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 第243章 大明的另一弊端,藩王的俸养制度

第243章 大明的另一弊端,藩王的俸养制度


第243章  大明的另一弊端,藩王的俸养制度

        折腾了半晌,赵磊带着朱楩从天上下来。

        这小子虽然嘴上叫的欢畅,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可他下飞机的时候,双腿就像是煮熟了的面条一样,左摇右晃。

        众人纷纷出言嘲笑他,却不知等会自己可能也是这个样子。

        晋王朱棡刚才叫价叫的最高,朱楩一下来,他就赶紧挤了上去,同样新奇又兴奋的让赵磊再次起飞。

        第二次赵磊就轻车驾熟了,再次助跑之后,飞机上了天,转眼间天空中就传来朱棡的喊叫声,和朱楩一样撕心裂肺,真叫人怀疑他会不会在天上喊叫的昏了过去。

        曹玮自不会去管这些,藩王们上了飞机,他只负责记下,日后收钱便是。

        正当曹玮盘算着,这一趟飞机乘坐体验,能给科研院带来几十万两的白银资金。

        下了地恢复了一会的朱楩又再一次挪了过来。

        他贼兮兮的看了一眼其他藩王,见他们正全神贯注的盯着天空的飞机,小声的朝曹玮说道:

        “太师,我这次来,还有件事,却不太好意思说。”

        几人离开之后,曹玮却转头自己一个人去了皇宫。

        如今有了飞机这样高效便利的出行工具,他们怎能不动心?

        若是能拉两架飞机回去,再建一個飞机场,那他们就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实不瞒太师,当年你从云南离开之后的第三年,我那王妃就给我生了个女儿,如今她也已经长大,眼看就要到婚嫁之年,咳……我这就想着,咳……能不能,咳……把她和太师之子曹璘撮合一下。”朱楩用一只手挡着嘴,吭吭咔咔的说完。

        面对众藩王的提议,曹玮心道这又是一个挣钱的机会,于是他面露难色,道:

        现代人可能理解不了,可对于大明的这些藩王们来说,诗和远方对他们的诱惑力,同样是不可阻挡的。

        他们这些藩王,除了处理好自己领地内的民生和军事事宜,大多数时间都在玩乐享受。

        只是以前只有马车供他们出行,来来去去之间不仅不方便,而且颠簸异常。

        众人听到声音看过来,只看见朱楩已经撅着屁股趴在了地上。

        此时朱雄英也只是刚处理完了政务,正和朱元璋准备用膳,见到曹玮到来,不禁开口问道:

        “太师怎么这时候来了,还没吃过饭吧,正好与朕一起。”

        “太师有所不知啊,我那闺女和她娘像的厉害,小小年纪就已经亭亭玉立,日后定也是闭月羞花,倾国倾城之貌,且琴棋书画样样俱全,可谓蕙质兰心,太师你……哎呦!”

        曹玮依旧揣着手,站在那里,只是他皱起了眉头,仿佛在思考下一个让谁登机……

        吩咐太监又准备了一双碗筷,朱雄英拉着曹玮坐下,曹玮也就顺水推舟的又吃了一顿皇家饭。

        曹玮这次回头了,朱楩以为有戏,连忙趁热打铁道:

        “说,”曹玮都没回头看他,就知道他没憋着好屁。

        古时车马很慢,和家书抵万金,不是独属于古人的浪漫,而是现实条件下导致的无奈。

        “飞机一事,至关重要,我可做不了主,王爷们还是去跟陛下商量为好。”

        体验过飞机的便利和神奇之后,一众藩王对飞机的热情只增不减,都打起了,在自己的封地内建一个飞机场,每日乘着飞机四处潇洒的念头。

        这飞机可比马车要省事多了,也威风的多,就算是此时正在全国铺设轨道的火车,不也受铁轨的约束?哪有飞机这般自在。

        只是今日一番折腾,天色已晚,众藩王便决定明天再去宫中和朱雄英商讨此事。

        几人琢磨一番,也觉得确实如此,他们身为藩王,可能会心思恶劣一些,但军事和政治嗅觉却不会弱。

        这飞机一看就是国之重器,没有朱雄英的允许,谁也不能插手脚。

        吃饱饭后,太监和宫女收拾好一切,朱雄英又看向曹玮。

        “太师有什么事,值得这般晚了还往宫里跑。”

