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 第248章 朕所行之事,乃不破不立!

第248章 朕所行之事,乃不破不立!


第248章  朕所行之事,乃不破不立!

        大殿内的气氛越发沉重,似乎要凝固一般,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四周立着的宫女和太监,都战战兢兢,而太监总管则是低着头往朱雄英身边靠了靠。

        在太监总管的袖中,捏着一只瓷杯子,这是为了预防诸王行凶,好第一时间通知在四周埋伏的禁卫士兵冲进来。

        朱雄英目光扫视面前一众藩王,看到他们面色不善,就知道今天可能难以善了。

        朱雄英不出声,诸王也不出声,双方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峙。

        终于,秦王朱樉按耐不住开了口,他脸上挂着牵强的笑意。

        “陛下,臣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为何忽然要取回我等手中的王权,若是我们有哪里做的不好的,陛下权且先告诉我等,我们可进行改正,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宁王朱权听后,也是附和着说道:“是啊,中国王权制度由来已久,历朝历代皆是如此,陛下忽然进行改制,就要彻底将诸王候取消,这么做对大明恐怕也会有难以估量的影响,还望陛下三思。”

        朱雄英不急不躁,听他们一字一句的说完,缓缓的摇了摇头,坚定无比的说道:

        “诸王制度,一定要改!”

        “朕曾经算过一笔账,你们听听对不对,按照如今大明法令,供养皇亲宗室,亲王一年的岁俸是五万石,郡王则是五千石。”

        “那么,接下来是第三代,想必那时我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当然,这也不算什么,毕竟一百个郡王一年的岁俸,还不到二十个亲王岁俸的一半。”

        “就是啊,我们一共才二十四个人,一年也就一百二十万石,这才哪儿到哪儿……”

        “但,你们只是大明第一代的王室,第二代呢?”

        “还是按照五个子嗣的递增,第三代的王室就有六百余人。”

        同时他们也想不明白,朱雄英如此坚定要改制的理由是什么?

        岷王朱楩眼珠子转了转,问道:

        “陛下,你要改制,就相当于要抄我等的家产,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总归要跟我们说一下,就算是死,也让我们死个明白。”

        听到这里,越来越多的人眼中闪过不屑的笑意。

        众王闻言,明显的都愣了一下,他们没有仔细算过,猛然一听大明王室宗亲激增至六百人,心中也是一跳。

        “此次改制,朕也是思虑甚久,为的是三五百年之后的大明。”

        这话说的虽然难听,但有一定的道理,其他几位藩王默默的点了点头。

        朱雄英想了想,也觉得说一下为好,便道:

        “既然你们想知道,那朕就说一说。”

        朱雄英没有理会,继续说道:

        朱樉听到这里,颇为不屑的笑了一声,

        “我当是什么原因?,原来是陛下舍不得这些岁俸,大明如今又是开海,又是攻下了奥斯曼,要说朝廷连区区这点碎银子都没有,我们可是不信,陛下这理由未免牵强了些。”

        “你们说的不错,现在大明也就你们二十四个亲王,加起来的岁俸,一年也就一百二十万。”

        “咱们全且按照你们诸王一门之下有五子嗣来算,第二代,大明便有二十四个亲王,和九十六位郡王。”

        朱雄英的目光冷了下来,语气又压低了一度,“听朕说完。”

        朱樉撇了撇嘴,有些嗤之以鼻,但不再言语,朱雄英继续说道。

        郡王一年才多少岁俸?为了这個就要取消藩王制度?这不是小题大做是什么?你干脆说看我们不爽,要削藩,反倒容易让人接受点,如此遮遮掩掩,令人生厌!

        他那坚定且不容置疑的语气,引得众藩王们再次深深皱眉,他们看出了朱雄英改制的决心。

        “二十四个亲王一年岁俸是一百二十万,六百个郡王的岁俸……一年是三百万。”

        众人的心中慢慢沉重起来,这样亲王和郡王一年的岁俸,加起来就有四百万之多了。

        一两百万他们可以说不算什么,但要说四百万还不算啥,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朱雄英看见了众人脸色的变化,却没有打算放过他们,乘胜追击道:

        “这只是第三代,而第四代,诸位王叔不妨自己算一算,大明王室宗亲,有多少人?”

