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八十年代公主纪事 > 第39章 39.

第39章 39.


前头穆建安几个跑得飞快,  穆建光和穆建英兄妹俩稳重点,跟着穆老头儿和穆显伯四兄弟走后面。

        挽着带泥点和水汽的裤腿,  脏兮兮的穆建安向妹妹描述着大清早他们干的什么事。

        “我们去看大伯的菜地了,一片绿油油过去全是大伯他们家种的。”

        他当然不是没见过菜地,只是没见过一列列排下去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一大片菜。

        村里人种菜少有专门留一整块地来种,或是只用到边角的几分地,或是用家中院前院后的一两分地来种,因为土地是用来种红薯土豆玉米等能充饥的东西。

        “我们拔了花菜,还刨了好多红薯,  红薯个头儿特别大。”

        “第一个窝红薯还是我刨出来的!”

        穆建家切了声,“明明是三叔挖出来的。”

        穆建安梗着脖子,“那也是我弯腰从土里把它刨出来的!”

        穆建宁呲牙:“我是第一个吃的。”

        “奶!我们也要吃!!!”

        于是等到大包子新鲜出炉时,  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地松了松裤腰带。

        穆建萍和穆建荷起来的时候,  刚好赶上了饭点。

        可俩人第一时间不是被香喷喷的大包子勾引,而是被堂妹(堂姐)宁宁穿的新裙子给吸引住了。

        哇——

        穆建荷就跑去抱朱青青的大腿撒着娇,“妈,  我也要穿~”

        朱青青皱眉:“你又不是没衣服穿。”

        她家这点还算好,因为是两姐妹,  大的穿了改一改小的同样可以穿,看不出大的违和来,  不像是朱青青他们这代人,兄弟姐妹非常多,  妹妹穿哥哥的、弟弟穿姐姐的,有啥穿啥,  哪里有这么多讲究。

        衣服看着有点陈旧,  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前几年他们穿身上的衣服还有垒了一叠叠的补丁呢,  现在条件已经算很不错了。

        也就三房特殊,疼爱孩子,明明孩子每一年都长得快,还是经常换新。

        最近几年三房的条件肉眼过得比其他人好,朱青青虽然为人比较要强,但也不会一味去攀比,对两个闺女也是同样的要求。

        穆建荷不开心的瘪嘴,但她莫名能感知到妈妈的情绪,知道再说下去她可能会生气了。

        穆建萍只有小小的失望,转瞬即逝,就去爸爸那里拿大包子吃了。

        不小心听到的穆建英叹息般地摇头,啃着油香油香的包子,谁能不羡慕小堂妹宁宁呢。

        再看一早穿着款式好看新衣服的堂弟穆建安,人家不也肆意在地里跑来跑去,弄得脏兮兮的,不仅三叔没反应,就连回来后,三婶也没说什么。

        她今天也去地里帮着家里摘花菜了,还专门换了一身不怎么穿的很久以前的破旧衣服去的。

        这就是差距啊。

        不过穆建英想着刚从村里带着摘下来的花菜出村的大舅二舅,心里一下子高兴了。

        穆显伯他们半夜就起来忙活了,要把菜都摘下来,等周家的人来了可以直接装走。

        穆显叔他们当然也去帮忙了,等把周家的人都送走了,才开始刨红薯的。

        饭桌上,穆老头儿也在问这个事。

        “怎么样?老大你那里都弄好了吧。”

        没有上桌,只拿着包子坐在门口处啃的穆显伯连忙点着头应着声。

        “都妥了,账也给结了。”

        说到这,常年板着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

        周淑芬也跟着笑道:“都是自家人,亏待谁都不会亏待我们的。”

        不得不说,这次她娘家人给她长了很大的脸了。

        谁让她有个运气好又争气的好弟弟呢。

        她大弟在机缘巧合下帮了一个从县里来的大老板的忙,具体是什么忙她也不晓得,只知道大老板欠了她大弟一个人情。

        恰好大老板的生意涉及到了蔬菜收购这一块,为了报答恩情,她大弟便捡到了这个便宜。

        现在她整个娘家,包括嫁出去的两个妹妹家,都开始种菜了。

        价格虽然要比自己背在镇上卖便宜一些,但不用自己苦巴巴地去卖,也不用担心卖不卖得出去的问题,就是钱少点她也乐意。

        在她看来,这就是稳赚的生意。

        唯一可惜的就是能种的土地太少了,人也太少了,不像她娘家和两个妹妹婆家,都是全家一起种!挣得比她多多了!

        看着穆老头儿只点头,没有再继续说话的意思,周淑芬终究还是有些忍不住了。

        “爸,您看,现在地里的菜也都卖了好几茬儿了,我大弟他们讲信用,每次该拿的数都拿了,都是显伯给揣着的,这次您该相信我们了吧?”

        “我和显伯脑子都不比大家伙儿聪明,除了养猪和做些地里的活儿,也干不了别的了。”

        “这次的机会好不容易有的,连村里好些人都问我大弟能不能也买他们的菜呢。”

        “我大弟一心想着我们这些姐妹,事先问了我们的意思,要是我们实在种不了更多的,他就会适量再向外人收一些菜,不过要是我们自己能多种,那他肯定就优先考虑我们姐妹了。”

        她小心地看了穆老头儿神色莫辨的脸色,试探着开口:“爸,家里的地能不能……”

        话没说完,但在场的人都明白后半句话的意思。

        穆老头儿:“你们只有两个人,能种多少地?”

