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 第245章 蓝玉暴打李景隆,朱雄英的邀请

第245章 蓝玉暴打李景隆,朱雄英的邀请


第245章  蓝玉暴打李景隆,朱雄英的邀请

        朱元璋说拟旨,让所有的亲王岁俸都直接减半,朱雄英却不能真的死心眼的去拟旨。

        大明的问题在于分封制度的后续影响,根本不在于这些亲王的岁俸有多高。

        即便是把这些亲王的岁俸,整个再翻一番,朱雄英都不带眨下眼的,毕竟亲王一共就那么几个,领的岁俸是死的,今年领多少,明年还是领多少。

        可那些郡王,明明岁俸才五千石,只是亲王的十分之一,却聚少成多,成了足以压垮一国财政的销金窟窿。

        所有藩王都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但对自己老子的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

        亲王朱樉带着头,赶紧收敛了脸上的嬉笑,恭敬的认了错。

        “父亲教训的是,皇帝在此处理政务,我等如此喧闹,有失偏颇,”说着,朝朱雄英躬身道:“还请陛下恕罪。”

        朱雄英面对这些王叔,自然好说话,摆摆手:“一家人,当不得如此。”

        然后,一众藩王趁着朱元璋没有继续发难,紧忙有序的离开了书房,二十余人撤出去,书房内一下就宽敞多了。

        大明二十四个藩王里,封地有南有北,穷富尽不相等,封地内富庶一点的藩王,未尝不能自食其力,可封地贫瘠的藩王断了岁俸,再把手伸向治下百姓,难保不会出事,大明皇室宗亲的花销,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皇爷爷,您莫生气,王叔他们没有坏心思。”朱雄英性子宽仁,开口第一句是为一众藩王们辩解。

        朱元璋抬头看向朱雄英,怅然问道:

        朱元璋说的,是洪武年时的胡惟庸李善长他们,当时朱元璋以肃清朝堂治天下的名义,将这些人全部拔除,一方面确实是为了朝廷的稳固,另一方面也是在保护朱家的江山能坐稳。

        “只是……昨晚曹玮说的那些话,咱听了实在没办法不多想啊……”

        断了给亲王郡王们的岁俸简单,只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但这么做的后果却是极其复杂的。

        朱元璋欲言又止,朝廷不养活他朱家的子子孙孙,后世子孙不会骂他这老祖宗狠心吗?

        “看来咱这分封之法,是不变不行了,分封法令不改,大明早晚有一日会毁在上面。”

        太监总管终于有时间给朱元璋搬来了座椅,朱雄英亲自扶着朱元璋坐下。

        朱元璋拍了拍朱雄英的手,叹了口气。

        况且没了朝廷的岁俸,藩王对朝廷的依赖性就远没那么高了,对朝廷会不会有怨言?

        朱元璋看了看自己的大孙子,忽然想起来当年他的长子朱标,也是和朱雄英一样,出了事先帮那群王爷开脱,父子两人可真像啊。

        朱元璋见朱雄英不语,哀声道:

        “唉……”

        这就是你朱重八杀了一众兄弟打造出来的大明盛世?睁大眼睛看看,和那时候元人当政也没啥区别……

        如果朱元璋的分封制再度导致天下大乱,民声载道,去了下面,可没脸面见人了。

        “咱当初为了大明的江山,杀了多少人,若是等三五百年之后再度大乱,那咱岂不是白杀了?咱做了那么多的事,又有何意义。”

        朱雄英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他也不知道该咋办。

        以后的朱家子孙里面,也一定有他朱雄英的子嗣,能真不去管他们吗?

        “雄英,你说,咱真的错了吗?咱定的那法令,三五百年之后,就会给大明朝廷带来千万两的财政负担,朝廷能有多少钱去养活他们?可……”

        “咱知道,他们就是这样的性子,当王爷当惯了,大手大脚也惯了,咱如何能去怨自己的儿子?”

