向回赶。

        后龟山才刚从大战中缓过一口气,转头就听到属下跑来汇报,秦山带着麾下士兵已经离开高山城,朝石见山的方向去了。

        后龟山大惊而起!

        这秦山是想做什么?

        大战刚停,他就迫不及待的离开。

        不,不对……

        秦山身为一个阵前将军,不会自己主动离开,除非是收到了朱棣的命令!

        朱棣,又是朱棣!

        后龟山顿时咬牙切齿起来,满口大牙咬的咯吱响!

        足利义满手中的火铳,一看就知道也是来自于大明手中。

        朱棣当初将十万把火铳卖给自己,可没说也卖了足利义满十万把火铳!

        若非如此,自己怎么可能直愣愣的带兵去攻长野城?

        虽然说新招收的十五万新兵是炮灰,但炮灰也得死的有价值一点才对,而不应该像这样白白送死!一点价值都没有!

        如果不是自己撤的及时,十五万新兵全都要折在长野!

        这全都是因为朱棣哄骗自己!

        此时战事一结束,朱棣又撤回青山所属的大军。

        朱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来人,备马车,朕要去见朱棣!”

        后龟山知道,就算现在去追秦山,对方也不可能跟自己回来,只能去找这一切的源头,朱棣!

        当秦山带领麾下铁骑到达大明军营之时,后脚后龟山就跟着到来。

        朱棣接见了后龟山,曹玮也在。

        再次见到曹玮,后龟山的脸色明显有些不太自然。

        当初曹玮在自己面前一言不合一剑杀了张子成,弄的血赤呼啦的。

        即便是朱棣这个大明的燕王,大明皇帝的儿子,都没有那么大的戾气。

        而曹玮却一剑刺死张子成,且朱棣对此没有任何反应,足看得出曹玮在大明也是位高权重,并且此人心狠手辣,行事乖张,有些不按常理出牌。

        对比起朱棣,起码现在朱棣还跟后龟山讲道理,但曹玮如果不跟你讲道理,朝你递来一剑,你怎么办?

        朱棣稳稳坐在后龟山面前的主座上,朝后龟山笑着问道:

        “熙成国主,本王前两日才听闻伱御驾亲征,与北朝足立氏大战一场,怎么真么快就有时间到本王这里来了?”

        朱棣说话的语气十分从容自然,就好像真的对足利义满和北朝之事一无所知一样。

        后龟山闷声闷气道:

        “难道燕王殿下不知,这一战下臣损失惨重,全因为足利义满手中也有十万火铳,导致下臣攻城数日都没能攻破城池。”

        “哦?”朱棣惊讶出声。

        “足利义满手中也有大规模火铳?这本王还真没听说。”

        面对此时后龟山的诘问,最好的办法就是装傻。

        不管你怎么说,老子就是啥也不知道,足利义满手里的火铳和我们半点关系都没有。

        反正后龟山也没有证据证明足利义满手里的火铳是朱棣他们送过去的,他也不可能把足利义满拉来,当场跟朱棣对质,所以朱棣丝毫不怕,很是专业的装傻充愣。

        后龟山有些气,“燕王殿下也不知道?那足利义满手里的火铳是从何而来?他们绝对没有能力生产出如此多的火铳!”

        朱棣脸上没了笑容,

        “熙成国主什么意思?本王说不知情就是不知情,能产火铳的国家又不止我大明。”

        后龟山也看出来朱棣在搪塞自己,但心里那口气咽不下,“可除了大明,其他国家也不可能一下支援足利义满十万把火铳。”

        “熙成国主是来质问本王的?那不好意思,本王确实是不知道足利义满手里的火铳从何而来,熙成国主怀疑本王跟足利义满有勾结,那就拿出证据来,否则再这样空口白牙这般污蔑我等,本王可是要生气的!”

        后龟山怎么可能拿的出来证据,闻言只好把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不再追究火铳一事。

        “那燕王殿下此时召回秦山将军是何用意?”后龟山转头又开口问道。

        “之前你曾跟本王说,秦山在前线多次作战不利,导致熙成国主错失良机,本王此次叫他回来,自然是要申饬于他,以儆效尤。”朱棣找的借口也是天衣无缝。

        “再说……熙成国主的南朝大军,在我大明铁骑的协助之下,已经多次重创了北朝大军,此次一战,北朝再次损兵折将,足利义满对熙成国主已经没有了太大威胁,本王选在这个时候召秦山回来申饬,对熙成国主应该是影响不大。”

        后龟山苦了脸。

        “燕王殿下,此言差矣啊!”

        “虽然此时足利义满一时失败,但他北朝的物力、人力、财力、还有辖下治地都强过我南朝,足利义满只需征集士兵,训练上一段时间,便又可以卷土重来,到时候……”

        后龟山此次一战之所以能站到便宜,就是因为事先征集了十五万新兵。

        他后龟山能征兵,足利义满自然也可以,再加上北朝治地远远大于南朝,一旦等足利义满再次征集够了士兵,再次攻打过来,后龟山还是难以招架。

        朱棣听完,想了想出声好言安抚道:

        “熙成国主,本王跟你说过,你帮助本王还要很多次,你是本王的朋友,你若是有难,本王不会坐视不管的。”

        “虽然不知道足利义满手里的火铳从何而来,但他能弄来十万把火铳,我大明就能给熙成国主支援二十万把!”

