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郡主和离之后 > 第85章 第85章

第85章 第85章


养伤的日子,尽管伴随着种种痛苦,但总体称得上岁月静好。

        因着小皇帝的缘故,徐空月总能见着皎皎。在他面前,她总是很安静,几乎很少主动开口。小皇帝似乎察觉到了她的沉默,每每总是主动询问她一些问题。

        皎皎在教导小皇帝时,尽管能力有限,却总是想做到最好。每当这个时候,一旁沉默地徐空月便会主动接过话题,回答着小皇帝天马行空的问题。

        时间一晃便过去了大半个月,行宫栽种的很多花都慢慢开了。于是皎皎便寻着种种借口,不再随着小皇帝去医所看望徐空月。

        虽然被拒绝了,但小皇帝却没觉得失落,依旧一个人往医所跑。可每当他进门时,仍然看不见的徐空月总会下意识“望”向门外,似乎在等另一个人进来。

        行宫这边一片岁月静好,但外面的世界却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北魏老皇帝病重,北魏皇子的夺嫡之争也愈发明朗起来。镇守西北的大将程毓简特地上了一道折子,将探听得来的北魏之事悉数告知。末尾又问了一句,是否要趁机搅乱北魏局势?

        程毓简从前也是徐空月的副将,跟随徐空月在西北战场上建功立业。如今徐空月在长安做着摄政王,他则留在西北掌管西北军,防备北魏来袭。

        皎皎与程毓简接触不多,仅有的几次接触都是在徐空月的书房中。她端着茶点汤水去找徐空月,恰好遇见程毓简在同徐空月说着什么。

        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沉默着向她行礼,而后退了出去。

        记忆里的程毓简是个沉默又内敛的人,身上几乎没什么杀气。唯独当年二皇子“谋反”那日夜里,程毓简曾带兵守住整个徐府,尽职尽责,却又满身肃杀。

        她指尖轻扣着桌面,抬眼望向徐空月。事关北魏,即便她不想见徐空月,也不得不见。

        徐空月看不见,便只能由余连将折子上的内容一一读来。他听得很认真,细密的眼睫随着呼吸微微颤动,仿佛蝴蝶的羽翼,有种静谧的美好。

        似乎察觉到了皎皎的目光,他暗淡无光的眼眸朝这边“看”来。

        皎皎下意识低垂了目光,但随即又暗怪自己大惊小怪。复又抬起眼,光明正大看着他。而徐空月已经听完最后,对小皇帝道:“北魏长久以来都觊觎我大庆领土,倘若趁此时机,搅乱北魏局势,对大庆而言,绝对利大于弊。”

        皎皎看着他,却不由得心想,程毓简不愧是从他手底下出来的,连想法都几乎一模一样。

        “不知公主对此有何看法?”但随即,徐空月朝她“看”来。

        小皇帝也跟着看向她。

        皎皎倚靠在贵妃榻里,伤着的左腿搁在绣凳上,浑身一片慵懒闲适。她缓缓低垂了目光,避开徐空月有些“灼人”的眼睛。“既然要搅乱,那就要搅得足够乱,至少让北魏百年内都无法再对大庆出兵。”

        既然意见达成一致,那么此事便可告一段落。小皇帝亲自给程毓简写了一封密信,再以火漆封缄,然后传往程毓简手中。

        本以为接下来的日子能像先前那般无忧无虑,谁知西南的八百里加急军情又匆匆送来。彼时,小皇帝正摆弄着钓鱼竿。

        皎皎很喜欢喂鱼,行宫那片湖里的观赏鱼被喂得又肥美又漂亮。小皇帝看得兴起,于是让人拿来鱼竿,想试试这些鱼吃惯了洒落水中的鱼食,还会不会被钓钩上的鱼饵吸引。

        太傅不在身边,皎皎与徐空月又各自养伤,于是几乎没人管的小皇帝几乎无法无天,顺从自己的心意让余连准备好鱼饵。

        因而当西南的八百里加急军情送过来时,他微微睁大着眼睛,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

        直到余连将那份军情接了过来,递到他跟前,他才恍然大悟似的丢开鱼竿,打开军情。

        匆匆扫了一遍,即便是小皇帝也意识到了事情的重要性。他拿着军情掉头就往皎皎那边跑。

        皎皎才从湖边回去,这几日湖边的风有些大,她稍微待了一会儿,便被风吹得头疼,于是也不想继续喂鱼了,回来半躺在贵妃榻上小憩一会儿。

        只是感觉才闭上眼睛,就听见小皇帝吵闹的声音从外响起。她不悦地睁开眼睛,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便看见从外跑进来的小皇帝急急道:“皇姐,不好了,西南反了!”

