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种田发家:首辅家的掌上娇 > 第239章 见证

第239章 见证


陈县令亲眼见到大小不一的红薯,得知红薯可生食,当即命仆从清洗干净再取来菜刀。

师爷本想代劳,却不想陈县令执意要亲自操刀,削完皮问霍云朝:“云朝,这红薯生食味道如何?”

霍云朝想了想:“大人,云朝才疏学浅,不太会形容。”

陈县令指了指霍云朝,笑骂道:“你个滑头!连我都敢糊弄!”

霍云朝赔笑不语。

趁着陈县令不注意,师爷悄悄捡起一个圆滚滚的烤红薯,撕开皮,开吃。

师爷鸟悄儿拿的烤红薯,是霍云荣等人修筑的红薯窑里焖熟的,香甜软糯,口感极好。

一口咬下去,独属于烤红薯的甜蜜滋味在师爷的口腔里逸散出来,香香软软的口感,更适合牙坏了好几颗的师爷。

“老爷,这烤红薯非常美味!比前几日得来的甘蔗更为香软可口!”

恰在此时,陈县令咬了一口生红薯,口感不好不坏,带着一丝丝苦涩,还有一股青草的味道。

陈县令从小锦衣玉食,他欣赏不来生食的红薯,但他亲自品尝过后,认为红薯的确能当做粮种。

尤其是在粮食颗粒无收的灾荒年月,比水稻和小麦更能抵御旱灾水灾的红薯,极有可能是底层老百姓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口粮。

偏巧在这时候,师爷兴冲冲地分享烤红薯的好处,陈县令顿时有种在下属和小辈面前犯蠢的羞耻感,他横眉怒目地瞪向师爷:“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师爷

扫了一眼四周,霍云朝等人很知情识趣地低头看地,他赶紧向陈县令赔不是:“大人,这烤红薯美味至极,香软糯甜,像极了大人最爱的南瓜粥。”

“此话当真?”

陈县令嗜甜如命,他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加入很多饴糖的南瓜粥,听师爷这么说,他当即接过师爷剥好的烤红薯,咬了一口,眼睛珵亮如太阳:“好次好次!”

一口又一口,三口将拳头大的烤红薯吃完,陈县令接过师爷递来的第二个烤红薯,吃到一半,噎住了。

霍云朝趁机送上一杯茶水,陈县令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他爱极了烤红薯的滋味,冲霍云朝竖起大拇指夸道:“云朝,这红薯烤熟后比生食美味十倍啊!若是能天天吃到如此美味的红薯,本官的日子岂不快活过神仙?!”

霍云朝赶忙解释道:“回大人,烤红薯的方式不一样,跟普通在灶台烤制不一样,这是红薯窑做法。”

陈县令显然对红薯的吃法更为感兴趣,兴致勃勃道:  “红薯窑?云朝,你详细说来!”

师爷见状顾不上吃烤红薯,擦干净手,笔墨伺候,准备将霍云朝所说的“红薯窑”给一字不落记录下来。一式两份,一份保存下来,另一份快马加鞭送到知府大人那。

在陈县令的再三追问下,霍云朝一口气将他所有能想到的红薯吃法全说出来。

师爷边做记录边止不住笑意,他跟陈县令是同一口锅里吃饭

的人,陈县令爱吃的食物,他也很爱吃啊。

等到红薯的吃法说完记录好,陈县令才问起正经事儿:“云朝,红薯的亩产量大概有多少石?野生的红薯又该如何种植?红薯的浇灌施肥除草可有什么讲究?”

霍云朝先回答红薯的种植方式:“回大人,红薯栽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红薯藤来进行扦插种植,另一种则是用红薯茎块来种植。红薯茎块长出藤苗后,修剪红薯藤,采用扦插种植,又能多一批红薯种。更为要紧的是,红薯一年可种两茬,可以收获两次。”

陈县令对种地一窍不通,他更关心的是红薯亩产量:“云朝,你说的这些我不懂,我只想知道红薯亩产有多少石?”

大胜朝还没人种过红薯,但霍云朝可以根据山脚小溪边那块荒地的亩产量,来给陈县令打个样板:“回大人,小人预估的结果是,荒地里的红薯亩产量便达到惊人的十石。经农人精心伺候,及时给水给肥,红薯的亩产量或可达到二十石。”

饶是对霍云朝非常信任的陈县令,听闻如此之高的产量,狠狠震惊了一把:“红薯的亩产量二十石?云朝你莫不是在说笑?”

水稻亩产四石就足以让陈县令亲自出马,去找他当知府大人的族叔求助!

谁曾想,霍云朝说这红薯亩产量能达到惊人的二十石,他,他恨不得插翅膀飞回皇城,找他爷爷去求见圣上,请圣上第一时

间派人来作见证!

师爷的表现也不比陈县令好到哪里去,他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霍云朝表现得坦坦荡荡,没有一丝一毫的弄虚作假的可能。

更何况,霍云朝这么聪明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么轻易被揭穿的谎言有多致命。

霍云朝知道陈县令和师爷不是不信任他,而是被红薯的超高产量给震惊到了。

亩产四石和亩产二十石的差距太大,红薯漂洋过海来到大胜朝,中间横跨的是大洋大洲。

红薯的原产地,是陈县令和师爷从未去过的地球另一端,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

大胜朝里,但凡是有思考是非黑白能力的正常人,怕是谁听到红薯能亩产二十石都会像陈县令和师爷一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霍云朝没过多辩解,事实胜于雄辩,说再多不如让陈县令亲眼见证:“回大人,小人并非信口开河,请大人移步至荒地里的红薯地。平乐村的里正已经安排好人手,静候大人的大驾光临。”

陈县令想到霍云朝跟他讨要的红薯藤,问霍云朝:“云朝,进献红薯的是金发碧眼的番人,那红薯可是番外之物?”

霍云朝三分真七分假回复道:“回大人,红薯应当是番外之物。不瞒大人,我也是从书中偶然得知红薯竟是番人漂洋过海带来的。”

陈县令很想问问那本书现存何处,可他想了又想,终究没问出口:“师爷,命马夫备好马车,再安排衙役

去借三辆牛车,随本官一同前去采挖红薯。采挖好的红薯,须得第一时间送给知府大人品鉴!”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2293/2293668/11110923.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