        “若真有朝一日足利义满征集了足够的兵力,卷土重来,本王定会写信回大明求援,给熙成国主送来用不完得火铳。”

        后龟山听到这话,真是一点办法都没了。

        朱棣的回答要态度有态度,要结果有结果,后龟山根本挑不出来任何问题。

        <div  class="contentadv">        只是当日后足利义满再度攻过来的时候,朱棣到底会不会履行诺言,这就只有天知道了。

        朱棣站起身,拉着后龟山走到营帐门口,

        “熙成国主尽管放宽心回去,此时你们与北朝大战刚结束,应当修养生息,勤勉务政才对,有什么话,咱们日后再说,只要本王在倭国一天,就绝对不会坐视足利义满欺侮熙成国主,我们来日方长……”

        朱棣这是下逐客令了,后龟山几次欲言又止,只能去灰溜溜的带着人回去……

        看着后龟山离开的背影,朱棣和曹玮相视一笑。

        刚才朱棣跟后龟山说的都可以看作是屁话,毕竟现在倭国南北两朝都是实力大减,曹玮他们等待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

        等后续足利义满和后龟山再打上几次,手中兵力再次缩减的时候,大明也就不用再藏着掖着,直接对这些倭国人大炮伺候!

        现在朱棣都能组织大军装备连发火枪和火炮,同时跟后龟山和足利义满开战。

        但此时倭国南北两朝毕竟还有一部分相当可观的兵力,此时不算是最佳时机,胜是一定能胜的,但惨胜就不是曹玮和朱棣想要看到的了。

        再等等……

        六月初。

        曹玮准备返回大明。

        石见山西南岸的码头处。

        几十艘战船已经装点好了一切。

        朱棣几人前来送曹玮离开。

        “妹婿,你这次回去就要和十四妹成婚,我回不去,就只能提前恭贺你了,”朱棣拱着手,对曹玮说道。

        “殿下为了大明一直镇守在石见山,殊为不易,有这份心意久够了,”曹玮回道。

        “你回去之后,跟父皇说一声,倭国时机已经逐渐成熟,我随时可能会与他们开战,两国信息沟通不便,我就不死等父皇的圣旨了,只见机行事。”

        曹玮点点头,表示对此理解。

        将在外,君命不受。

        并且,倭国和大明之间有两个月时间的海路,来回传递信息确实麻烦。

        朱棣要真死等朱元璋发兵的命令,延误两个月时间,可能也会错失一些机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看来是时候琢磨怎么研造无线电报了,曹玮心中暗想。

        “那殿下在这里照顾好自己便罢了,”曹玮朝朱棣拱了手,没有说太多,转身登船。

        船员收起船锚,扬起船帆,正好顺着风向依次出发。

        曹玮站在甲板上,挥手朝送朱棣和道衍马和三人告别,下次再见,又不知是何时候了……

        两个月的时间过去,曹玮带领船队回到大明,已经是八月份,天气炎热起来。

        曹玮得到回归,让应天府又热闹了一阵子。

        所有人都记得,年初朱元璋曾说过,等曹玮回来,便让他和朱含茗成婚。

        现在,曹玮回来了……

        回到应天府的当天,曹玮先是去了皇宫面见朱元璋。

        朱元璋的年纪已经越来越大,身体越发衰老,看着让人不免生起几丝忧心。

        “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咱已经挑好了日子,就定在八月十五,这些天你把曹府也布置一下,”

        朱元璋对着曹玮说道,虽然身体越发衰老,但他说话时依旧有十足的中气。

        曹玮点头应答,“臣知道了。”

        “呵呵呵,就快要改口了,”朱元璋笑道。

        曹玮也跟着笑,随后将朱棣临行前的一番话复述了出来。

        “嗯,老四做事有分寸,大大小小也打了些仗,咱不担心他,”朱元璋说道。

        但接着又道,“等制造局那边再生产几门炮,连带着炮弹再给老四送去些。”

        朱元璋终究还是关心朱棣的,嘴上说着不担心,但做法却暴露他的内心。

        “臣一会儿就去制造局那边吩咐下去。”曹玮说道。

        随后问道,“陛下,怎么不见雄英殿下?”

        从一进书房的门口,曹玮就奇怪,每日不离朱元璋身边的朱雄英怎么不在这里。

        朱元璋挥挥手,笑道,“他和徐家的丫头出去了,雄英长大了,咱也不能每天把他拴在身边。”

        曹玮了然,接着就想告退,去制造局那边看看。

        而朱元璋再次开口,

        “曹玮,咱想让雄英登基,你怎么看?”

        曹玮顿时一愣,随后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雄英殿下是储君,登基是早晚的事。”

        朱元璋听出了曹玮此时的谨慎,笑了笑,

        “你不必多想,就算作陪咱聊天。”

        “诺。”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

        “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咱这把老骨头估计也快到时候下去见那些老伙计了,咱就想着先让雄英登基,咱能多活两天,就能帮他照应两天,不至于等咱走了,他上位的太突然。”

        曹玮默然。

        历史上朱元璋是在洪武三十一年六月薨毙,距离现在确实也没两年了。

        朱元璋应该是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这是想提早安排后事了。

        “陛下身子骨如此硬朗,定能长命百岁,不过雄英殿下也到年纪了,早些登基也是件好事,只有真正坐上那个位置,才能真正明白一些事情,承担起一些责任。”

        朱元璋看着曹玮,目光里满是欣慰和满意,微微颔首之后,说了声,

        “行了,你去吧。”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2290/2290413/115569172.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