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穿越大唐:这个安史不太乱罗一李泌 > 第605章 皇族同样是吴人之后

第605章 皇族同样是吴人之后


上川市话锋一转说出最后的那句话,彻底将罗一给雷住了。

    他听闻过汉献帝的后人举族迁到了膏药国。

    不但得到倭皇重用被封为王,更是赐予大片食邑之地。

    就连现在倭人朝堂上还有不少汉献帝的后人把持着重要官位。

    而且主家的封地离着京都并不远,现在也还在用当年倭皇赐予的东汉使主这个封号。

    这个并不是什么秘闻,很多跑海商的都知道。

    但日向的熊袭人是三国时期的吴人之后,却是第一次听说。

    并且这个惊天大瓜怎么看都不像是真的。

    熊袭人是筑紫岛上的武力担当不假。

    但擅长狩猎的民族,哪一个不是勇武的。

    再者熊袭人所谓的武力担当也是相对于筑紫岛上的各国而言。

    离着三国时期虽然已经过去几百年。

    可当年能成为鼎力的一角,不管是东吴的大军还是东吴的百姓,应该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总不能到了筑紫岛之后越活越回旋,直接从有组织有纪律的军民退化成以打猎见长的部族,方方面面都没有得到传承。

    罗一回过神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上川市也是个狠人。

    害怕自己明面上说的好听转过身就捅刀子,为自保直接给熊袭人安了个与唐人有关的祖宗。

    “上川枭帅,屠城是真为了震慑筑前与筑后的倭人。”

    抬起小手指对上川市晃了晃,罗一罕见的皱巴着脸道:“连指甲盖这么大的敲打意思都没有。

    另外我这人向来说话比较直。

    大唐有句话叫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你们熊袭人豁出命跟着大唐,已经拿你们当自家人来看待。

    放火烧米仓的事情,你也不要放在心上。

    不管哪个部族,都难免出些败类。

    不用拿当年的吴人来拉进彼此间的关系。”

    “使君之言甚是暖人,可您真误会我的意思了。”

    罗一的坦诚之言让上川市既感动又无奈,苦笑两声继续道:“日向的熊袭人真的都是吴人之后,真正的熊袭人是那些隼人。

    而且上川枭帅这个叫法也是不对的,您该喊我市枭帅。

    我的姓为市,上川是名。

    远祖为周时司市之官,便以此为姓。

    到了日向后,因种种原因,家祖耻于示人真姓。

    便把姓放在了名后或是名中。”

    解释了几句,上川市迟疑了一下,解开衣袍伸手从脖子上摘下一串穿着海螺与珍珠的项链。

    弯腰将项链放在地上,上川市用刀背用力砸向海螺。

    只砸了几下海螺便被砸碎,并且从中露出一个手指厚,长宽各约半截小指长的铜纽印出来。

    拿起铜印抖了抖,上川市递给了罗一,“家祖是孙吴时五督营裨将。”

    罗一接过铜印看了看,见上边确实刻着五督营裨将五个字。

    不过只凭一个包得很是隐秘的铜印,还是有些不相信上川市所说。

    膏药国这边本就产铜,又是水浅王八多之地。

    但凡有点实力的都能出一个铜印来,想要什么样的官职就弄什么样的官职。

    不怕折寿或是被倭皇治罪,弄个印上的字弄成玉皇大帝都可以。

    上川市看出了罗一的怀疑,目光扫了扫列在街路上的右厢军卒,长叹一声道:“知道只凭这方铜印难以让使君信服。

    只是细解释起来,怕是要好好说上一阵,只求使君莫要嫌烦。”

    罗一看上川市的这番做派不像是说假话的样子,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将铜印递还回去道:“井谷城已经拿下,无需担忧些什么,你只管讲便是,没什么烦不烦的。”

    罗一一副不相信,却很愿意听故事的样子,让上川市无奈的摇摇头。

    不过虽然无奈,上川市还是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开口道:“时值孙吴微末,已无回天之力。