        随即众王便在心里敲起了算盘,但算到最后,一个个脸色大变,只是嘴上没有漏出半个字。

        刚才还一副不以为然的藩王们齐齐变了脸色,这一幕让朱雄英心中也是畅快不少,但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这件事一点也不好笑。

        “看来伱们都算出来了,第四代王室宗亲,加起来有三千多人!”

        “就按三千个郡王来计算,他们一年的岁俸,便足足有一千五百万之多!”

        朱雄英的声音没有太过剧烈的起伏,但诸王听在耳中,却刺耳无比。

        朱雄英眯起了双眼道:“这才只是我大明王室第四代而已,四代人,前后不过三百年!三百年之后,光是供养皇亲宗室,一年就要消耗朝廷财政一千五百万!”

        “诸位王叔,朕来问你们,到时朝廷面临如此巨大的财政缺口,该何去何从?”

        他们开不了口,无法回答,他们只是大明的王爷,何曾关心过朝廷财政。

        “如此庞大的资金缺口,必定会拖垮整个朝廷,甚至是整个大明,所以朕一定要改制!”朱雄英再次重申了一遍自己的要求,想让诸王能理解。

        “朱家的天下,不仅仅是朕的,也是诸位王叔的,以及诸位王叔的后世子孙,若是大明亡了,破了,所有人都没有好下场,相比起来,还是诸位王叔交出手中的王权更为恰当。”

        朱雄英说完,众藩王却互相交换起了眼色,显然是依旧不能接受失去王权。

        “陛下之言,自是有道理,但也不必如此决绝吧,财政的口子,想办法化解了就是,大不了将岁俸砍半。”楚王朱桢说道,众人又是连连点头。

        朱雄英见他们油盐不进,心中便有三分怒火,说了这么多,难道他们就不懂?

        众王并非不懂,只是不愿接受,他们只要有王权在手,就有无穷无尽的荣华富贵,朝廷得岁俸就是少一些也能接受。

        就算朱雄英彻底不给他们岁俸,他们在自己的封地上依然有数不清的经济来源。

        <div  class="contentadv">        就像晋王朱棡,封地在太原,哪里有数不清的煤矿,一年所产的煤炭煤精就让他富得流油。

        名义上说起来他们是大明的藩王,但在各自的封地上,他们和皇帝没什么区别,失去了王权,他们将会失去一切。

        “诸位王叔莫要在这里装糊涂!无论是亲王还是郡王,诸王都是不事生产,坐吃着空饷,趴在大明江山上吸血,这一点你们比谁都清楚!”

        “你!”诸王听到朱雄英如此不客气的言语,向其怒目而视!

        朱雄英还不示弱得瞪了回去,天子不怒自威!

        “你们说将岁俸砍半,那也是治标不治本,只要大明王室宗亲一天在增加,吃着空饷,大明就一天好不了!”

        “你们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朕一定要改制!”

        齐王朱榑冷笑道:“我们还真是小看了陛下,想不到陛下如此年纪,便有如此决绝的心肠,全然不顾我们这些做叔叔的死活。”

        说着,他上前一步,“陛下要改制,尽管改!反正我等身在应天,一切还不都是陛下说了算,只不过在我等封地之内,恐怕有些人不会同意陛下的决策,到时候闹大了,可就不好看了!”

        他们都是大明的藩王,在应天是一人之下,但在自己的封地,那就是无冕之王!何等的心高气傲,怎么会轻易的束手就擒?

        面对这潜藏的威胁,朱雄英怡然不惧,也以冷笑回应,

        “呵!这一点不劳诸位王叔操心,朕自有处置之法!朕只要有曹太师坐镇,便是千军万马,又有何惧?”

        听到曹玮的名字,众人脸色又变得难看了许多,只要有曹玮,朝廷就能有最先进的武器,武器的绝对压制,可以让朝廷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诸王也不是真的要造反,这么说只是想让朱雄英投鼠忌器,没想到他们的威胁被一个曹玮轻易化解。

        “陛下当真要与我们鱼死网破?”亲王朱樉也上前了一步,咄咄逼问。

        朱雄英捏紧了拳头,“此非是朕在逼你等,而是不破不立,朕必须要这么做!”