        大庆西南一带,北接北魏,南接南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然而从大庆立国以来,却从未担忧过西南一带。原因不外乎是西南的防御能力较之其他边境,要更为突出。

        大庆建国之初,西南一带仍盘踞着大梁余党。太宗皇帝携手文德皇后,劝降了当时实力最强的霍奕阳。

        霍奕阳凭借一己之力,将西南各股势力搅得鸡飞狗跳,最后又率兵将西南各地收拾得服服帖帖。因此被太宗皇帝封为西南王,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南之王。

        也正是因为有着霍家数十年如一日的镇守,成就了西南的铁桶地位,令北魏与南齐才不敢轻易来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大庆而言,至关重要的地方,如今却公然反叛了。

        徐空月也被匆匆请来,他如今眼睛不便,乍一来到陌生之所,便明显无所适从。但他掩饰的很好,薄唇轻抿,不漏一点儿紧张茫然。

        他在药童的搀扶下,在小皇帝下首的座椅里坐下。黯淡无光的眼眸“看”向小皇帝那边,听完了军情文件上的内容,才轻声道:“从先帝时起,便一直有消息称,西南王会反。”

        虽然西南一带皆依靠西南王府的镇守,才得以避免战乱,但自太宗皇帝之后,朝廷对西南王府的信任日益下降,尤其是先帝在时,西南王府更是数次借故不缴纳税赋。虽然最后都按时上缴了,但也是在朝廷退让一步,减免了不少税赋之后。

        “父皇确实曾经说过,西南不安分。”小皇帝虽然登基不久,但是先帝也曾多次对他提起过西南的问题。

        论起大庆历代君王,先帝对西南王府是最为不满的。不为其他,只因在西南百姓的眼中,似乎并未大庆皇帝,而只有西南王。西南的百姓对西南王府的崇敬程度远胜对朝廷敬畏,民间甚至还广为流传,说西南只有西南王,而无大庆皇帝。

        此类种种,不一而足。但对先帝来说,最不能容忍的便是,西南的兵符,只掌握在西南王的手中。因为太皇太后与南嘉长公主的原因,先帝对独掌兵符一事最为厌恶,曾多次借故要收回西南王的兵符,但最终要么被西南王无视了,要么就是被西南王以别的借口敷衍过去。

        而西南借故不缴纳税赋,其实也是对先帝的不满。

        小皇帝想不明白的是,父皇在世时,曾步步紧逼,西南王都不曾反叛,为何如今无缘无故就反了?

        徐空月倒是比他了解得更多一点,“北魏皇帝曾给西南王写下一封密信。”

        皎皎猛地看过来,“什么时候的事?”如今朝中她的势力虽然能与徐空月相抗衡,但是在军中的权威却完全比不上徐空月。可以说,哪怕是徐空月手中没有了兵符,只要他振臂一呼,军中仍会有无数人响应。

        皎皎迟迟不能直接对徐空月下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只有先步步瓦解徐空月在军中的威信,再掌握至极重要的证据,才能将徐空月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徐空月听见她的声音,朝这边微微侧了侧脸。这段时日,他清减了不少,原本合身的衣袍也显得有些空荡荡。脸色也尤其显白,不是那种正常的白皙,而是隐隐掺着青灰的白,仿佛白瓷上被涂抹上一层浅淡的碳灰。

        “先帝驾崩之前的那短时间。”徐空月的声音轻轻的,仿佛风铃于风中轻轻被拨响。

        皎皎微微一震,低低重复道:“原来是那个时候。”皎皎还记得,先帝病重的时候,正值长安以北地区遭受雪灾之时。那场雪下得太大,无数百姓的房子在暴雪中被压塌,无数百姓受灾受冻。而且随着暴雪的范围扩大,受灾受冻的百姓还在不断增加。

        先帝在连续几夜处理受灾折子之后,终于累得病倒了。她原本微微蹙起的眉心缓缓舒展开,“北魏是想鼓动西南造反,给大庆来个狼前虎后?”

        徐空月微微颔首,“但是据我所知,西南王拒绝了。”

        皎皎露出惊诧神情,“为何?”