    徐陵都督陶濬不愿与孙吴陪葬,明面上讨要家祖所在的五督营两万人马去主动攻敌。

    实则人马到手后,连夜便操舟顺江而下驶入东海,离开即将陷入战乱的吴地。

    陶濬原本是打算逃到流球大岛,怎耐遇到风暴,与五千多吴军葬身海中。

    家祖与剩余吴军侥幸未遭难,可船只也多有破损。

    苦熬多总算随浪漂到了那时还不叫日向的熊袭人之地。

    不过刚刚上岸,便遭到了熊袭人的攻击。

    好在那时岛上部族林立,又与茹毛饮血相差不大。

    即便最终上岸的吴军只有四千之数且又疲惫至极,却依旧打得熊袭人没有还手之力。

    虽说这一战彻底打得熊袭人胆寒,但家祖的上官五督营副都督却并未乘胜追击。

    明面上的说辞是杀再多的熊袭人与剩余的大军都无益处,不如慢慢收为己用。

    好让死里逃生的将士们今后日子能过的舒坦些。

    实则是见岛上熊袭人大多还在用竹茅石簇,征服他们太过容易而生出一统岛上诸族的野心。”

    说到这,上川市脸上的苦笑变为了复杂中带着一丝嘲讽,“其实家祖与袍泽们都心知肚明。

    不过副都督称王,他们也同样能够获利。

    先是征服了熊袭人以及从熊袭人中分出去的隼人。

    随后一路向西向北,将狗奴等国一一征服,统一了整座筑紫岛。

    不过岛上缺铁缺铜,有土地却没有趁手的农具开垦良田,也因没有桑植而缺少衣物。

    只能暂时停下脚步,而这一停便将近百年。”

    将目光望向北方,上川市的目光陡然一冷,“直到山阳公的族人跨海而来。

    这些刘姓人与已经称作日向王的副都督后人一拍即合。

    谋划出利用岛上所产之银与冶炼技艺与百济结盟,从而从百济获取铁石的办法。

    有了铁石,短短的几年间岛上不但耕田大增,武备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后刘姓人又利用山阳公这个名头,从中原招来不少擅长桑植之人。

    十几年间,便使岛上可以自己丝织产衣。

    使君是不是觉得,吴军的后人们该感谢刘姓人才对。

    其实按道理,或是当时确实是如此。

    可后来发现刘姓人过于贪婪,副都督的后人也过于无情。

    由吴军的后人再次组成军伍,开始征伐其他大岛上的倭人。

    并且还根据倭人信奉天照大神,谋划了‘天孙降临,天命难违,天王驭世,天下归心’的谶语。

    不但击败近百属国,还趁势立国自立为皇。

    为了愚弄那些倭人,将最先攻下的山阳道称做本州。

    与最先的各部一同弄了个和族出来,意为各部永久和睦。

    不过可笑的是,刚刚立国祖上那些出了大力的武人就被刘姓人一脚踢开,与那个和字根本就不沾边。

    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干脆那批吴军后人所组的军伍,一气之下回到了日向。

    并且为了打那个和族的脸以熊袭人自居。

    所谓的天皇为了保住颜面,明面上许诺日向为武人封地,且永不加征赋税。

    暗地里以倭人组成了一军,大力操练。

    有了倚仗后,狗屁的天皇便与刘姓人找各种理由对日向进行打压。

    以日向单独一地,起初还能打得倭人节节败退。

    可长久僵持,却不是对手。

    反反复复一打,到了我这辈就是一百多年。”

    将目光看向罗一,上川市露出一丝解脱的笑意,“如今与京都那边打,已经不是争的那口气,或是当年待遇的不公。

    完全是因为成了习惯,反京都成了我们这些每个吴人之后的宿命。

    即便京都那些人依旧很龌龊、很腌臜、很可恨、很想把他们都宰了。

    可这样无休止的打下去,还是让人觉得很累。

    使君能发兵过来,我们日向的吴人终于可以摆脱这个宿命叫回原先之名,也终于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

    所以,之前与您说的,丝毫没有被胁迫之意,完全是肺腑之言。”

    上川市这次所讲述的这些,算是彻底把罗一给惊到了。

    这个瓜实在是太大了。

    膏药国的皇族居然是东吴将领之后!

    这简直颠覆了罗一的认知。

    可若是不信,上川市所讲的又合情合理,更为必要,也没可能这么短的时间编出这样一个故事来。

    过了好半晌,罗一才逐渐接受这个说法,用力揉搓了几下脸颊,看向上川市道:“我现在只好奇一个。

    你们吴军之后有姓,山阳公的后人不管是原姓还是被赐姓,也都有姓。

    你口中所说的狗屁倭皇为何没姓。”

    上川市听闻,满是嘲讽道:“他们不是没姓氏,更不是什么天神的后裔不需要姓氏。

    原因很简单,只有两点。

    其一,能立国,是吴军与后人拼命打出来的。

    其二,副都督本就姓孙,是当年吴帝的宗亲。

    他们怎么有脸用自己的姓?!”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2294/2294501/11110557.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