        周淑芬面上一喜:“能种的,能种的,还有建光建英两个可以帮忙呢!”

        至于老三穆建华,还太小了。

        “平时他们在上课,但在周末两兄妹可以回来搭一把手。”

        村里谁家十几岁的孩子不会干活啊。

        猝不及防被点名的穆建光和穆建英有一瞬是懵的,不过在对上穆老头儿看过来的眼神,没多犹豫地便点着头。

        “对,我周末可以帮爸妈的。”

        “嗯嗯,我也是。”

        对于两个自小懂事的孩子,是拒绝不了亲妈的要求的。

        穆老头儿张张嘴,把嗓子眼的话都咽了下去,重新组织着语言。

        “那我和你妈的地就暂时先给老大你们种吧,我们也不求别的,每年我们老俩口的口粮得归你们管了。”

        穆显伯握了握拳:“肯定的。”

        虽然结果和周淑芬想得不太一样,但总算是半个好消息了。

        笑意布满脸上,应和着:“是的是的。”

        穆老太太从头到尾都没发过话,对穆老头儿也没发表什么意见。

        有人欢喜有人愁。

        陈肖慧暗中观察了半点也没开腔说话的意思,兀自在一旁吃着自己的穆显仲,就有些气闷。

        她望着气氛好像松懈的饭桌,想说什么也不敢说。

        三房四房安静如鹌鹑地吃完早饭,就全家一起行动,到地里继续刨红薯了。

        许是知道他们着急,连穆二爷穆二娘外加穆三爷家的穆显青都来地里帮忙了。

        跟着地里来看热闹的穆建宁就见她应该叫“穆三爷爷”的老头儿站在不远处,对着地里干活儿的穆家人阴阳怪气地哼哼两声,才转身走了。

        穆建宁还没来得及反击那个老头儿,就被另一个人缠得烦了。

        “宁宁,我能穿穿你的裙子吗?”

        穆建宁:“不能。”

        穆建荷也不气馁,凑近小脸撒着娇:“那我穿你的鞋子好吗?”

        穆建宁眉头紧皱:“不好。”

        “我听你的话嘛。”

        “那你走……”

        ·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李老师就收到了来自小学生的孝顺,一大袋红薯和一大袋蔬菜。

        穆建宁:“奶说再过一段时间,就有红薯淀粉和粉条了。”

        李老师欣然道谢。

        “单家的摊子出新了,老师中午带你去尝尝鲜。”

        光棍一个的李老师不出意料成为了单家饭摊上的常客了,为此,在心中多番感谢了小学生。

        新品正是穆建宁之前在单家吃过的麻辣烫,不过除了辣锅,还出了个鲜味十足的清汤。

        寒手的天来上这么热腾腾的一碗,舒适极了。

        于是接连三天,李老师和小学生中午都是吃的单家新品,最后还是穆老太太亲自来把人捉回去的,连李老师都没避免地挨了一句说。

        这天中午,终是又被师生俩等到了去单家摊子吃饭的机会。

        村长的小儿子娶新媳妇了,穆家人肯定是要去吃席的,丰田村结婚都是从早忙到晚,穆家人回来的时间肯定有点晚,所以在上午去上课的时候,穆建宁就被穆显叔拜托给了李老师,午饭自然也要解决了。

        毫不犹豫地,二人又来到了学校门口。

        美滋滋地吃饱喝足,告别单家母女,师生俩同款慢悠悠地动作,往李老师家走去。

        李老师还在思量着今儿的午觉该怎么给小学生安排时,走到巷子口就见脚下躺了个老奶奶。

        “哎呦哎呦。”

        老奶奶背对着师生,坐在地上捂住自己的脚踝痛呼着,一边扶着墙试图站起来。

        李老师心道这下不用再费力想,到底他和小学生哪个该睡那唯一一张床的事儿了,眼下应该是都不用午睡了。

        良心大大的好的李老师小心地扶起了老奶奶,关心问候:

        “大娘,你没事吧?”

        老奶奶连忙摆手:“没事没事,我就是脚不小心扭到了,回去揉点药水就好了。”

        “真是谢谢你啊。”

        李老师:“大娘你家在哪里啊?能自己一个人回去吗?”

        老奶奶一下子皱巴起了脸,因为她家不在镇上,平时走回去也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到,更别提她现在的脚不听使唤了。

        只能道:“我闺女在这边住,也不知道在家不在家。”

        她还是听闺女她婆家大嫂提了一嘴,具体的地址她也不晓得,得慢慢找。

        李老师:“那大娘你先去我家涂点药水吧,我家就在不远那儿的位置,等涂好我再送您找闺女。”

        老奶奶松了一口气,她这是遇上了好心人了呢。

        “谢谢你谢谢你,真是麻烦你了。”

        “宁宁,你走前头。”

        李老师叮嘱着呆着一张脸恍惚在走神的学生。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1665/1665870/6812704.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