        据她所知,现任的西南王也极其讨厌先帝。与大庆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西南王的任命并不由大庆皇帝做主,而是西南王府世袭制。由上一任西南王选定继承人之后,上报朝廷,下一任的西南王便定好了。而所谓的上报朝廷,不过是走个形势罢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西南王府的手中。

        也正是因此,先帝曾想过无数办法收回西南王府的兵权,都不曾有效。

        为此,先帝曾经两度亲自为两任西南王定下亲事,只为搅乱西南王府的安宁。但也因此,彻底招致西南王府对朝廷的不满。

        上一任的西南王与王妃极其恩爱,甚至早早立下王妃之子为世子。但王妃身子弱,诞下世子之后,身子便一直不大好。断断续续拖延了五六年时间,最终还是故去了。当时的西南王悲痛欲绝,也因此立下了不再娶的誓言。

        可惜的是,先帝为了收回西南王府的兵权,便想发设法往西南王府里插入内线。在数次计划失败后,先帝便想到了为西南王指婚。

        他亲自挑选了一位皇室宗亲女子,让其嫁到西南王府,成为西南王的王妃。

        因为新娘是与圣旨一起到达的西南王府,尽管当时的西南王已经立下了不再娶的誓言,却碍于不能当众抗旨,只好让其以王妃的名义,留在了西南王府。

        这位王妃在西南王府待了十多年,平日里却只给先帝带来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消息。先帝尽管气恼不已,却又拿这位王妃毫无办法,只好捏着鼻子忍着气。

        而这位王妃在当时的西南王逝世后,也随之殉情了。

        花费十多年埋下的隐线就此作罢,先帝自然不甘,于是在现任的西南王继任时,又再次为其指婚。

        但如今这位西南王与他爹不同,面对前来宣读指婚圣旨的钦差,直接让人将其乱棍打出,并宣称自己已有未婚妻,绝对不会做一个背信弃义之人。

        西南王的“壮举”再一次赢得了西南百姓的叫好,却唯独气坏了先帝。

        先帝当朝大怒,随即连下六道圣旨,要西南王入长安请罪。

        但西南王又不是傻子,进入长安之后,有没有命活着回西南都是未知数。于是他再一次抗旨不尊。先帝大怒,却着实拿他没有办法,于是便将主意打到了西南王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身上。

        他让人乔装潜入那位姑娘府中,将人连夜带了出来,再于翌日光天化日之下,将人衣衫不整丢弃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

        人言可畏,那姑娘最终不堪忍受流言蜚语,即便西南王一再表示相信她,她仍执拗地一根白绫吊死了。

        于是,西南王府与先帝之间的关系彻底恶化,西南更是借此机会,再不向朝廷进贡。

        皎皎并不觉得,如此恩怨,西南王会拒绝北魏的任何提议。

        但徐空月却说:“尽管西南王对先帝不满,但那只是基于个人恩怨,西南王府其实并不好武,也不想西南的百姓就此陷入战火纷飞之中。”

        他与北魏打仗的那几年,曾有幸见过那位西南王一面。他不愧是出身于历代镇守西南的西南王府,拥有绝世的将帅之才,却心怀天下,爱护百姓。

        说句大不敬的话,他甚至觉得,与一心夺权的先帝相比,那位西南王更像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皎皎沉吟片刻,反问道:“既然他不好武,如今为何会反?”

        她不认为传来的军情有误,所以要么是西南王真的反了,要么就是西南那边出现了他们暂时不得知的意外情况。

        徐空月沉默了。倘若他眼睛能看得见,即便是手上有伤也无妨,只要前往西南,凭借他先前与西南王的那一面之情,或许能知晓真相,还能劝一劝西南王。

        皎皎显然也想到了,但她的目光只在徐空月面上停留了一瞬,便咻地移开。

        小皇帝不知前因后果,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什么话也没说。

        但西南的问题却不得不解决。只是徐空月却不能轻易返回长安,于是经过短暂商议之后,小皇帝先返回长安坐镇,之后再从长计议。

        临行前,小皇帝满心不舍,一手推着皎皎,一手扯着徐空月衣角,仿佛依依不舍的游子,被父母目送远离。

        小皇帝被自己这突如其来的想法惊了一瞬,但随即左右看看,又觉得似乎也不是那么突兀。

        他沉浸在莫名其妙的想法里,对即将到来的战乱不能感同身受。但皎皎却不如他这般轻松,叮嘱道:“李忧之在长安,陛下遇事,可与他多商议。”她其实还有很多话要叮嘱,但碍于身侧的徐空月,便没多说什么。

        然而就是她这一句话,仍引得徐空月的不满。他眉心微微一皱,随即道:“陛下身边有太傅、相国,有那么多臣子,何必偏偏要与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少卿商议?”

        皎皎的眉心也微微蹙着,却不欲在这种时候与他争辩什么,于是只是微微抿着唇,什么都没说。

        她虽然什么都没说,小皇帝却知道,太傅与如今的相国,皆是徐空月的人,所以皇姐并不希望自己亲近他们。他虽然受教于太傅,却也知道,对方并非全心全意教导自己,很多该由皇帝知晓的事,他从未细说过。

        所以哪怕是如今西南反叛,他于太傅、相国处,都可能得不到有利意见。

        这一瞬,小皇帝突然审视起身侧的徐空月来。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594/594290/4879015.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