        在众多藩王汹汹的气势下,连朱雄英都感觉到一丝紧张,何况是站在一旁的太监总管。

        看到亲王朱樉也靠了过来,太监总管就觉得事已不可为,当即高高抬起手,在朱雄英话音落下的瞬间,将手中攥着的杯子摔在地上,破碎的声音乍开!

        顿时,

        “呼啦啦!”

        书房的门口,窗口,后门,数不清的披甲持戈的士兵瞬间涌了进来。

        诸王反应过来时,已经看到面前闪着寒光对着他们的兵器,和被禁卫团团护住的朱雄英。

        朱雄英看了一旁的太监总管一眼,只见他浑身都在哆嗦,脸上像是刚洗过一样,全是汗水。

        其实朱雄英与诸王,还没到真正撕破脸的那一刻,不过既然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也不必懊恼,或许这样能让眼前的诸王冷静一些。

        “陛下还真是做了万全的准备,佩服!”秦王朱樉向来也不是善类,此刻好不避讳的朝朱雄英讥讽道。

        虽然现场的局势被禁卫士兵控制住了,但诸王也都清楚,朱雄英是绝对不会杀他们的。

        朱雄英站起身,没有回应朱樉的话,而是摇了摇头,目光冰冷。

        “朕该说的都说了,已言尽于此,诸位王叔不同意,朕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就只好让诸位王叔委屈一下了。”

        随后朱雄英挥了挥手,吩咐道:“将诸位王叔带下去,不要怠慢了。”

        “诺!”

        士兵们上前将诸王缚住,往门口架着走,朱雄英听到其中有人说了一句。

        “陛下使如此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也不怕被天下人笑话,哈哈哈哈。”

        待到书房内再次空荡起来,朱雄英才感觉到一阵疲惫,刚才面对大明二十四位手中权势滔天,兵多马肥的亲王,饶是朱雄英也有着很大压力。

        朱雄英又坐了下来,活动了下脖子,吁了口气。

        他这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双方都已经打过照面,万万不能放这些藩王们回到封地,否则事态将会更加棘手。

        此时将他们控制住,就算这些藩王的领地上有兵有将,但群龙无首,只不过是一盘散沙,好处理的多。

        “陛,陛下。”太监总管颤颤巍巍的过来。

        朱雄英疑惑的看向他,却发现他在盯着自己的手,朱雄英也顺着看过去,才发现刚才自己攥拳攥得太用力,手心处有四个被挤得破了皮的窟窿,伤到是不深,但看着有点吓人。

        “奴婢……这,这就去叫太医过来,”太监总管说了一句,转身向外走去。

        朱雄英又摆了摆手,“你们也都下去吧。”

        四周早就已经站立不稳的宫女太监,忙恭敬应了一声,匆匆退了下去,其中几个宫女脸色白得像纸一样。

        屋子内只剩下朱雄英一人,他坐在椅子上怔怔沉思,良久,他自言自语道:

        “难是难了点,但是太师……朕办成了呀,哈哈哈哈,只要继续走下去,便可以为大明真正续上五百年寿命了吧……”

        另一边,

        朱元璋在寝宫之内,坐的笔直,他正在等着下人将消息传过来。

        此次朱雄英要改制,必定要直面大明的二十四个藩王,其难度几何,朱元璋心知肚明。

        只要朱元璋出面,和朱雄英站在一起,今日朱樉那些藩王断不会那么肆无忌惮,但他没有这么做,他选择让朱雄英自己承受这股压力。

        这是他对朱雄英的一次考验,因为朱元璋已经时日无多,不可能总站在朱雄英身边。

        他的这个大孙子,早晚有一天要自己挑起整个大明……

        当然朱元璋也不是就完全不管了,他准备的更充分,只是朱雄英和那些藩王全然不知。

        过了一会儿,一道人影从外面走了进来,跪在朱元璋身前。

        “禀告太上皇……”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2290/2290413/114608486.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