        朱元璋吃完饭本打算回宫,此时也不着急了,曹玮一来,就从来没有过小事。

        曹玮接过一旁宫女递过来的锦帕把嘴擦干净,便将今日一众藩王到制造局的事情说一遍。

        “王叔们想要在自己的封地建飞机场?”朱雄英看向朱元璋,觉得这很正常啊。

        飞机的用途之一就是作为出行工具使用,藩王们就藩于封地,有了飞机也可以方便一些,大不了只给他们造成的飞机,不给研造技术就是了。

        只要他的这些王叔们老老实实的,不闹出什么幺蛾子,给他们几架飞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怎么,这般不妥?”朱元璋出声问道,他也不觉得这事值得曹玮特地摸黑跑来一趟。

        曹玮看了看朱雄英,又看了看朱元璋,心中斟酌着用词,二人也不催促,就静静的等他开口。

        “陛下,老爷子,你们可是还记得土地公有之法?”

        半晌,曹玮问了这么一句。

        二人都是微微一愣,这怎么又提起土地公有了?

        朱雄英点点头,笑道:

        “自然记得,那是太师给朕的优良国策,也是朕颁布的第一条法令,时至今日看来,土地公有真正是给大明带来了无穷的益处,虽然过程难了一些,但却是值得的,不光是地方上民心稳定多了,粮税也是逐年增长。”

        朱元璋也是脸带笑意的微微颔首,当初曹玮说土地公有一策,能为大明续命五百年,如今看来,确是不假。

        曹玮也跟着笑了一下,随后笑容敛去,说道:

        “那么,陛下和老爷子,想不想让大明再添上几百年寿命?”

        曹玮话音一落,二人的坐姿就都发生了变化,朱元璋原本微躺,坐直了身体,朱雄英……他坐的更直了。

        “太师有何良策,快快说来,朕洗耳恭听。”

        曹玮却又看了看一旁的朱元璋,脸色有些不自然。

        <div  class="contentadv">        “你看咱做什么,有话就说,咱还能吃了你?”朱元璋被他看了几次,受不了了,好像自己在这碍他的事一样。

        曹玮咂了咂嘴,道:“此事,跟诸位藩王们有关。”

        “老爷子,接下来我说的话,你听了可不能急眼。”

        朱元璋浓白的眉头蹙了起来,摆摆手道:“咱有这么小气?”

        曹玮得了保证,才放心一些,说道:“大明除了之前的土地不均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财政支出同样极为不均衡。”

        朱元璋听到这里,一张脸板了起来,他大概知道曹玮要说什么。

        果然,下一刻就听到曹玮的声音响起。

        “老爷子当年,在诸王分封的问题上,有着不小的失策。”

        朱雄英听到这话,心中一惊,连忙转头看向朱元璋,见到他板起脸,就知这次事情有些棘手。

        朱家爷孙俩二人都不说话,曹玮却也不能半途而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当初我提出土地公有一论,是为解决大明之土地兼并问题,好让大明的百姓们手中有土地,可以种粮糊口果腹,安居乐业。”

        “百姓们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十分重要,但却也不是只此一个重要之处,还有大明中央朝廷的财政支出问题。”

        “老爷子当年逐鹿天下,问鼎至尊之位,给一众藩王都赐了封地,且每年给以岁俸。”

        “如今来看,一切都十分正常,朝廷尚能承担的了每年给诸王的岁俸,但……”

        说到这里,曹玮停下了,朱元璋不满的将眉头又皱的深了一些,“继续说。”

        “但若是大明继续按这种模式走下去,诸王的子嗣越来越多,朝廷所要负担的参政压力就会越来越大,终有一日,大明或许要将全国一整年的岁入,拿出一半来供养皇亲宗室,这……必不是长久之法。”

        曹玮已经说的很委婉了,按照朱元璋制定的法制,朝廷这般供养诸多不事生产的王公贵族,大明迟早有一天会深陷泥潭,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