        但是说要改这分封制度,到底要怎么改?总不能真的的一刀切断了藩王们的岁俸。

        朱雄英安抚朱元璋,“皇爷爷莫急,任何事情都一定有办法,分封制度的危害是曹太师提出来的,想必他对此会有独到的见解,朕抽时间向他请教一二,看情况再定。”

        朱元璋听完,缓缓点头,此时又后悔起昨晚赶曹玮回去,早知道就应该继续听他说完才对。

        “咱昨晚对他那样不客气,他会不会记恨咱?”朱元璋心里有点担忧。

        一个女婿半個儿,朱元璋早就将曹玮这个能干的女婿当成亲儿子看,如今就好像两父子闹了别扭,朱元璋担心曹玮埋怨自己。

        曹玮一个外姓人,这般尽心尽力的为了老朱家的江山着想,他却不给人好脸色……

        朱雄英笑了,“皇爷爷,曹太师的为人你还不知道吗,他怎么会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

        朱元璋点点头,随即又板起脸,撇起嘴:“你这意思,咱老头子就小肚鸡肠了?”

        朱雄英连连摆手,朱元璋一咧嘴笑了起来,“此事若问出个结果,还得跟咱说一说。”

        “那是自然……”

        确定了分封制度的更改,朱雄英心中的大石头也算落了地,如此大的一个积病,一日不除,朱雄英一日难安。

        既然最坏的结果,就是朱家的子孙拖垮大明王朝,那么想来,无论怎样改制,情况都不会比这更坏了吧。

        曹玮这边不知道宫内的情况,心中打算近些时日先不去皇宫里,给朱雄英和朱元璋一些时间思考,于是便继续投入到科研院的忙碌中。

        然而还不等曹玮想清楚啥时候再去宫中见朱雄英和朱元璋,就有一件大事传了出来。

        <div  class="contentadv">        凉国公蓝玉,在兵部将曹国公李景隆打了个半死。

        此事说来话长,归根结底还要说到年前大明出兵攻打奥斯曼,曹国公李景隆不知道是脑子那根筋断了弦,擅自更改粮草物资路径,导致大批粮草被毁,蓝玉带领着二十万大军,差点就饿死在奥斯曼的国境线上。

        李景隆出了这么大的疏忽,朱雄英自然降了罪,不禁罚曹国公李景隆五年的俸禄,还将李景隆爵位上一年三千石的俸禄,减去了一千,就差把李家的国公爵位给收回去了,因为之前大明国公一年俸禄得最低标准,就是三千石。

        听起来,朱雄英对李锦龙的处罚并不算狠,这是因为李景隆犯的这个过错可大可小。

        擅自更改粮草路径,导致大批粮草被毁,如果真的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比如蓝玉大军在前线,被饿死了数万人,那李家的国公爵位是必定保不住了。

        但就从结果来看,李景隆的这次过错并没有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朱雄英也就对其从轻论处。

        毕竟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大明的开国元勋,人家父辈立下的功劳不能视而不见。

        大明的国公爵位,其实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也能算是一个免死金牌,当年的天下都是人家父辈跟着朱元璋一起打下来的,可以说,只要大明的这些国公不参与谋反叛乱,大明不倒,他们就能一直舒舒服服的做他们的国公。

        《皇明祖训》曾书:魏国公,曹国公,信国公,黔国公(西平侯),营国公(武定侯)这五位国公,因功勋卓越,又与皇家联姻,功恩双享,成为大明国戚家族,与明朝休戚与共,除谋逆外,只可朝廷议罪,虽司法不可罚。

        当然,此事要看是谁处理,还是因为朱雄英性子宽仁,才会最终抬了抬手,没有对李景隆赶尽杀绝,否则就算杀不了李景隆,也能叫他脱层皮。

        事实上,自从李景隆被朱雄英处罚过后,朝堂上一些人对他的态度就暧昧起来,食俸两千石的国公,这在大明来说是头一份,李景隆已然成了朝堂上的显眼包,众人背后议论的笑柄。

        遭此“重罚”,李景隆的心情自然是很不美丽,他老子拼死拼活给李家拼出个国公爵位,被他这么前后手一倒,就差点丢了,还成了百官眼中的笑柄。

        但这一切终究是他咎由自取,只能恨自己为何如此糊涂。

        被处罚过后的李景隆,就以为此事已经过了,时间长了,也就不像之前那般谨小慎微。

        然而他却忘了,蓝玉几人被他坑的那么惨,又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他们可是差点被饿死在前线!