        今日一事,曹玮就已经看出来其中致命的问题。

        朱樉、朱棡、朱楩这些藩王,张张手就拿出五万、十万两不等的白银,只是为了乘坐飞机,就好像这几万两白银是大风吹来的一般轻巧。

        现在大明的藩王还不算多,每年给他们钱财挥霍也不算什么,毕竟人家是皇室子孙,这辈子该他们享福。

        可如果不在这条件之前加一个限制,大明无论如何发展,都会走到嘉靖万历那种局面,即随着时间推移,皇室子孙逐代增长,多如牛毛,一年的岁入收上来,给诸王子孙分完,就已经见底了,朝廷没钱了。

        朝廷没钱该怎么办?增加收税力度,继续收税,完全把百姓当成了产羊毛的羊。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嘉靖帝和内阁首辅严嵩父子的故事,嘉靖帝为何这般丧心病狂的,联合严嵩搜刮百姓?是以民间流传:嘉靖嘉靖,家家皆清,嘉靖难道不知这样做是不对的?是因为他实在没办法而已。

        因为北方和南方的战事,嘉靖时期一年的税收只有最多不到400万,税收收上来,先给诸王的子孙分一遍,然后嘉靖帝就发现手中只剩下仨瓜俩枣,连给自己修个道观的钱都没有,更不要说整顿军队,平定战事。

        土地公有一策,虽然解决了百姓们手中土地流动的问题,但仅凭着百姓们手中的几亩土地,绝对支撑不住朝廷逐年递增的赋税。

        “太师,你这话,说的有些言过其实了吧,”察觉到朱元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朱雄英便开口,想要为曹玮开脱。

        他也觉得曹玮说的有道理,但这制度是朱元璋定下的,你如何能去反抗朱元璋?

        曹玮并非是看不见,朱元璋那越来越黑的脸色,只是这话已经说出口了,该得罪朱元璋,也已经得罪了,不一鼓作气将这问题指出来解决了,他所做这一切,最终又要成为给别人做嫁衣。

        “唉……”曹玮叹息一声,“陛下,我们来算笔账吧。”

        “按照法令,大明亲王的一年俸禄,是五万石,郡王是五千石,郡王就不说了,只说亲王。”

        “老爷子一共有二十六子,如今,有封号和封地的亲王一共有二十四个,一年朝廷要向诸王支付的岁俸,便有一百二十万石。”

        无论怎么看,这个数目已经不算小了,但对于大明朝廷整体财政来说,九牛一毛而已,那么,接着算。

        “这是第一代亲王的岁俸,第二代……我记得老爷子并未限制众王爷产生子嗣一事。”

        “那么就按一个亲王,为皇室添上五个子孙,第二代亲王和郡王加在一起的数量,就到了一百二十人。”

        “除去继承亲王位的世子二十四人,还有九十六位郡王,此时就要算一算郡王的岁俸了,六十九位郡王,一年的岁俸是四十七万石,再加上二十四个亲王的一百二十万石,就是将近一百七十万。”

        “到了第三代,依旧按五人之数算,诸王子嗣来到……六百人。”

        听到这里,朱雄英心中直吸一口凉气。

        不算不知道,这一算直接把他的心算凉了半截,这才只到第三代而已,大明的秦王和郡王数量就已经激增至六百人!

        “依旧是二十四位亲王的一百二十万,再加上576位郡王,他们一年的岁俸,是两百八十万……”

        说到这里,其实曹玮已经很紧张了,因为坐在他身旁的朱元璋,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曹玮咽了口吐沫,还是继续的说了下去。

        “接下来是第四代,亲王和郡王的总人数已经到了3000人。”

        “咕咚,”曹玮忍不住又咽了口唾沫,三千人呐!何其可怖的数量!就算是三千头猪,也得吃空一座山,可况是三千位大明王爷?

        “这时二十四位亲王的岁俸就已经不重要了,2976名郡王,他们一年的岁俸,是一千四百八十八万……”

        “然后,是第五代……”

        “够了!”朱元璋突然一声暴喝,打断了曹玮,后者顿时闭紧嘴巴,这屋子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朱元璋不说话,朱雄英和曹玮二人也不敢出声。

        良久,朱元璋面无表情的对曹玮说了句:

        “今日就到这里,伱且回去吧。”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2290/2290413/114608491.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