        20万人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连半饱都吃不上,这让蓝玉他们如何忘记?

        如果不是曹玮研制出了火枪和火炮,能让明军一鼓作气攻下阿尔达汉城,保不齐他们二十万人真就折在那里了!

        就在李景隆觉得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时,蓝玉几人却一直在暗中等待时机好好的吗出一口恶气……

        前两日曹玮研造飞机成功,朱雄英下令着手组建空军,大明的几位掌着兵权的国公,就少不了跟兵部来往。

        今日便是几人恰巧凑到了一起,蓝玉、耿炳文、郭英三人对李景隆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李景隆在几人面前受了半天窝囊气,心中越发堵闷,皇帝都已经降罪了,他们还如此揪着不放,到底想要做什么?

        就在李景隆要离开兵部之时,转身不知嘟囔了句什么,被蓝玉听到,勃然大怒,冲上去就按着李景隆一顿胖揍。

        耿炳文和郭英见状,也不甘落后,很快加入战团,三人一起殴打李景隆。

        据说当时场面很混乱,兵部不少人围了过去,见到李景隆蜷缩在地上,被打的像条死狗,蓝玉三人一边打,一边嘴中骂骂咧咧,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句句离不开李景隆家中女眷的一些特殊部位。

        兵部尚书生怕蓝玉他们,把李景隆打死在自己的地盘上,带着几人想要上前劝架,被蓝玉乱中锤了两拳,再也不敢过去了,所有人眼睁睁的看着李景隆被打了个半死。

        事后有人去问兵部人员,李景隆到底说了什么,让蓝玉如此大怒,却没人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或者说,李景隆开没开这个口已经不重要了,蓝玉他们就是纯粹为了出口气。

        反正是三个人一起出的手,法不责众,朱雄英不可能对他们这三位将军降下大过。

        兵部就设在皇城里面,消息传的也是飞快,朱雄英听到消息,就急忙放下手中的政务,往兵部赶去。

        当朱雄英赶到兵部时,蓝玉三人还在殴打李景隆,他们嘴中骂的言语之粗俗,让朱雄英都觉得难以忍受。

        见到朱雄英到来,蓝玉三人猜停住手脚,躺在地上的李景隆,就和快要渴死的鱼一样,张大着嘴巴却没几分进气。

        朱雄英无奈,只能叫来御医,将李景隆抬去救治,而后让蓝玉三人各自去刑部领军棍。

        朝堂上的官员们,因理念不合而掐架这种事很常见,但你们不能真把人往死里打啊……

        李景隆就算再不受待见,那也是大明的国公,蓝玉三人的行径,着实过分了,朱雄英不惩处是不行的。

        这一切发生到结束,再到传入曹玮的耳中,总共不过半天的时间。

        曹玮听闻之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按说这是李景隆罪有应得,任谁被李景隆这么坑了一次之后,都不可能当做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蓝玉三人出了这口恶气,却要受罚挨上几十军棍,也不知到底划不划算。

        只不过这件事传开之后,蓝玉三人的行径倒是受到军中不少士兵的支持,想必他们也很想出口恶气,但受了身份和地位的限制,这也让人啼笑皆非。

        这下,李景隆这个曹国公,真的就成了一个笑话,不仅被朱雄英处罚,还被蓝玉三人胖揍,连大明大军的士兵都不容他,他这情况可要比前一阵蓝玉的处境还要恶劣,成了十足的万人嫌。

        除非日后李景隆,和李家的后代,能再度立下不世之功,将家族的名声补救回来,否则李家在朝堂上,就会一直处于独木难支的情况。

        当然这一切跟曹玮的关系不大,这整件事他就当做是笑话来听。

        而经过连续十天的研究,曹玮终于带着谢缙他们研制出了弹射座椅第一代。

        因为是第一代,所以非常简陋,基本上就是在飞机的驾驶员座椅下,撞了类似于火箭筒一样的推力装置,将座椅平稳发射出去。

        而这时,朱雄英终于派来了人,请曹玮入宫一叙。


  (https://www.read888.cc/chapter/2290/2290413/114608489.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read888.cc